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意见
制片人兰·Xi
2021,是互联网公司展示真技术的时候了。
数字一(one)
换个角度看内卷。
汽车、自行车、充电宝、卖菜...看到互联网公司的“目标”越来越小,关于内卷化发展的讨论层出不穷。
想到一个问题:互联网只有内部体积吗?
如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内卷,会发现不一样的答案:在某些历史时期,内卷是受大环境制约的“不得已而为之”,但目前显然不是。当人类进行最早的登月计划时,集成电路刚刚诞生。所谓的“微芯片”必须填满火箭的整个鼻锥,支持计算机必须腾出一个房间才能放下。
现在,普通智能手机提供的计算能力可以轻松达到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百万倍以上。任何开明的想象都不会受到批判和苛刻的宗教评判。
硅谷投资教父彼得·蒂尔(Peter teale)说,“我们想要一辆会飞的汽车,但我们得到了140个角色。”
互联网发展初期,以生活为主要目标的“低配版”创新并没有错。但今天,量子计算、自动驾驶、虚拟现实、脑机接口和工业区块链都已成为现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没有创新空”绝不是内卷化发展的借口。
腾讯研究院主办“2021腾讯科技善与数字未来大会”,发布了这样一份报告:《2021数字科技前沿应用趋势》。
该报告由腾讯研究院和腾讯14个实验室联合发布。腾讯AI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地图平台部、反病毒实验室、科恩实验室、量子实验室、Robotics X实验室、腾讯云区块链、实验室、未来网络实验室、西博实验室、云顶实验室、优图实验室、自动驾驶实验室的领导和科学家逐一接受采访,中国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周。
互联网公司在前沿技术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从这份报告中无疑可以看出。
注射毒品
从科技创新中寻找增量空
结束内卷最好的方法是求增量空。
有人说,深度学习的商业价值在于提高广告效率,打造“内容黑洞”。科学家告诉我们另一种可能性。深度学习的应用具有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心理等复杂信号融合的可能性。疫情期间,通过克服口罩遮挡实现人脸检测和远程实名登记系统身份证验证,也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
有人说VR/AR技术只是一个梦想,最多给游戏增色。创新者看到了社交网络、气候变化、作物生长、新药研发和交通规划中虚实融合的前景。如果使用得当,它不仅是一笔大生意,也是人类应对外部风险的技术武器。
有人说,区块链的使用仅限于“投机概念”。但是,我们看到,使用区块链可以将原文、音乐、图片作品等。这将有望为创作者提供永久的版权保护。
还有人说互联网医疗是开网上药店抢连锁药店的生意。然而,科技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在这里,脑机接口技术正在构建运动想象模型,识别手、脚、舌等多模态运动信号,并试图为残疾人、中风患者和焦虑失眠者提供服务。医疗加速了现有医学影像、疾病监测预警、辅助医疗决策的升级,甚至在传染病、慢性病、癌症等影响广泛的疾病上发光发热。
正如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所说,科技要做好,首先是敬畏。不仅要尊重监督和舆论,更要尊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类的未来发展。在敬畏的基础上,需要不断进取,需要投资和拓展基础技术,让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走在前面,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因此,人们看到了脑机接口在康复领域的前景,基于5G-V2X的“人车路网云”系统,推动量子计算能力的软硬件一体化,推动自动驾驶成熟步伐的仿真。从表面上看,它们都是“高科技”,但它们的应用场景都与社会价值观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事实上,这份报告并不是[/k0/]式的“技术炫耀”,而是互联网行业“创新航程”的一个缩影。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些方向隐藏着巨大的机会。从科技的角度来说,推动社会进步也是互联网公司的责任和使命。
平心而论,当今中国有足够的创新沃土。不像查尔斯·巴贝奇写了一篇精确的计算机论文,相应的技术能力要一百年才能匹配。更何况,时代需要的并不都是具有“颠覆”意义的创新。有时候,做一个方向正确的修补者也能激发创新。
比如开采天然气的水力压裂技术,乍一看似乎是一项“传统技术”,但在过去的60年里,它一直在不断改进。当今社会,很多看似成熟的技术,仍然差强人意。帮助困在“体制”里的快递小哥,或者还没有享受到“体制”便利的老人,从长远来看,比无休止的补贴大战更有价值。
3
探索者在移动。
总有一群走在时代前沿的人。
曾经默默无闻的屠呦呦,长期致力于抗疟药物的研究,甚至自己试药得了中毒性肝炎。她提取的青蒿素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从而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在量子通信领域锲而不舍、不怕“烧钱”和“伪科学”争议的潘建伟,最终建成了比世界最强超级计算机快100万亿倍的“九章”,帮助中国实现了4600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实现了绝对的“量子计算能力领先”。
年轻有为、能享受富裕生活的马斯克,痴迷于“去火星”。他的SpaceX公司通过极限成本策略,成功打入由波音和洛马垄断的Tai 空发射市场,成功发射了一度被业界嘲讽的“不锈钢火箭”。
《2021数字技术前沿应用趋势》的背后,也有一群人朝着类似的目标发起探索。自2018年在深圳成立以来,腾讯Robotics X机器人实验室一直与腾讯AI实验室合作,推动“AI+机器人”的发展。此后,双方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两项新成果:一是四足机器人Jamoca学会了走梅花桩;第二,提出了一种使轮式机器人独立平衡的新方法。
2020年5月,腾讯科恩实验室带领的团队在有“黑客世界杯”之称的DEF CON CTF站从1399支国际知名队伍中脱颖而出,大比分夺冠。
2020年12月,腾讯田燕实验室在“2020机器人大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中,获得技术大赛“颞叶脑单元”一等奖和技术冠军“颞叶脑训练集”一等奖。不仅如此,田燕实验室还与钟南山院士合作建立了联合实验室,继续开展对新冠肺炎治疗的研究。
2021年,腾讯量子实验室将发布弹性第一原理云计算平台,为生态伙伴提供一站式服务,促进算法传播,推动科研合作,建立云端量子科技生态。在此之前,实验室已经在化学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通过将量子+AI模型引入小分子药物的发现过程,将学术界和传统医药企业与计算和判别量子性质、生成和强化学习的机器学习模型有效连接。
腾讯研究院积累的诸多研究成果也证明,科技领域的前沿探索远未达到瓶颈。可见,外界一直纠结的“互联网红利枯竭”根本不是问题:只要能持续为用户提供创新服务,去“向上升级”,去关注“高挂的果实”,未来依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互联网红利涌现。
只有拿出二次创业的勇气和毅力开始新的征程,才能遇见最美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