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视频说,他肖鹏做UC创业的时候,雷军投了400万给他。8年后,UC被马云300亿收购,他赚了差不多50亿,获利超1000倍的暴利。而马云的300亿收购也无疾而终,因为UC自从被马云收购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可见雷军的眼光非常独到!除了投资UC,他还投资了很多互联网公司,比如投资欢聚时代的账面回报112倍;拉卡拉的投资获得了900倍的回报。
此外,yy、乐淘、多玩、Duowang.com、好大夫在线、CRM、和创科技、瓦力聊天、7K7K等十余家公司都有雷军的投资身影。
其实投资只是他的商业爱好,他的主业是创业,创业,再创业。他大三的时候靠帮人写软件成了百万富翁。大四那年,雷军和同学创办了三色公司。大学毕业后加入金山软件,成为金山第六名员工。两年后,雷军成为北京金山总经理。1998年,29岁的雷军升任金山公司总经理,可谓是风华正茂。
雷军带领金山在2007年5次冲击ipo,最终依靠网游业绩,于2007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8年,他在个人博客中写道: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创业的大机会。
于是2010年4月,雷军成立了小米公司。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以17%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有人说这是美国的一次助攻,因为美国对华为的打压让小米成功了。但还是那句话,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雷军就是那种能抓住机会的人。
很多人都觉得世界第二已经登峰造极了,但是创业者的心根本停不下来。除了在手机业务上打到世界第一,他还要再次创业,进军电动车领域。
2021年3月30日,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说:“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赌上我一生的所有名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就这样,雷军宣布要造车了。同时还称,小米集团2020年底现金余额为1080亿元,也就是说“小米买得起”。据悉,小米汽车于9月1日在北京注册,第一家工厂将位于北京亦庄,计划2024年量产。
为什么成功的人都有这么一条坦途?雷军为什么这么厉害?人不是生来强壮的,而是在生活中变得更强壮。雷军在一次次创业的过程中变得强大。他之所以变得强大,可能和他的用人方式有关。
比如2015年7月,雷军拒绝加入某高管极力推荐的“牛人”。
此人曾供职于小米一家非常重要的供应商,履历接近完美。当他的前公司接管业务时,年销售额只有900万美元。四年后,他实现了2亿美元。他和雷军聊了一个多小时,骄傲地对雷军说:“我有本事把稻草卖到黄金的价格。这是我的能力。”
但雷军回答:你不适合小米。你和我们的价值观不一致。小米不喜欢欺骗用户的人。
他对员工说:我们创办小米,不喜欢用坑用户的人,也不喜欢能把稻草卖成金条的人。我们不需要它。像农民一样,我们应该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即使这样的人在市场上很吃香,这也不是我们的理念。真实的东西是什么?和用户做朋友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一天,你知道你的朋友以黄金价格卖给你稻草,他是你的朋友吗?
所谓君子有所为而无为。他变得这么厉害是有原因的,他的创业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神探唐人街》里有一句话“有时候别人觉得你做得很好,但有时候牙齿坏了你只能咽下去”。这段话和雷军太像了,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雷军的创业故事。
看看古今中外的名人往事,找找历史遗迹。大家好,这里是世界名人名单!
雷军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从小努力学习。1987年,雷军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那时,许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计算机或计算机这个词。当时武汉大学是当时全国第一批实行学分制的大学。根据学校的要求,只要你修完一定数量的学分就可以毕业。所以雷军一上大学就严格要求自己,上了很多高级课程。雷军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修完了所有的学分,完成了大学的毕业设计。他还在大学出版了两本编程教材。虽然他现在是个创业者,但其实他绝对是一流的编程工程师。
在剩下的两年时间里,雷军开始冒险进入电脑市场。他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务软件、CAD软件、中文系统和各种实用小工具等。作为电路板设计师,他和王全国一起工作,焊接电路板,甚至做过一段时间的黑客,解密各种软件。他在大学第三年就成了百万富翁,而且是帮人开发软件赚的“第一桶金”。
受《硅谷之火》创业故事的影响,雷军在高三时开始和同学王全国、李如雄一起创办三色公司。
当时的产品是一种模仿金山汉卡,但后来出现了更大的公司,盗版了他们的产品。而且这家公司通过低价竞争,一下子就把雷军的第一家风险公司搞垮了。
当时22岁的雷军知道自己的经验还不够,必须更加努力。
大学毕业后,雷军来到北京谋生。1991年底,在中关村认识求伯君,后加入金山软件。两年后,雷军成为北京金山总经理。1998年,29岁的雷军升任金山公司总经理,可谓是风华正茂。
但雷军在这个舞台上呆了十年,直到2007年底离开。这段时间也是雷军“推石上山”的日子。求求你把金山打造成可以挑战微软的民族软件企业,理想之路艰难。金山经历了从办公软件到爱词霸、毒霸,再到游戏、网络的多次转型,经历了风风雨雨。雷军带领金山五次冲击ipo,最终依靠网游业绩,于2007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但当年金山上市的估值远不及同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更不用说早几年在美国上市的盛大等互联网公司了。
在雷军金山公司任总经理时,马、丁磊等人刚从学校毕业,到电信局工作。当时还在美国留学,而周刚刚参加工作。马云因为组织中国黄页在北京碰壁。
然而,仅仅几年后,这些“年轻一代”就成了著名的互联网大佬,丁磊、陈天桥、李彦宏相继成为“中国首富”。
当情况改变时,情况会让你感觉更好。多年后,雷军非常感慨地回忆起这段话:“90年代金山还很火。1999年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忙着做wps,忙着和微软斗,根本顾不上。到了2003年,我们再环顾四周,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了。那一刻,我压力很大。作为ceo,我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每天都在总结。哪里出了问题?是团队不够好,技术不够好,还是我不够努力?”
