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今日北京商报】;
2021年8月科创板IPO被取消后,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当年12月向创业板发起冲击。没想到还是以取消告终。官网证券交易所披露的最新信息显示,创业能源新材料创业板IPO处于终止状态,公司主动撤回上市申请,这也意味着创业能源新材料第二次被A击败。
a股的冲击再次被打破
排队等待8个多月后,熵能新材料创业板IPO终止。深交所表示,因熵能新材申请撤回上市申请文件,决定终止对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招股书显示,熵能新材料是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专业从事高分子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抗滴落剂、增韧剂和聚合物加工助剂,应用于工程塑料、通用塑料等行业。
据官网证券交易所显示,熵能新材料创业板IPO排队已超过8个月。公司招股说明书于2021年12月17日受理,后于今年1月16日进入询价状态,8月19日IPO终止。
此次寻求在创业板上市,熵能新材拟募集资金2.75亿元,将投资于熵能珠海功能高分子新材料制造基地二期、创新RD中心、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分别拟募集资金1.6亿元、6500万元、5000万元。
然而,随着公司IPO的终止,熵能新材的募资愿景也随之破灭。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在进入创业板之前,熵能新材曾有过一次IPO经历,当时公司计划登陆科技创新板。
据证券交易所官网显示,2021年6月29日,熵能新材科技创新板IPO受理,随后于当年7月22日进入询价状态。然而,在一轮问询披露之前,该公司的IPO于当年8月9日被匆忙终止。融资专家许对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企业屡次寻求上市,可能是因为融资需求迫切。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排除未来会有企业继续申报IPO进行融资。
业绩下滑被重点关注。
在IPO被撤回之前,熵能新材刚刚在8月15日回复了《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其中重点提到了公司业绩下滑和创业板的定位。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熵能新材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03亿元、2.65亿元、3.54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600.22万元、5753.38万元和5089.42万元;相应扣除后的归属于净利润分别约为2532.37万元、5728.36万元、5056.40万元。
不难看出,2021年熵能新材归属于净利润和未扣非净利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今年一季度熵能新材未扣非后净利润为1077.75万元,同比下滑37.95%。
据熵能新材料介绍,公司主要产品防滴剂2021年实现营收1.56亿元,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3.42%。
对此,深交所已要求熵能新材说明业绩下滑的原因,是否存在持续下滑的风险,公司是否有足够的市场空以及是否有成长性,根据业绩下滑情况、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空。
此外,深交所还要求熵能新材结合获得发明专利的时间、RD投资的主要方向和成果、公司所在行业的技术进步方向和趋势等说明公司技术进步的具体表现,现有RD项目的RD方向、应用领域、成果转化进度是否具有创新性;结合以上情况,说明公司是否符合“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
针对上述问题,熵能新材给出公司2022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营收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
此外,熵能新材表示,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9项,在审发明专利20项,构建了由核心技术专利、非专利技术、高新技术产品构成的多项技术壁垒,符合创业板“三创四创”定位和创业板定位。
然而,就在回复审计中心意见执行函不到一周后,熵能新材主动撤单。鉴于公司IPO退出创业板的原因以及公司后续的上市计划,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致电熵能新材进行采访,电话无人接听。
北京商报记者马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