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
据说民间有一种捉猴子的方法:在一块木板上挖两个洞,刚好够猴子的手伸进去。在黑板的背面放一些花生。当猴子看到花生时,他伸手去拿。结果抓花生的手攥成了拳头,无法从洞里缩回来,板子成了活枷锁。就这样,猴子紧紧抓住了他的花生,很容易就被抓住了。
散户被套后往往会死掉,幸运的最终可以摆脱陷阱甚至赚钱。其实这种好运气是一种隐患。是赚钱的经历,导致了接下来的被套。潜意识以为会解开。结果是被套越深越疼。遇到ST退市,血本无归,惨不忍睹。
我也有过买股票的经历,被套了很多年后,我把它拿出来赚钱了。买入时间是2009年底,然后我被套了很多年。到了最低点,那只股票市值缩水了一大半,直到2015年牛市才被套住。股票能死的主要原因是买入量不大,而且还是闲钱。
目前不宜被套。10年前,股市里股票不多。当出现大牛市时,任何股票都能飞起来。现在的股市基本都是注册制,也就是能符合条件的都可以上市,股票数量会越来越多。即使有牛市,也不是所有的股票都能上涨,业绩长期下滑的股票会被市场抛弃,跌了就再也爬不起来,逐渐成为不朽的股票,最后甚至面临退市。
止损是保证股市长期生存的必要操作。否则就像上面故事中的猴子一样,不愿意“放手”,结果被“活捉”。
当然这种情况也会存在。止损后股票会大涨,让人捶胸顿足,后悔不已,但这只是一个概率,没必要为了这个概率而把钱投入险境。
故事二:
一个商人去了一个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到处都是猴子。商人和村里的农民说,我买只猴子,100块钱一只。不知道是真是假,村民想抓猴子,商人给了100块。于是全村人都去抓猴子,比种地划算多了。很快商人买了2000多只猴子,山上的猴子很少了。这时,商人提出200元买一只猴子。村民见猴价翻倍,又去捉。商人又买了,但是很难抓到猴子。商人又提出用300元买一只猴子,但猴子几乎抓不到。商家出价五百元一只,山上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在这里。这一天,商人回城,他的助手到村里告诉农民:“我卖你一只猴子300元。等商人回来,你五百块卖给商人,你就发财了。”村民们疯了,砸锅卖铁,凑够了钱,把这三千多只猴子全部买了下来。助手带着钱离开了,但是商人再也没有回来。等了很久,村民们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最后有人等不及了,猴子只好吃香蕉。这要花很多钱,所以他们把猴子放回山上,那里仍然到处都是猴子。
当一只股票涨到一个高位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相关的利好消息,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只股票有无限的上涨潜力,短期内还会保持上涨,整体走势还是挺漂亮的。
股市本身就是一个零和博弈,也叫零和博弈。一方的收获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
现实中,散户往往在高位站岗,成为最后接盘者。有执行力的散户可以止损离场;有些人,就像故事一里的猴子,一直舍不得放手,最后成了翻不了身的“俘虏”。
当然也会有一些业绩好,成长性好的股票。纵观历史趋势,整体是一路上涨的。而对于绝大多数散户来说,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来源,完全不可能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和对股票的前景分析。从几千只股票中挑选那些一路上涨的成长股并不实际,挑选只是运气。大部分人,顶多翻个F10,看看每股收益和净利润这些指标,来判断股票是否“优质”。然而,只有少数人能理解F10的陈述。
所以,对于那些涨幅巨大的股票,除了专业人士,听价值投资和成长作为买入依据的散户将有很大概率成为接盘人。
最后,股市不是发财的地方。那些梦想靠股市一夜暴富的人,将受到市场的严厉“整治”。人性在股市中会被放大很多倍。贪婪,恐惧...想赚快钱的,最后都会死的很快。
股市只适合赚慢钱。资金闲置,无杠杆,适度参与,通过风险控制和理性投资,一年跑赢银行利息是可行的。巴菲特揭示了股市的本质。“人赚不到钱是因为不想慢慢赚钱”。
股市一直是个“迷人”的地方,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人络绎不绝。在这个股市里,留下了很多传奇,也避免不了一些悲剧。想起一句话,“爱一个人,就带她去股市,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带她去股市,因为这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