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检查发威家企业同日撤单的通知

核心提示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在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的“首发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中,有7家企业IPO均在同一天终止审查,单日主板撤单数也创下了自2021年以来新高。IPO遇撤单小高峰近日,证监会按照惯例披露了最新一期的“首发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朝晖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在证监会官网最新披露的“申请终止初审企业名单”中,7家公司IPO同日全部终止审查,主板单日退市数量也创2021年以来新高。

IPO撤回小高峰

近日,证监会按照惯例,披露了最新一期的“初步申请终止审查企业名单”。赵辉、乘风新材、永林电子、发达股份、和君、石羊农科、陕西旅游等7家公司IPO均于8月8日终止审查。一天之内,7家公司从主板撤回IPO,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

此前也有多家公司单日终止审查的情况。比如7月1日,广西向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钟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创先科教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同日撤单。

从上述企业拟募集资金金额来看,诚丰新材位列第一,公司拟募集资金11.09亿元。招股书显示,诚丰新材的主要产品可分为聚醚型聚氨酯软泡和聚酯型聚氨酯软泡,其中聚醚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0%,主要应用领域为汽车内饰、汽车功能装置、工程机械、医疗等。

上述7家终止审查的IPO公司中,有4家是此前被选中进行现场检查的。今年以来,中国证券业协会开展了三轮现场检查活动,涉及31家IPO公司。7月15日,证券业协会发布了今年第三批首发申请企业抽查名单。共有20家企业入选,包括发达股份、新大宇、速达股份、清大约克等。

“现场检查流程细致,检查组也很专业,这对一些会议有缺陷的企业是致命的打击。”一位从事投行业务多年的人士表示,被查出问题的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也会承担责任。在审核过程中,如发现发行人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瑕疵或财务问题,将启动中介机构现场监管。发行方和中介对此都非常谨慎。

上述人士指出,在上市的风险和现场检查的力量之间,很多企业选择主动撤回这个还算体面的退出,等未来一切准备就绪再重新申报,总比“如果查出问题,上市之路就堵死了”的情况要好。

除了上述四家公司,之前还选择了新大宇和盈创利两家公司进行检查。8月3日,深交所官网显示,盈创创业板IPO终止,公司撤单;8月5日,来自证监会官网的消息显示,新大禹退出深交所主板IPO。

对于已撤回信息的拟IPO公司,沪深交易所此前表示,对于现场检查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存在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必须承担相应责任,不得“撤回”或“带病过关”。

暂停一批企业

逐步恢复复习

由于评估机构中水致远、中银律师事务所被证监会立案调查,40余家公司IPO被按下“暂停键”。

其中深交所创业板涉及27家企业,深交所给出的理由比较明确。“发行人资产评估机构中水致远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涉及15家企业,上交所给出的理由是“发行人聘用的相关证券服务机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对于因中介备案而暂停的IPO项目,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了解到,在相关企业尚未申报的情况下,可以更换中介。更换后,新中介应在三个月内完成尽职调查,补办相关证件;如果不更换中介机构,需要中介机构及时向监管机构出具审查报告,确认项目没有问题后才能继续推进。

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备案不会对公司拟IPO产生实质性影响,但中介机构自身因素会影响客户的IPO进程,对其评估和未来市场拓展都会受到影响。

目前已有多家公司完成了审查报告,部分已重新受理。例如,8月9日,诺康达和亚德林恢复上市审核受理,两家公司恢复上市审核的原因是发行人评估机构中水致远出具了审核报告。8月8日,同样的原因,拓尔威和爱洛能源也已重新接受上市审核。

事实上,中介机构因业务缺陷而中止项目的情况并不少见。去年有超过40家公司的IPO审核被暂停,原因是发行人的保荐机构或证券服务机构被证监会调查。2021年8月18日,比亚迪半导体IPO暂停,原因是天元律师事务所被立案调查。过了两个星期左右,天元律师事务所出具了审查报告,公司也恢复了上市审查,目前处于提交注册审查状态。

Times.com证券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