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博物馆是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靠近搜索领域的领头羊谷歌,距离斯坦福大学只有几个街区。如果不是故意访问,在苹果、谷歌、思科等公司的掩护下,你可能会错过。它成立于1996年。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它得到了许多科技巨头的支持。目前,电子计算机领域的“史前遗迹”有3500件,胶卷和录像带3000卷,照片5000张,分类目录3500个。该博物馆的目标是成为像硅谷一样的全球IT行业的“圣地”。
博物馆的展览主题是“革命——计算机的前两千年”,分为20个部分。从计算机的雏形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再到各种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前世和未来方向。可以说,这里展示的是计算机发展的编年史,展示了它的每一次飞跃和迭代。
帕斯卡加法器博物馆的重要展品之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真正的计算机Pascal Adder。它的发明者布莱斯·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1642年,他开始设计制作一些可以自动携带的手摇加减法计算装置。全称是滚子加法器,由一系列齿轮组成。六个轮子分别代表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十万。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手表。拧紧钥匙后可以转动发条,顺时针转动齿轮就可以实现加法运算,逆时针转动就是减法运算。为了解决“十比一”的进位问题,帕斯卡还采用了形状像小爪的棘轮装置。当定位齿轮向9旋转时,棘轮逐渐上升;一旦齿轮转到0,棘轮就落下来,把前一位数的齿轮往前推一档。手摇计算机大大缩短了计算时间,但也存在过程不连续的问题。1725年,法国机械师布乔将“穿孔纸带”的思想应用于提花编织机,这是最早实现编程和存储功能的机器。首先,他设法用一排织针控制所有的经线,然后根据要编织的图案在纸带上打出一排排小孔,并用它们压住织针。提花机启动后,对着小孔的织针可以勾住经纱,其余的用纸带挡住,这样织针就可以自动织出预先设计好的图案。
IBM早期生产的机械计算器布乔的设计思想移植到机械计算器后,人类精密计算的水平和效率大大提高。接下来,IBM和其他技术公司开发了一系列模拟计算设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参战国对计算的需求越来越大,模拟计算器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电子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博物馆第四展区入口处有一台ENIAC电脑。可谓是电子计算机的鼻祖,重达27吨,占据了一个10米乘15米的空房间。使用近2万真空电子管,运算速度大幅提升。现在看来,虽然它的计算能力只有智能手机的十分之一,但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后,RD人员在存储、计算、分析、网络化、微型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终于使计算机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博物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诠释了伟大的历史,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拥有大量藏品的计算机发展图景。不仅仅是机器形态的变化,还涵盖了数学、机械、电子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巨大突破。通过参观,观众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类发明的各种计算方法和机器。
来源:科普时报作者:余船
编辑:吴桐
审核:王飞
终审:陈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