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应对疫情处于初期探索阶段,长远来看这将是发展趋势

核心提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4月3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情况,请科技部相关司局负责人等回答媒体提问。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先生、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先生、高新技术司司

国务院联防联控计算机将于4月3日15: 00在北京国二招宾馆东楼三楼会议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创新支撑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工作情况,并请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回答媒体提问。

科技部副秘书长何、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高技术司司长泰莉、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司长包、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请他们就推进科技创新、发展人工智能、支持创新创业等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在整个疫情防控中,国内很多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疫情分析、识别和测温、病毒检测、辅助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积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应该说,这些应用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工智能(AI)是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和重点,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科技部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通过制定发展规划、设立重大项目、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大力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一方面,这些政策措施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支持和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全社会对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的热情。

疫情期间,一批人工智能产品,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人脸识别、智能测温、智能语音机器人等。,都在抗击疫情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总的来说,人工智能技术用于应对疫情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从长远来看将是发展趋势。

下一步,科技部将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力度。众所周知,在疫情期间,科技部也紧急发布了多部人工智能指南,进一步加大了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关键器件的研发支持。近期,科技部还将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支持一批研究项目,旨在智能医疗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传染病预防和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