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创业国家
9月28日,高轩宣布正式启动“Aseed+”种子计划,单独设立种子投资序列,聚焦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碳中和等重点领域。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00家左右的种子企业。
“今天的早期投资已经完成了从发现价值阶段到‘发现+创造价值’阶段的转变。投资机构需要真正走到技术和产业创新的第一线,繁荣创新生态,与优秀的创业者一起释放创新的价值。我们推出‘ASEED+’高知种子计划的初衷,是希望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以‘共创’的方式,为早期创业者提供专业、系统的服务,帮助更多的‘种子’更有可能绽放。”高淳创始人章雷说。
单一专业团队,提供五项专业服务。
据悉,高淳将组建专业团队,打通投前、投后、投后各个环节,实现创业孵化、市场验证、业务加速、产业对接、后续多轮融资等一体化服务,为初创企业提供针对性支持:
+创新平台。高轩将在北京、上海、苏州、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外建立联合合作伙伴,包括中试平台、实验空设备、创新中心等。,搭建种子概念验证平台。
+投资前支持。在没有投入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在创意孵化阶段,我们会开放物理空室,并相应投入研究资源。
+产学顾问。与科学和工业伙伴合作,通过咨询委员会为种子企业提供战略指导和咨询。
+产业资源。围绕早期企业链接上下游产业生态,落地应用场景。
+融资服务。从BP设计的完善,到投融资推广平台的搭建,再到投资机构的沟通洽谈,服务于企业的融资。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初创企业,高轩倾向于采用开放合作的方式。地平线创始人余凯介绍,作为企业最早的投资机构,高轩从一开始就主动联合了一批风格和能力互补的机构合作伙伴,以便更好地支持企业的发展。
此外,为了帮助早期项目快速启动,高淳种业将采取更加高效灵活的沟通方式和决策模式,不限创业形式、地域、融资金额。“我们希望在前期给创业者足够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跨越死亡之谷。”将领导“Aseed+”计划的高轩创始合伙人李良说。
遵循早期基因,寻找经历过挑战门槛的创业者。
“在成立的第二年,我们投资了一家种子企业。章雷带我们去调研的时候,人家椅子都不够坐,而且那时候我们还是刚起步的种子企业。”李良的记忆。
据统计,自高淳成立以来,已投资了100多家种子轮企业。除了国内优秀的企业家,还有很多来自欧洲、北美、东南亚的初创企业,很多已经成长为全球行业的独角兽。百济神州、地平线、思凌机器人、蔚来、远翔科技、Neumora、MOODY、小弗雷迪等。,都是其中的知名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轩投资的种子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83.6%。自2022年以来,高轩也频繁投资种子,投资了20家企业。
遵循之前的研究驱动基因,高淳种业将跟踪技术、行业、产业的结构变化,寻找在细分领域有深度洞察的创业者。
“我们希望找到有一定经验、有激情和实力、有产业积累的创业者,去挑战高技术和工程门槛。”李良简介。
以其过往种子为例。地平线的创始人余凯在创业之前是业内的资深专家,但是在他刚离开大厂创业的时候,很多投资人看不懂他的技术路线,认为他要做的事情太难了。高轩不仅成为其最早的坚定支持者,还在随后的一轮融资和国际布局中给予了直接帮助。
在2021年成立江苏青云新材料之前,陈博一有过两次创业经历,是经历过数次行业周期的制造业“老兵”。他研发的闪光布独特工艺材料在医疗包装、工业防护、建筑材料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首轮融资与高轩牵手,是双方对未来制造业的深度共识下的一次“双向之旅”。
以“共创”为关键词,共建创新试验田生态。
“共创”是“Aseed+”高种子计划的关键词。
作为科学家,南科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田瑞军在蛋白质组学领域有着多年的深厚科研积累。再者,如何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推向临床应用,满足患者需求,用创新的技术解决临床问题,成为他关注的焦点。2022年初,基于对技术原理的共同信念,作为科学的创始人,田瑞军教授与高轩投资人共同展开了对蛋白质组学技术转化路径的深入研究。在高轩的支持下,新成立的创业团队顺利完成了公司注册、团队招募、行业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国内外知名药企战略合作等多项任务。一家新的生物技术创业公司Bepuo诞生了。
高轩成立以来多年积累的众多产业合作伙伴,为众多种子企业提供了广泛空的深度合作空间。
“在四岭只有十个人的时候,章雷先生就已经把我们带到了一些产业巨头那里,其中一些成为了我们创业之初最重要的客户,帮助我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实体产业的最前沿。”思凌机器人创始人陈说。
此外,高轩还成立了专门的人才服务团队,帮助企业进行组织诊断、股权激励培训、高管培训等。根据创始人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甚至提供校招、高管招聘等服务。按需,从而帮助企业在创业的第一阶段下大力气。
“Aseed+”高种子计划旨在打造一个开放、共创的科技试验田生态,为初创企业的成长提供基础设施。据了解,高轩在京沪等地设立了一批实体空的新动能中心和创新中心,打造孵化+投资+赋能的平台。
“Aseed+高智种子计划,就是利用与创业者一起创造价值过程中积累的创业规律、行业经验和产业资源,在不确定中寻求某种确定性,与创业者一起更早起航。”李良强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