文/荣
经营和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两大主题。经营与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准确理解它们的内容和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把管理和经营混为一谈,认为管理就是管理,经营就是管理,但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1.不同的性质
管理是指营利性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做出的决策,以及为实施这种决策而在各方面所做的努力。管理是一个组织内部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2.不同的方向
管理主要是针对外部资源,寻求从企业外部获取资源,建立影响力,使外部资源为企业所用。
管理主要是针对内部资源,强调整合内部资源,建立秩序,使内部系统运行顺畅。
3.目标不同。
市场化,它解决的是决策问题,追求的是效率,想开源赚钱;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解决效率问题,追求效率,需要减少支出,控制成本。
4.手段不同。
业务具有扩张性,所以要积极进取,抓住机遇,大胆尝试;管理是收敛的,要谨慎再谨慎,要评估和控制风险。
5.确定的程度不一样。
管理主要是协调外部资源,从外界获取能量。只能协调,没有控制权。管理的效果就不稳定多了。
管理就是协调内部资源。管理者对内部资源有很大的控制权,管理效果的确定性要高得多。
钱是赚的,不是存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运营比管理更重要。当业务问题和管理问题同时存在时,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业务问题,然后才是管理问题。
现在的企业更侧重于管理,管理几乎无处不在。管理不能凌驾于管理之上,而要在管理指导的理念、原则、原则下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当管理超越了管理,管理似乎失去了方向,更像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的一种形式。
管理应该永远为企业服务。管理层应根据经营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管理超过了运营的需要,说明投入管理的资源大于运营的需要,表面上很精细化、标准化,但对创造价值没有作用。所以,这将导致企业经营的衰退。
同样,如果一个企业忙于经营,大步向前,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提高增长速度,却疏于管理,就可能出现管理问题,企业最终会失控,失去快速扩张的基础,走向崩溃。
所以,外管理,内管理。内外结合,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只有让业务的油门起到推动的作用,让管理的刹车起到调控的作用,企业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两条腿走路,业绩才能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