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巨头竞争加剧

核心提示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家居行业多领域价格上调,企业承压或迎新一轮洗牌  新一轮涨价潮再次袭来,相比于前一轮涨价,这一轮涉及范围更广、关联因素更多。  新京报记者近日了解到,多个企业于近期发布涨价通知,涉及水泥、玻璃、陶瓷、涂料、家居等领域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家居行业多领域涨价,企业承压或迎新洗牌。

新一波涨价又来了。与前一个相比,这一个涉及的范围更广,涉及的因素更多。

新京报记者近日获悉,近期已有多家企业发布涨价通知,涉及水泥、玻璃、陶瓷、涂料、家居等领域。它们的涨价幅度不一样,不同厂家推出的措施也不一样。例如,迪欧家居控股公司旗下的欧神诺从10月11日起将瓷砖产品销售价格上调5%。新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家企业。有企业表示还没有调价,也有企业没有明确答复。

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能源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另外,外贸订单旺盛,供不应求,市场规律决定价格上涨。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副秘书长谢欣提到,与前几次涨价相比,此轮涨价具有普遍性,几乎涉及家居行业的所有品类。

但秦占学和谢欣都认为,这一轮涨价是对企业综合素质、运营管理和治理能力的重新洗牌,倒逼企业提升品牌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拓展产品功能,优化品牌服务。

多家企业发布调价通知。

近日,多家企业发布相关调价通知,涨价成为近期业内热议的话题。

新京报记者从上证所e互动平台获悉,关于近期原材料上涨一事,欧派家居9月27日回复称,将通过规模化采购优势和资金优势确保原材料价格稳定,并对自制产品价格进行微调。同时,全品牌、全渠道的合作会增加收入,保证毛利的相对稳定。

上证所E互动平台欧派家居的回复。图/上证e互动平台截图

9月28日,万华化工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0月起,万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聚集MDI经销市场挂牌价23000元/吨,直销市场23000元/吨;纯MDI挂牌价23800元/吨。据了解,MDI是制备聚氨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纺织、建筑、家电、建材等领域。其中,床垫产品就有这种主要原料的应用。

欧家居10月10日也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自2021年10月11日起上调瓷砖产品销售价格,对一般销售的600*1200mm及以下瓷砖产品价格在原单价基础上上调5%。迪佳表示,近年来各产区电力供应紧张,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综合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对主要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调整。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涨价并非偶然。除上述企业外,董鹏控股等多家企业近期也调整了价格,形成新一轮涨价潮。

能源价格上涨叠加强劲的外贸需求

事实上,今年年初,家居行业面临一波涨幅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与之前相比,这波涨价受更多因素影响。

10月12日,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会长秦占学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从内部流通的角度来看,高能耗的企业,比如陶瓷企业,随着能源价格的上涨,成本增加,导致了这波涨价。从外部流通来看,外贸订单旺盛,供不应求,市场规律决定价格上涨。同时他提到,“从产业的角度来说,我不想低价出口产品。”

谢欣还认为,本轮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与家居行业相关的大部分原材料价格明显上涨,同时能源、电力、物流、人工等成本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与之前的涨价现象相比,这一轮涨价具有普遍性,几乎涉及家居行业的所有品类,与家居行业相关品类的生产资料涨价直接相关,包括运营管理成本。”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涨价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企业主动调价行为;另一种是成本压力下的被动涨价,这一轮就是典型的后者。

谢欣认为,这种价格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明显压力,不仅与商品价格有关,还与整个企业生产经营体系的整体调整有关。“中国制造业的成本相对透明,家居行业的品类利润率不高,尤其是制造端。”谢欣表示,家居行业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终端家居消费者将普遍感受到这次涨价的影响。

但是,这也倒逼家居企业提升能力。秦占学表示,在沉重的压力下,家居行业要注意多方面,把握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同时,不应该硬性调整价格,而应该赋予产品新的内容,包括安全、绿色、保健、智能、文化等。“价格调整应该更灵活,更适合市场,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让行业发展更健康、更可持续。”

企业压力行业洗牌或加速

目前很多企业对这次涨价也有预警和应对措施。10月12日,尚品宅急送相关部门对新京报表示,涨价会增加公司采购成本,影响利润水平。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波动是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面临着成本上升的挑战。很多中小企业将面临越来越残酷的市场竞争,如果产品价格不能直接大幅上涨,生存时间空将越来越小。“在生产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往往考验企业的产品优化能力,能否提高效率,保证终端价格的竞争力。”据悉,尚品宅急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有效控制成本;制定良好的采购计划,战略性地控制主要产品的成本;优化内部销售管理系统等。

涨价的浪潮也会加速行业的洗牌,而这种洗牌更多的体现在企业运营管理和治理能力上。秦占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是公司治理的一次新洗牌,企业掌控市场非常重要。“这次洗牌是为了确认企业的韧性。如果他们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做出早期预测并科学应对,就能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如果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价格控制能力差,可能会被淘汰。”

谢欣也认为,在被动涨价的大潮下,企业内部的调整、消化、优化能力将受到考验。“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市场手段,将涨价潮给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是家居行业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同时,谢欣说,价格上涨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在原材料、物流、能源等成本上升的前提下,考验一个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运营管理能力,对企业由大变强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原材料或其他能源运输成本出现波动是正常现象。消化这种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的。”

专家提醒消费者,没有必要盲目囤货。

秦占学认为,企业要关注市场的变化。“不一定是一窝蜂的涨价,而是在涨价的过程中赋予产品新的功能,加强服务。”未来家居行业将呈现“布对布”的现象,即企业要注重整体服务。“如果最后一公里的产品升级不到位,新产品只能有使用价值,不会转化为价值。”他提到服务是最好的,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时,秦占学提醒消费者不要被这轮涨价吓到,没必要盲目囤货。他们要关注涨价的合理性,产品的新功能是否适合消费升级,售后服务是否到位,理性采购。

另一方面,谢欣表示,价格上涨不是针对某个企业或某个产品,而是行业市场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如何消化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涨价对自身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和服务带来的拖累,是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他认为,涨价潮倒逼企业提高各方面的效率,是一个优秀企业能够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包括运用更多的科技手段,将原材料、能源、物流涨价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的突出表现。

同时,谢欣认为,让消费者了解原材料等要素价格上涨导致终端销售价格上涨的现象,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让消费者相信产品结构性涨价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相反会促进企业更好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这是家居行业所有企业需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新京报记者张杰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