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技术现状

核心提示阿里妹导读:2019 年的大前端热闹非凡,Serverless,Flutter,Vue3.0,桌面应用开发,小程序,WebAssembly 的火爆发展还是超乎我们预期,2020 的大前端又有哪些不容错过的技术趋势呢?文末福利:免费学习阿里云

阿里导读:2019年的大前端很热闹。无服务器、Flutter、Vue3.0、桌面应用开发、小程序、WebAssembly的火热发展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2020年大前端有哪些不容错过的技术趋势?文末福利:免费学习阿里云无服务器技术公开课。

杜欢、海波、唐竹四位技术人员展望了2020年前端的发展趋势,也阐述了2020年前端从业者可能面临的挑战。

否,蚂蚁金服高级前端技术专家,优雀产品技术总监。

杜欢,阿里云战略与合作部高级前端技术专家,阿里巴巴经济体前端无服务器RD及升级项目负责人。

网易云音乐前端负责人海波

政府矿业云前端负责人Hall

Q1:2019年在大前端领域,你印象最深刻或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第四:随着大前端领域开始进入深水区,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向两端倾斜。低码领域解决了中后台大量的营销活动和业务场景,而Pro码领域通过基础设施赋能提升开发者的RD效率,支持更复杂的RD场景。

杜欢:2019年,云厂商和整个前端开发者社区都在积极推广无服务器的概念。云+端RD模式的雏形初现,大前端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可能性。

海波:运营工具系统作为一个易于切入的前端业务赋能场景,近两年在各个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页面搭建工具、图片、音视频素材的合成工具等。,其中也有很多融合了视觉、音视频算法和推荐算法的智能场景案例。相信在2020年,有限场景下运营工具的智能化拓展应该会成为大家发力的重要赛道,因为传统的拖拖拉拉的生产方式在提升效率上有天花板。

霍尔:一年来最深的感受是,随着业务和终端的多元化,前端正式进入深水区,在解决业务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RD效率。在工程技术收入向平台业务收入转化的过程中,前端正在向传统功能品类的上下游拓展开放,从RD工程到智能AI+的自动探索,以及低代码在RD工程链路上为业务赋能、降低成本的惊人价值;对无服务器概念的认知和实践,前端RD能力的下沉,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应用能力,都说明行业正在从Web前端开发快速向Web应用开发推进。

Q2:2019年,最超出你预期的前端技术趋势是什么?

不是:我自己的工作重点是Pro代码和全栈RD,但是19年后回头看,Low代码的发展很快超出了我的预期。从最早使用模块化构造解决营销活动中的问题,到现在可以使用低代码解决复杂的内部中后台业务需求。随着智能化和前端、低代码和Pro代码的结合,虽然还在探索阶段,但可能是提高前端效率的一个大方向。

杜欢:前端无服务器的RD模式在阿里巴巴双十一的落地,还是让我觉得很震撼。虽然只是第一步,但这一步的象征意义是巨大的,是主导性的。通过阿里经济前端无服务器RD模式的升级实践,可以看出未来应用开发的几个特点:

业务开发者不再关心机器资源的详细应用和操作;数据源将进一步整合,业务层可以自由安排使用;前端可以完成整个应用的交付;高峰流量前后,无需主动规划资源;通过RD状态的这些变化,企业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进行试错。海波:应该是个小程序。除了AT小程序持续收获流量,日活再创新高,2B小程序也开始崭露头角。甚至360都提出了桌面小程序的概念,想在边缘场景分一杯羹。“小程序跨端”这个技术问题,已经成为刚需。例如,taro等技术解决方案变得越来越有市场,技术解决方案已经从跨Web和RN发展到跨小程序ABCDEFG…不得不说,作为普通开发者,我们在纠结这些小程序的时候,对Web标准本身的关注度更低了。但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小程序对于跨端体验优化还是有价值的,比如离线包、独立历史栈的多页保活Webview以及一些关键视图的混合渲染,有效解决了纯Web体验的痛点。此外,W3C还首次公布了《小程序标准化白皮书》的内容,也有可能从错误的道路上改变正确的道路。

唐:其实2019年最出乎我意料的有两件事。一个是低代码能力的发展对人的效果的提升,从单端到现在的多端;从早期部分营销展示的轻业务场景,到现在中后台复杂的业务场景,乃至业务模型、链接、事件的支持;从UI模块的人肉代码研发,到智能UI代码生成,一直在实践。其次,无服务器的想法被广泛宣扬,一些工厂正在试图垂直化。正如上一个问题回答的,前端能力正在下沉,正在回归Web工程师的道路,这对业务和前端本身都有好处。

Q3:你认为2020年大前端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是什么?

