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13日电投资是一门艺术,尤其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证券投资。有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被套住,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金钟经纬统计3036家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上市公司发现,70%的上市公司录得浮盈,233家公司盈利过亿元,但847家投资处于浮亏,占比27.90%,其中90家上市公司亏损过亿元。
参与证券投资的企业数量下降。
据Wind统计,近十年来上市公司证券投资金额稳步增长,2020年出现投资热潮。876家上市公司持有3786只证券,总投资额为1.44万亿元。
2021年上市公司证券投资金额增加,但参与上市公司数量和持有证券数量明显减少。据Wind统计,680家上市公司共持有2999只证券,涉及股票、公募基金、债券、银行理财等,总投资1.66万亿元。
从直观的数据来看,上市公司对证券投资的热情似乎与a股市场的走势有关。这是否意味着上市公司也是追涨杀跌,市场好的时候会投资,市场不好的时候投资意愿下降?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潘鹤林给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表示,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的基础在于企业流动性充裕,所以与市场走势关系不大,但与行业和企业的流动性、盈利能力有很大联系。
“有些行业短期内获利颇丰,如核酸试剂制造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2021年消费领域的高现金流企业。这些企业需要通过证券投资吸收现金。因为闲置现金是一种浪费,证券投资就成了这类企业消化现金流、维持利润率的一种方式。还有一些企业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进行逆周期投资,比如国企、央企。这不仅是政策安排,也是由国企和央企现金流普遍充裕的现状决定的。上市公司投资证券主要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如果企业主营业务现金流充裕,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那么证券投资是可行的,甚至可以积极进行并购。”潘麟说。
至于2020年证券投资的扩张,潘鹤林表示,2020年估值偏低,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股市下跌。这个时候国企和央企进行逆周期投资,导致证券投资规模增加。2020年货币本身宽松,新增基建投资也很强劲。相比2020年的逆周期投资,2021年的逆周期投资更小。
巨大的损失,巨大的利润
中新经纬在关注2021年上市公司参与证券投资热情降低的同时,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观察2021年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换、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各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即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本项目反映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资产损益。
Wind数据显示,在发布2021年年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036家披露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利润浮动的上市公司有2166家,占比71.34%。33家公司投资收益在1亿元以上,33家公司浮盈在10亿元以上。87项投资处于浮亏状态,占比27.90%,其中90家上市公司浮亏超过1亿元。
中新经纬注意到,在公允价值变动净收入前20名中,除了中国移动、中国石化、新城控股、赣锋锂业、泰格药业、金地股份等14家主营或兼营金融业务的券商、银行等“专业团队”列席。其中,CICC、建设银行、浙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均在2020年实现了公允价值变动负损益,但在2021年却逆风翻盘。
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后20名中,“专业团队”列席了7个名额。中国平安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达到-226.13亿元,中国人寿以-50.91亿元排名第一。
亏损超过10亿元的有农行-40.19亿元、华夏幸福-38.44亿元、洛阳钼业-33.68亿元、*ST HNA-22.10亿元、云南白药-19.29亿元、* ST大集-16.16亿元、五矿资本-15.71亿元、民生银行-14。
对比2021年和2020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排名,可以看出市场处于变动状态,上市公司投资损益也是浮动的。2021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垫底的20家企业,2020年将有13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正,可谓“城头换大旗”。同时,“职业选手”也不一定百分百领先。
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提高绩效
事实上,每年年报披露后,都会发现有的上市公司借助证券投资赚了大钱,有的公司亏损,甚至拖累主营业务,引起投资者关注。
比如云南白药,因投资亏损被投资者戏称为“韭菜”。2020年云南白药公允价值损益为22.4亿元,但2021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9.29亿元。2021年年报显示,云南白药实现营业收入363.74亿元,同比增长11.09%;归母净利润28.04亿元,同比下降49.17%。云南白药解释称,本期受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影响,导致净利润低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根据云南白药2021年年报,证券投资包括境内外股票和债券。9只境内外股票中有7只在报告期内出现亏损,包括雅各布森科研制药、建北昕薇、中国抗体、腾讯控股、小米集团、恒瑞医药、伊利股份。其中,对小米集团的投资使云南白药在报告期内亏损超过14亿元。此外,恒瑞医药带来2亿元以上的亏损,腾讯控股带来1亿元以上的亏损,伊利股份带来1.26亿元以上的亏损。
对此,云南白药在多次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将在原有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二级市场投资规模。2022年,在董事会批准的额度内,公司将逐步减仓,不再继续增持。
云南白药证券投资出现大额亏损,投资者可以投诉吗?对此,上海九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徐峰告诉中新经纬,一般情况下,除非投资者有合理主张,否则是做不到的。投资者可以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徐峰认为,小股东应该认真对待上市公司的股票亏损,上市公司也应该保障小股东的知情权,比如如何进行投资决策,如何选择投资范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
也有一些公司因为投资收益强劲而受到关注。有a股“股神”之称的雅戈尔,凭借投资收益,2014年至2018年业绩大幅增长。比如2017年雅戈尔投资收益30.47亿元,而当年归母净利润只有2.97亿元。但2019年,雅戈尔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对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未来将进一步聚焦于服装主业的发展。除战略投资和继续履行投资承诺外,公司将不再进行非主营业务领域的金融股权投资,并择机处置现有金融股权投资项目。
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雅戈尔2021年共持有33只证券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94亿元,投资收益30.6亿元,较去年76.06亿元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主要包括股权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有些人因为他们的存在而被困。
中新经纬注意到,2021年年报显示,吉林省冀东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83.57%。对此,吉林冀东表示,主要是本期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增加所致。吉林敖东2021年公允价值损益达到-2.6亿元。吉林敖东表示,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241.58%,主要是公司本期持有的基金、股票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年报显示,吉林敖东证券的投资包括境内外股票和债券,投资领域涉及医药行业上下游企业辽宁成大、第一制药和绿叶制药。虽然吉林敖东声称其投资辽宁成大是基于对其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但仅控股辽宁成大就使其浮亏超过2亿元。
至于如何把握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的规模,资深银行业分析师王建辉对中新经纬表示,上市公司证券投资需要面对两大问题。首先,是合法合规。上市公司可以将证券投资委托给第三方机构代为运作。第三方机构为了赢得客户,可能会采取非常规的手段,有“寻租”之嫌。第二,由于机构辅助的证券投资更多的是长期或中长期投资,因此可以忽略短期波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能会出现期限错配,即如果上市公司现金流不充足,突发情况可能会造成资金流断裂。
那么,哪些上市公司更适合证券投资呢?“通常是传统行业,比如能源、煤炭、中药等。,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较大的市场份额。而企业每年的利润增长可能只有个位数,但我希望股价还是会涨空,可能会通过证券投资来增加业绩。”王建辉说。
中经微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抄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编辑:李钟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