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5年前10元买入的股票,现在以15元的价格卖出。赚了吗?
很多投资者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一只长期套牢的股票回到原来的价值时,他们会立即卖出一部分或者干脆清仓,因为此时卖出不会造成损失,也不会增加所持股票的成本。
换句话说,当我们以高于或低于买入成本的价格卖出部分股票时,持有成本会降低或增加。
股票市场的成本主要由股票的购买价格和交易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构成。交易成本包括经纪费、印花税和过户费,是一个固定的计算公式。
接下来,我们将跳出固定的计算方法,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衡量长期持有一只股票的成本。
先做个前提:不考虑手续费等各种固定费率,以10元的价格买入5000股,持有5年,然后以15元的价格卖出。
首先,如果你以10元的股价买入5000股,你需要支付的总成本是5万元;如果以15元的股价卖出,可以得到7.5万元,除去成本,可以获利2.5万元,也就是说5年内涨了50%。单就增长率而言,这是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如果在此期间有现金分红或扩股,最终增长率会提高。
再者,5万元存入银行,按定期存款利率2.75%计算,五年的利息收入为6875元。所以,如果我们长期持有一只股票,首先需要把利息收入考虑进去。也就是说,如果一只被套牢了5年的股票,刚回到原值就卖出了,虽然看起来整个过程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但实际上我们得到的只是5年前的本金和银行的存款利息。
接下来我们将存款利息加入长期持股的条件,仍然以10元的股价为例。持有5年后,初始成本会发生变化,利息加本金合计56875元,也就是说,持有5年后,只能以11.3元以上的价格卖出,才能回本或盈利。
总结一下:5年前10元买的股票,现在以15元的价格卖出。有利可图吗?我认为持股期限越长,成本变化越明显,所以虽然赚到了以上思路,但持股成本也发生了变化。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长期持有一只股票和价值投资是有区别的。后者通常体现在稳定分红、稳定业绩增长等方面,但时间是次要的。
各位朋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