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为了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微型计算机相关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一、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计算机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已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阶段、晶体管计算机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阶段、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阶段四个阶段。电脑在不同阶段的功能和应用范围也是不同的。
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电子管为基础的电子元件,体积大、功耗高、寿命短、可靠性低、价格低;使用水银的记忆时间延迟。这一时期还没有使用计算机和汇编语言的系统软件,计算机只应用于一些前沿领域,通常是科研、军事、金融等领域。
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阶段
晶体管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电脑。用晶体管、磁鼓、磁盘等主机半导体元件作为辅助存储器,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操作系统就诞生了。因为用的是晶体管而不是电子管,所以重量更轻,运算速度更快,达到每秒几十万次。
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上,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小,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少,运行速度越来越快。这个阶段的开发还涉及到操作系统的应用。通过中央程序的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可以同时执行许多不同的程序。
第四阶段: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VLSI可以在一个芯片上容纳几十万个元件,后期VLSI会把这个数字扩大到一百万个。这将使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
二。微型计算机导论
微型计算机又称“微型计算机”,是一种小型集成电路,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裸机,配有内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辅助电路。微型计算机是典型的第四代计算机。
微机系统从全局到局部分为三个层次:微机系统、微机系统、微机CPU。简单的微型计算机和简单的微型计算机都不能独立工作,只有微型计算机系统才有实际意义。一个完整的微机系统包括两个主要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组成,采用“指令驱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