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阿里巴巴的未来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2019年,是新兴科技技术发展的重要年份。从AI的落地到云的崛起,从5G的落实到物联网、视联网的发展,整个科技界的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在企业方面,国内近年也涌现了如旷视科技、极链科技等优秀的AI初创企业,为AI整体产业的构筑增砖添瓦。而就在

2019年是新兴科技发展的重要一年。从AI的落地到云的崛起,从5G的实施到物联网、视频联网的发展,整个科技界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在企业端,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了旷视科技、极链科技等优秀的AI初创企业,为整体AI产业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就在最近,阿里达摩院发布了《2020年十大科技趋势》,对AI、芯片、云计算、区块链、量子计算、工业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做出了重要预测。

在此,笔者选取几个科技趋势来聊一聊。

首先,人工智能将从“感知智能”转变为“认知智能”。

人工智能在“听、说、看”等感知智能领域已经达到或超过人类水平,但在逻辑推理等认知智能方面还存在大量问题。2020年,也许我们可以逐渐意识到,他们可以自动汇总各种数据,并根据数据做出决策,这就是“数据”和“知识”的区别。

当这种认知能力升级应用于制造业时,AI将对整条生产线的运行状态有更深入的了解。它可以根据当前情况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甚至可以根据产品良率判断是哪个生产环节、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类问题,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时间。

其次,为什么巨头们都在做“软硬件一体化”?

众所周知,我们经常生产硬件,然后在硬件的基础上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软件,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以前大数据、算法、芯片、服务器、云服务是分开部署的。比如国外的谷歌、亚马逊,国内的BAT都是从互联网服务、软件服务起家的。直到最近,这些公司才开始“回归硬件”。从一开始,软件和硬件就以一种集成的方式再次参与进来。

软件不够,硬件要凑,简单粗暴地堆砌计算能力来实现计算,费时费力。所以现在这种模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恰恰是因为它的效率极低。

如果能让“软硬件一体化”成为行业常态,就能在软件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硬件,让它们“相匹配”,玩起来。尤其是在制造业,通过工业化定制的软硬件集成设备和AT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

2019年9月,阿里巴巴发布了含光800AI推理芯片。1个含光800芯片相当于10个传统GPU,实时处理的延迟降低50%。性能大大超越竞品,同时功耗也降低了不少。并且是“软硬件一体化”优势的最佳体现:硬件方面,广广800采用自研芯片架构,专门针对深度学习进行优化,软件方面,集成达摩院先进算法。因此,在光800芯片的实际应用中,硬件和软件的配合非常和谐,不存在性能上的浪费或不足。诞生没多久,阿里巴巴就大胆将其应用到核心业务中,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可见阿里对软硬件融合趋势的信心。

同时,随着5G的到来,互联网模式可能会相应延伸。

比如体现硬件层面普遍智能化的物联网(IoT),可以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交互体验。与过去的4G网络相比,5G具有更强大的通信和带宽能力,能够满足高速稳定的物联网应用和广覆盖的要求。5G网络不仅可以帮助许多仍处于理论或试点阶段的物联网应用得到实施,还可以快速推广和普及。所以5G的实现不仅是对物联网产业的及时贡献,更是锦上添花。

比如视频联网,通过对《视频联网:以视频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未来》报告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视频联网是以视频为主要信息传输媒介和功能载体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态,它将颠覆当前图形生态的互联网形态,引发新一轮互联网生态的激烈竞争。

此前,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在互联网的“寒冬”中,短视频和直播也能交出一份漂亮的增长答卷,电商也借助短视频引流和直播的方式,在“6.18”、“11.11”等购物节屡创新高。

但要完全实现视频联网,还需要突破通信带宽、视频识别、视频交互等难点。也就是说,5G的普及和AI技术的突破将是解决这三个难点的重要抓手。另外,视频联网的真正成熟,需要软硬件的协同发展,才能推动视频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应用。这种合作包括处理芯片、通信带宽、摄影设备、交互设备等。这就要求硬件设计要尽可能覆盖视频联网的软件应用,包括识别算法、交互程序等等。

总结

此次阿里发布的十大技术趋势,既是对过去技术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反思和辩证。2019年科技大发展的背后,需要我们反思,为未来尽责。毕竟技术总是在向前发展的。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