最后,雷军自己想通了两件事。第一,只靠勤奋是不够的,第二,找到最肥的市场,跟风。在雷军看来,所谓大成,与大势高度相关。
虽然金山错过了第一波互联网,但有一件事在未来将是至关重要的。2000年,雷军在Jinshan-Joyo.com领导了一个开创性项目,四年后,这个项目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被卖给了亚马逊。这笔买卖让雷军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为后来的天使投资奠定了资本。
2007年底,金山成功上市两个月后,雷军因健康原因辞去总裁兼ceo职务,离开金山。雷军的一个朋友说,“他有一段时间身心俱疲,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这让雷军摆脱了习惯的束缚。然而,2011年7月11日,金山软件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提名雷军为董事长。这一提议获得董事会一致通过,雷军正式回归并接管金山软件。
事后证明,正是这次离职,让雷军彻底脱胎换骨。
离开金山的雷军,转而做天使投资人,从大趋势开始以更大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互联网。雷军是第一个加入移动互联网的人。2008年,他在个人博客中写道: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创业的大机会。与此同时,雷军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领域连续抛出了一批知名案例——la carra、uc、凡客诚品、yy、乐淘、多玩多看等。其中UC等投资让它赚了几百倍或者几千倍,视频开头已经说过了。
投资让雷军更加了解互联网,他也获得了异常丰厚的回报。同时,他实现了财务自由。但他投资的公司几乎都不是他自己的事。
他内心深处还是想做自己的事业,成为一家庞大甚至伟大的公司。
很快,雷军发现了他的“潜力”。作为一个理工男,雷军一直喜欢鼓捣手机和数码产品。看到安卓和苹果智能手机的发布,看到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已经到来,雷军知道“风快来了”。
“就算是猪,站在大风里也能飞上天。”意识到中国即将迎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雷军决定开启他人生的新篇章。
2010年4月,他创办了小米公司,自此小米迅速成为业内现象级品牌。
除了跟风,剩下的就看他的能力了。雷军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在成立小米之前,雷军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找人。一旦遇到对的人,就穷追不舍,利用各种福利资源,直到说服对方。用他的话说,请照顾好“三十间草堂”。就这样,他硬是邀请了谷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林斌、谷歌中国高级产品经理洪峰、微软中国工程院开发总监黄江吉、摩托罗拉RD中心高级总监周光平、北科大工业设计系主任刘德、金山词霸总经理黎万强、雷军,组成了一个豪华的创始人团队。小米早期员工说,那时候很多国际科技巨头的员工都是直接跟着创始人名单走的。
小米成立之初,雷军最大的担心是团队磨合和心态。他说,“看到最肥的市场,找到最优秀的人,事情没有理由不成功。”
在决定做小米之前,雷军给晨兴创投合伙人刘勤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整个过程中,刘琴只问了一个问题:“你已经功成名就了。还需要跳下来打吗?”雷军回答说:“我对创业还是有敬畏之心的,不会因为我叫雷军而死。”
2010年底,小米完成A轮融资,金额4100万美元,投资方为晨兴创投,公司估值2.5亿美元。
小米成立后的几年,营收每年都能增长100%以上,2017年将突破1000亿,成为全球营收突破1000亿最快的企业。
然而,小米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小米5岁的时候,小米手机销量锐减,全年出货量下降36%,甚至一度跌出全球前五。公司的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为了重振小米,雷军亲自负责研究和供应链。在线上渠道之外,小米推出线下门店,发力印度市场。蛰伏一年后,小米实现了逆袭,这在硬件领域极为罕见。小米的新零售战略促成了公司的触底反弹。
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团在HKEx主板上市交易。那年小米才8岁。
当年,上市小米营收增至1749.15亿元,同比增长52.6%。这一营收规模也让小米首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雷军的财富也涨到了1000亿元。
2019年7月21日,《财富》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小米集团首次上榜。激动的雷军也发了三条微博庆祝。
短短8年,小米已经成为上市速度最快的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也是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最年轻的公司。
