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特点

核心提示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趋势主要体现在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和创新行为三方面。创新主体多元化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指

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些趋势主要体现在创新主体、创新过程和创新行为三个方面。

创新主体多元化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或为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提供条件和服务,从而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产生实际影响并做出实际贡献的机构和人员。他们可以自主设计农业技术创新的行为目标,自由选择农业技术创新的行为方式,自主承担行为后果并获取经济利益。在涉及多方合作的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方都应该是独立的人,具有平等的主体地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主体参与到农业产业链中。由于农业技术创新的共生性,这些主体可能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学、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市场、金融机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场、农户等。也有人从行动者的角度来定义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比如他们认为主体是农业企业家,包括农业生产企业家、农业科技企业家、涉农企业家,此外还有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院系的人员。

可以预见,随着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RD组织者和延伸环节的增多,以及不同主体在不同环节中地位和重要性的变化,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征。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是指农业技术创新的所有阶段和环节。在农村改革之前,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单位主要是分散的农户,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被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环节,如早期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中期农业技术创新活动和晚期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早期活动主要是农业技术研发,其主体是农业RD机构和农业院校;中期活动是技术推广,其主体是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后期活动主要是技术成果的采用和扩散,主体是农户和农业企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等非政府组织已逐渐介入农业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它们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在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微观上看,各个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行为越来越复杂;从宏观上看,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日益增多,创新过程的协同特征逐渐显现。协同创新过程使知识和人才在农业技术创新链上合理流动,有助于提高农业技术创新的效率。

创新网络创新行为是指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纵观农业技术创新链,随着创新主体和协同创新过程的日益多元化,创新行为开始呈现出明显的网络特征,表现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形式和内容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和合作教育转变为人才培养、研发、生产和管理的全方位合作。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