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建文
为加快落实杭州市关于促进服务业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意见,经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市总工会、市教育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银保监办、神州数码集团共同研究决定,制定《关于促进服务业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意见实施细则》。
一、实施普惠性救助支持政策
旅游企业享受支持服务业普惠性减免措施的各项优惠政策,具体操作按照相关责任部门的具体实施细则执行。
二。实施特殊的旅游救济和扶持政策
支持旅行社按规定提供相关委托服务。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工会活动、展览活动、商务活动等,并委托旅行社按规定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鼓励旅行社及相关运营机构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采购活动,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合理确定预付款比例,采购单位应按合同约定及时向旅行社支付资金。推进市内带薪休假和市内外治疗疗养,支持有条件的旅行社和治疗疗养基地承接市内治疗疗养业务。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在市内外开展研学活动,支持有条件的旅行社和相关运营机构承担研学服务。
操作
1.按照规定,可以委托旅行社安排方案制定、组织协调交通、住宿、餐饮、会议等服务,旅行社的发票可以作为结算凭证;具体支出涉及“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业务事项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2.鼓励旅行社及相关运营机构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采购活动。采购单位应当在政府采购合同中约定预付款,旅行社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4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70%;项目预算分年安排的,年度预付款比例不得低于项目年度计划付款额的40%,不得高于项目年度计划付款额的70%。政府采购预付款应在合同生效并具备实施条件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采购单位应当及时组织项目验收,不得将政府部门的审核作为向供应商付款的条件。采购单位符合合同约定付款条件的,应当在收到发票后7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支付至合同约定的旅行社账户。
3.职工参加省外治疗休息每3年不超过1次,市内治疗休息可分批次、分时段灵活组织。鼓励员工直系亲属参加疗休养,提倡优先为员工提供疗休养基地。职工休养工作由各级工会统一管理,基层工会组织实施,委托业务每年按费用标准设立。项目采购流程结束后,委托旅行社为疗养安排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服务。项目完成后,协议和旅行社的发票可以作为代理服务的结算凭证。
4.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把研学旅行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精心策划组织,根据研学主题选择服务质量优、配套服务好、资源特色优的旅行社和研学运营机构承办研学业务。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活动费用一般由学生家庭承担,学校告知学生家庭相关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受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委托服务机构直接向学生家庭收取相关费用;学校自行组织游学的,鼓励学生家庭通过网络等便捷方式直接向游学承办人支付相关费用。
酒店2022年1-3月中国数字电视基本服务费减半;承担隔离防疫任务的酒店,2022年1-6月免收中国数字电视基础服务费。
操作
1.华数集团与旅游住宿行业用户签订补充协议,2022年1-3月华数电视基础服务费减半。
2.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向华数集团统一提供承担隔离防疫任务的酒店名单,华数集团根据名单减免收取2022年1-6月华数电视基本服务费。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合理增加旅游业有效信贷投放。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文化版权等无形资产的融资方式。,拓宽文化旅游企业的质押范围。建立重点企业融资风险防控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降低新增贷款利率,适当延长信贷偿还期限,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主动让利。鼓励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企业发行企业信用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操作
1.稳定全市旅游市场主体的信用预期。对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的旅游企业,各银行机构推进“双保”融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提供增量贷款支持,帮助企业稳定经营。以提高信贷稳定性和匹配度为重点,推进“连续贷款+灵活贷款”两大机制,推进贷款方式和品种创新,如不还本续贷、年审制、以贷还贷、中期浮动贷款等。
2.稳妥延续到期贷款,确保旅游市场流动性。分类有序承接旅游普惠性小微企业到期贷款。各银行机构要重点摸清全市旅游企业贷款到期情况,至少提前一个月与贷款到期企业协商续贷,不得随意压缩存量信贷规模或改变存量信贷条件。对市场前景良好但短期经营困难的企业,鼓励银行机构通过连续贷款、灵活贷款、援助贷款等方式承接到期贷款。对主营业务收入不足以覆盖贷款本息,但可以通过出售有效资产减少损失的困难企业,支持银行机构开展并购重组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对于被列为不良的企业贷款,鼓励加快处置进度。
3.深化联合协商帮扶机制在文化旅游行业的应用,形成授信5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企业名单,实施主动管理,通过加强行业信息共享、联合决策、协同行动,杜绝盲目放贷、压贷现象。
4.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优化。银行应探索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文化版权等资产的质押融资方式。加强数据赋能,利用好杭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行业信息共享,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平台融资匹配功能,与金融机构创新开发文化旅游企业金融产品,拓宽文化旅游企业融资渠道,深挖文化旅游企业信用数据价值,促进银企精准高效对接。
加强银企合作,建立健全重点文化旅游企业融资需求数据库,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酒店、旅行社、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梯度培育企业和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的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旅游相关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星级民宿等个体工商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
操作
1.分类施策,精准扶持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市文光旅游局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市银监分局向银行提供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根据提供的重点文化旅游企业融资需求清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星级酒店、旅行社、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梯度培育企业、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等符合条件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的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2.有效利用杭州文化旅游企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重点文化旅游企业项目融资需求数据库。文化旅游企业进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页,跳转至“杭州文化旅游企业服务平台”。具体流程是:-"公共服务"-"杭州文旅企业服务平台"下的企业栏目。成功注册登录企业账号后,公司跳转平台可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利用项目招商、投资意向、金融产品、金融支持等功能,申请并获取企业需求,从而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落地做出贡献。
3.使用浙江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登记融资需求。旅游企业可通过访问浙江政务服务网或下载浙江办公App-注册登录-搜索浙江金融-进入浙江金融综合服务申请页面,点击“需求注册”选项,进入“需求注册”页面,填写并发布需求。需求发布后,由相应银行直接联系企业并提供服务,省银行业协会全程跟进办理进度,确保每一笔申请都对接到位。此外,企业可点击“金融产品”选项,自主选择银行信贷产品提交贷款申请。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抄、改写及在网上传播所有作品,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