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诺康医药怎么样

核心提示恒诺康医药创始人张健存:做自己喜欢的事,新药研发要敢于“啃硬骨头”对恒诺康医药董事长张健存来说,几次人生轨迹的转变都离不开几次大胆的决定。博士毕业面临择业,选择大型制药公司还是初创企业?他选择了潜力与风险并存的后者,结果该公司成长为如今最有

诺康医药创始人张建存:做自己喜欢的事,在新药研发上敢于“啃硬骨头”。

对于恒诺康药业董事长张建村来说,人生轨迹的几次改变,都离不开几次大胆的决定。

当你毕业的时候,你面临着选择职业。是选择大型药企还是初创企业?他选择了既有潜力又有风险的后者,结果公司成长为当今最有实力的生物医药企业之一。

新药研发领域的创新创业,国外还是国内选择?他看好国内发展前景,选择回国。现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如今,张健在广州创办了恒诺康医药。近年来,他再次面临一个选择:是在热门领域布局“短平快”的项目,还是在相对冷门的领域潜心研究,做出患者急需的产品?张建村还是选择后者,还是一个不太安全的选项。

“人生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尤其是对社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张建村说,虽然研发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新药和新技术很难,但要敢于“啃硬骨头”,这也是他创办恒诺康医药的目标和意义。

创业应该是冒险和创新的。

做创新药的想法在张建村的脑海里已经根深蒂固很久了。

“读博士的时候,我想去一家医药公司。”1990年从匹兹堡大学毕业后,张建存毅然选择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工作机会。在他看来,生物医药行业需要整合很多领域的知识,挑战的另一面是高价值和成就感。

在众多的工作机会中,张建存放弃进入一家大型药企,做了一个当时看来风险很大的决定,选择了一家成立不到5年的初创公司。

张建村的选择标准很明确:能不能学到新东西。“只有学习新的东西,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张建存说,虽然当时那个初创企业只有90多人,成立时间也短,但它做的是一种抗艾滋病新药,在当时的生物医药行业是走在前列的。

与其在大企业当“螺丝钉”,不如在初创企业全面锻炼自己,于是他决定来到当时还默默无闻的吉利德科学,如今公司已经成长为世界知名的制药公司。因为当初选择了这份工作,张建村也来到了美国硅谷,踏入了新药研发的大门。

2002年,张建村再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虽然当时国内生物医药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他选择了回国发展。一方面,在中国创新创业成为海外人才的新趋势。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国内市场是新药研发的最佳“土壤”之一。

当初回国的张建村,感觉有点“水土不服”。当时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氛围还是以仿制药为中心,新药研发的理念和相关环节、流程、法规都不完善。张建村表示,虽然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但仿制药在发展初期更适合生物医药行业,缺乏创新药的研发环境。于是他选择进入科研院所,等待机会也是为了积累研发实力。

2005年,随着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成立,张建村来到了广州黄埔。他欣喜地发现,生物医药企业开始出现,并逐渐向这里聚集。“黄埔有非常好的创新氛围。此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非常适合小型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蛰伏多年的制造新药的想法,在见证了日益壮大的创新环境后,开始生根发芽。

“国内新药研发氛围上升,我们中国需要一些世界领先的新药。”在张建存看来,敢于冒险、勇于创新是企业家必备的品质。最后,等待创新创业的好时机,可以说,时不我待。

张建村很快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2013年,恒诺康医药在广州科学城正式成立,也开启了他人生的新篇章。

做市场缺的,研发缺的。

"新药研发应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张建存表示,随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一些新药RD领域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所以他们目前布局的领域都是市场缺乏的领域和产品,只是缺乏研发。

比如,目前恒诺康医药有一个项目是为帕金森患者研发一种超长效注射剂。健忘是帕金森患者的一种症状,而这种疾病的治疗一般需要长期的日常用药,这两者是天然的矛盾。“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2.1类长效药物已在美国获得临床试验许可。”张建存介绍,未来帕金森患者只需一个月注射一次,最终可能实现三个月注射一次,这将解决帕金森患者长期用药的“痛点”。

没有金刚钻,没有瓷器。恒诺康医药成立多年,一直致力于研发。“做生物医药企业,需要持续创新的能力,需要硬科技的能力。”在张建存看来,新药的研发需要扎实的“基础”,所以前期研发不是越快越好,而是需要稳扎稳打。

目前公司研发的创新药物包括新型抗病毒、抗纤维化、抗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除了治疗帕金森病的2.1类长效药物外,1类创新抗流感药物已在美国完成I期临床试验;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1类创新药物已在美国完成ⅰa期临床试验。公司申请了30多项与新药相关的发明专利,其中18项已获授权。

兼顾RD和市场的好处是尽快抓住机会。今年7月,恒诺康核苷酸原料药GMP车间改造工程正式开工,使公司在新药研发上游原料药领域“冲锋陷阵”。

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mRNA疫苗市场的快速增长,也让市场看到了mRNA技术在肿瘤疫苗、细胞治疗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但无论是mRNA疫苗还是mRNA药物,其关键原料——核苷酸关键原料都面临着“卡脖子”的问题。

“从市场价值来看,一克高端核苷酸原料的配比远高于黄金价格。”张建存介绍,随着核心团队在核苷酸领域30多年的积累,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疫苗和药物核心加帽原料“LZCap”等原料即将实现产业化。新工厂可实现GMP级生产,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00公斤优质核苷酸原料。

未来,恒诺康医药将“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在高端核苷酸原料领域发力,尽快占领市场;另一方面,把新药推向市场是最关键的。张建存表示,公司多年来从事多种管道的研发,已经进入临床阶段。接下来就是加快新药上市,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付鹏

[视频]张瑜

[图片]受访者供图

[作者]付鹏;胡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