2021年7月16日,知名市场研究机构科纳仕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首次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其中,三星独占鳌头,其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据19%的市场份额。小米首次排名第二,份额为17%。苹果以14%的份额排名第三,而Oppo和Vivo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跻身前五。
科纳仕公司的研究经理本·斯坦顿(Ben Stanton)表示:“小米正在快速扩张其海外业务。例如,小米在拉美、非洲和西欧的出货量分别飙升超过300%、150%和50%。
如前所述,小米的不断成长和与时俱进,与雷军的用人之道密不可分。
雷军曾经说过:一个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他的用人之道也体现在员工的激励上,可以说是相当的“善良”,无论是在慷慨“给钱”的方式上,还是在慷慨“给钱”的方式上。
7月2日,小米集团宣布向3904名员工授予共计70231664股股票。按照当日小米股票收盘价计算,本次激励总价值约15.3亿人民币,人均价值约39万人民币。
其中,700名优秀青年工程师入选第一批‘青年工程师激励计划’,其中最年轻的入选员工只有24岁,他们将总共获得1604.2万股,平均约50万人民币。
小米的股权激励还没上热搜,雷军就宣布了一个更‘眼红’的股权激励计划。
7月6日,雷军宣布'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奖励技术专家、新十年计划首批创业者、中高层管理人员等122人119,650,000股小米股票,按当日收盘价计算约29.82亿,人均收入2440多万人民币。
这份股权激励计划透露出雷军对人才的态度:在小米看来,技术人才不分男女,不分年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技术实力。只要是人才,在小米永远不会被埋没,都会实现价值,得到应有的回报。
小米的大度是众所周知的。据统计,小米上市至今已发布12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2019年有4次,2020年有5次,今年有3次。
随着小米一系列股权激励机制的推出,必将笼络全球顶尖技术人才,小米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当所有人都认为雷军派发股份,准备安享晚年的时候?雷军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2021年3月30日晚,在小米的发布会上,52岁的雷军正式宣布小米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
发布会上,雷军表示:公司计划未来10年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上投资100亿美元,初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决定以全资形式开发智能电动车项目。
雷军表示,“这是小米所有合伙人反复考虑的结果,也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我愿意赌上我一生的所有名誉,再次披挂上阵,为小米汽车而战!”
这不是小米和雷军的一个冲动,他说:从2013年开始,他就非常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的七八年里,他投资了十多家相关公司。
今年前三个月,小米进行了85次行业拜访和交流,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度沟通,召开了四次内部管理研讨会和两次正式董事会,经过反复论证和慎重决策。
雷军表示,他深知汽车行业的风险和巨大投资。但“今天的小米已经不是当年的小米了。”今天的小米公司已经“积累了一点点”,在资金、技术、业务、人才、智能生态等方面都有储备。小米集团2020年末现金余额为人民币1080亿元。他说“小米买得起”。
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担任法人代表兼CEO。小米预计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
突然觉得雷军越来越靠谱了。无论是与格力董明珠对赌,还是与于华伟城东撕逼,进军新能源汽车和全球手机销量第二,他都可能是笑到最后的人。
他的成功可能是因为他懂得“顺势而为,乘风而行”。十年奋斗,带领小米成功上市,成为世界500强,全球第二大手机。小米的成功,离不开他的“海盗”冒险和叛逆,离不开他的“农民”务实本分。正如他的个人名言所说:
不冒险,不面对风险,不为所欲为,就没有成功。找对象不是“三顾茅庐”,而是“三十顾茅庐”。成功往往不是计划好的,危机却是意外的机遇。优秀的公司盈利,伟大的公司赢得人心。小米三大铁律:技术为本,以性价比为纲,做最酷的产品。相信自己,一往无前。
最后,希望小米能成功!。
各位朋友,你们怎么看待雷军和小米汽车?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好了,今天的节目到此结束!能在最后看到文章的,一定都是真爱。让我们来个三网融合。谢谢大家!!!这是世界名人榜。请点击头像进入首页查看更多精彩内容。下期节目再见!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