不会:随着前端框架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前端工程师可能需要更加专注于如何利用这些基础设施更好地解决业务问题。在低码领域,如何将低码和Pro码的产品结合起来解决更复杂的业务,如何在Pro码领域以云服务、无服务器等技术为基础,进入更广阔的全栈RD世界,都是值得关注和投入的。

杜欢:从前端行业价值来看,我还是认为可以优先升级云无服务器的研发模式。随着云底层能力的不断丰富,云厂商平台逐渐提供越来越多的免架构、免运营的能力,使得整个社会逐渐有能力专注于商业思维本身,这将影响雇主对整个RD系统建设的选择。当用人单位有机会让更多的RD人员只专注于业务逻辑开发的时候,一般有专业的设备端交互逻辑开发,可以通过NodeJS等语言实现后端业务逻辑开发的大前端行业将会获得更大的机会,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将会非常深远,值得大家关注。

海波:无服务器。虽然我们内部也在尝试积极实践Node BFF,但是如果抛开拓展功能边界的内在价值,从最终的效率来看,效果可能并不明显,Node会更多的用在一些非核心环节或者中后台业务以及相对成熟的SSR等方面。而且在大流量的C端场景下,会有一些稳定性的隐患。大厂可能有足够的投入来保证,而中小厂相对就没那么幸运了,只能选择在一些小场景中反复锤炼。无服务器(Serverless)作为一种科学发展观和新的协同分工模式,可能将某个模块或功能的“端+服务”的开发复杂度降低到单位人力的容量,契合了前端宽而细的功能特点,从而解决人员基数问题。

霍尔:我认为它是无服务器的。基于无服务器的RD系统改革与能力进化的广泛性和影响深度会超出部分同学的预期。Serverless封装了底层资源和运维工作,让前端可以更专注于交互逻辑、业务逻辑和数据,而不是环境本身。在UI上,即函数+Faas事件驱动,将节点能力与容器和微服务的架构相结合,前端比以前更容易以全栈的方式接近业务和服务业务。结合未来AI智能一代的加持,在Web IDE平滑本地环境,开放业务开发和平台能力的情况下,前端的变化将更加深刻。

Q4:你认为2020年前端从业者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不是: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随着前端可用的“武器”越来越强大,前端要解决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但无论前端如何发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解决问题”的本质。这些新的“武器”能否用来寻找新的业务场景,或者让之前的场景显著有效,可能是下一个大前端开发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杜欢:以上,我说的更多的是在云端升级无服务器的研发模式。其实除此之外,前端还有很多其他好的方向,比如智能化、低编码等。有些会是帮助前端进一步解放的工具,有些会是帮助前端进一步拓展价值的方法。但两者对前端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做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开发者,如果像当初“切页”那么简单的话。成为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开发者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除了技术,还需要多链接,多思考!

海波:我不认为2020年的挑战会和2019年有实质性的不同。说白了就是“如何探索前端技术价值在业务中的体现”,我觉得这可能是所有业务前端团队长期面临的挑战。

Hall:前端RD系统的升级在2020年不会那么快,比如无服务器,目前还处于从概念到最佳实践的探索阶段。最大的挑战,我认为是,在各方新的理念和实践的推动下,行业技术从业者在优势大厂和普通小厂平台之间的认知代差会进一步扩大,中初级从业者的行业红利会在随后几年逐渐消失。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技术的价值在于解决业务问题,业务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技术包。拥抱业务,不要狭隘地从前端的角度看业务,从业务的角度看RD的前端,专注于各自的业务问题。从场景中寻找解决方案,才能带来更好的成长。

福利在这里。

从入门到实践

阿里云无服务器技术公开课

“无服务器”是近年来随着云原生概念的普及而非常流行的。大家似乎都热衷于讨论它出现的意义,但无服务器的具体产品形态呢?如何在生产中使用?关于哪些深坑在落地过程中,很少有人讨论。此次,我们聚集了阿里巴巴10+位无服务器领域的技术专家,打造最适合开发者入门的无服务器公开课,让你学以致用,轻松拥抱云计算新范式——无服务器。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