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碗葫芦
不知道什么时候“废墟”已经成为游戏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尤尔哈B型二号自然与人文遗迹结合的破城;
还是《辐射》系列中世界末日后留下的核废料土壤;
还是《塞尔达:荒野之息》中沉寂了百年的赫拉鲁城堡;
这些腐朽、荒芜的人类文明遗迹渐渐淡去,像变魔术一样,让无数玩家沉迷于一种没落和永恒的错位。
但是,作为玩家,我们都知道,在这些废墟和废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大的危险——更何况是在现实中。
早期,小红书兴起了一股“种草小景点”的潮流。
这些景点大多是没有被旅游机构开发过的地方,设施也不是很齐全,保护措施也不多。但即使是“小众”“暑假”这些词,再加上小红书博主的营销,也给这里带来了超出预期的流量——四川彭州的龙巢沟就是其中之一。
在红宝书里,龙草沟看起来是如此美丽:人烟稀少,溪水潺潺,是一个小小的避暑胜地——即使没有门票。
小洪德龙草沟种草
然而一场天灾打破了小红书博主为龙巢沟营造的梦幻氛围。
8月13日,龙巢沟爆发山洪,夺走7条鲜活的生命。
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龙槽沟不是一个景点。
龙槽沟位于深山之中,是一条天然的泄洪通道。河流周边,没有旅游设施,环境承载力有限。
当人们忽视潜在的危险,沉迷于“种草”周边的小而美的景点时,现实给了你一击——敬畏自然。
事实上,早在《小红书》之前,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致力于探索城市的废墟,他们把这种探险命名为城市探索。
在豆瓣集团的《探索佛跳墙遗址》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探索者,分享着他们城市的一些遗址美学。
但是这些城市猎人,他们听从内心的野性呼唤,比你想象的更有原则。
在他们内部,流传着几条不成文的规则:
不透露废墟地址,承诺不从废墟带走任何东西,不留下任何东西,不留下令人眼花缭乱的“此行”。涂鸦破坏了废墟的原貌。
目的是保持自然退化的遗迹和遗物的原貌,让其“先行者”之后的“后来者”去探索。
在这里,你看不到遗迹的具体地址,只有字母和数字,代表着建筑的可玩性和探索难度:
他们用A-E给废墟打分,用数字给难度分级。
在群里,大多数遗迹爱好者更喜欢摄影,所以帖子里的画风是这样的:
废弃的空洞
废弃的医院
当然,城市探险者很清楚探索废墟的危险——许多废弃的结构都处于危险之中,比如不稳定的结构、不安全的地板、破碎的玻璃、杂散电压、陷阱、危险或未知的化学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等等。
为了安全起见,探险者必须带上一些基本的生存工具,比如手套、绳子、手电筒、匕首、投掷棒、防毒面具,甚至潜水服,尽可能地避免危险。
然而,小红书出现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很多博主并不满足于打出普通的旅游景点。而是将这些城市的遗迹包装成“小众网络名人打卡圣地”,选择公共遗迹的具体位置,甚至给出详细的攻略。
最重要的是,你在探索圈里非常注重的“安全”,你几乎没有看到有人在小红书里提到过。这意味着,当这些小红书博主给出具体地址,将网民引流到这些废墟时,他们将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
无独有偶,杭州建德的废弃矿井最近也成为网络上众矢之的。
很多小红书博主都在建德的废弃矿井里发了自己的探索帖。有的游客打开洞口的铁门,无视门前“禁止入内”的牌子,毅然跑到所谓的“产出率高”的矿上去拍美照。
事实上,据当地村里的人说,这些矿是废弃的碳酸钙矿留下的。矿井是通过采矿爆破形成的。洞口顶部有裂缝,随时可能有石头掉下来砸到人。洞外还有大量滑下形成的土堆,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避免类似龙草沟的悲剧发生,村里已经开始关闭全部5个矿,耗资2万多元。
可见,当一个地方被“过度包装”,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相关管理部门自然会想办法处理这些景点——要么被人为改造成合法景点,要么被破坏,最后永远消失。
其实这种旅游景点的“过度包装”在小红书上就已经出现了。
早在去年,小红书就因为过滤下的旅游景点与实际差距太大而被热搜。虽然没有像上述事件那样引发安全问题,但这种“实物”营销骗局确实回应了不少网友:
在网上打红点,滚过粉沙滩。结果有网友以前看到的结果是红土荒地;
说是天梯,结果是随处可见的背景板;
在地铁口开个小众咖啡店,结果附近的地方都装修好了;
有的游客甚至去蒙古打卡上网络名人景区,不料被现实的反差撕得粉碎,扬言要“追杀”小红书博主。
这种过度营销不仅出现在旅游业,也出现在各类消费品中。
前阵子,已经成为“时代之泪”的3DS在小红书获得了新生。
很多小红书博主开始炫耀自己的3DS,并表示“只要几百元就能玩到游戏”,是NS的替代品。
这种过度营销真的把3DS的价格炒高了。
你也看到了,目前闲鱼上的3DS还是比以前贵了300元左右,全新的也有几千。
本来我觉得炒3DS已经够离谱了。最近发现小红书又有一波“CCD相机”了。
CCD,即电荷耦合元件,可称为CCD图像传感器。但由于当年消费卡片机本来就是低端产品,到现在,这些相机单元体积小,工艺老,镜头差,可以说是“电子垃圾”。
不过就在CCD相机在小红书火了之后,也成功的升值了,从前几年的五百块钱涨到现在的二三百块钱。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商家用行车记录仪,甚至是过时的手机传感器来卖。
你不仅可以在小红书上看到这种营销方式,几乎在任何需要消费的群体中都可以看到。
在贴吧的显卡栏里,也是满满的下坡贴。很多玩家利用了安装完成时显卡临时降价的机会。当然,也有商家故意制造消费者焦虑。
但是在论坛这样的传统平台,当你可以不受大数据影响看到所有的帖子和所有人的回复时,你或多或少就有了一些分辨这些方面的能力。
很多人表示,如果不是刚需,可以等。
说实话,我自己也是小红书的重度用户。长期使用小红书,不禁发现小红书的大数据可以说是真的“可怕”。
你一浏览某个话题的笔记,然后刷小红书,你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摆脱这个话题。基本上,如果你想看,大数据的搜索工具会源源不断地给你推送相关内容。
就在我搜索相关资料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小红书的自动推送也给我推送了很多关于文中提到的CCD相机和废弃建筑的相关内容。
而在这种极度敏感的大数据分析下,只要你阅读的内容单一,你所能获得的信息就越有限——最终,你会为自己构造一个“信息茧房”。
这个时候,你很容易回过头去相信一个你已经看过无数遍的类似内容——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龙草沟不是官方景区,也有无数人愿意去参观的原因:
途远网络
在这种大量误传的误导下,你也会产生“大家都这么做是对的”的想法。
就在前两天,位于杭州余杭黄瑚镇的王维山出现在小红书的页面上,成为新的“网络名人打卡景点”。
王座山火之后,这个曾经很小的地方瞬间挤满了游客。无数游客在黎明前坐在山上,等待日出,一时间整座山都挤满了人。
但按照当地的说法,这个地方也是一个“野生景区”。
王锁山正处于森林防火的严格防控期,又是地质灾害多发点,山中信号弱,岔路多,道路崎岖蜿蜒——尤其是上山时,有一段盘山公路,交通安全隐患很大。
白天上山非常困难,甚至很多游客为了拍日出,选择在凌晨三四点钟上山。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上山就更冒险了。
网友上山的视频截图
为此,8月21日,黄瑚镇官方也发布通知,宣布对望王山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目前,小红书已对相关未开放景点进行监管,删除相关草贴。随着事情的发酵,在矿坑、王座山等景点也能看到以下警示。但是,一些尚未成为焦点的野生景点可能不会受到监管。
但是,就在龙草沟事件发生后,你仍然在网上看到游客不在乎下沟,好像他们把打卡景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来源:微博@疯猫傅洋,摄于19日。
我想,在加强网络监管和景区的同时,或许同样重要的是游客和消费者尊重自然,不盲目跟风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