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猛犸工作室
从蹭梅花,到网红直播,再到今天的超宇宙,周六一直在做那个“风口上的猪”。
曾经号称“李子奇概念股”,一个月内周六涨停17只,现在却要靠号召员工买股票和老板抄底来刺激股价。
4月27日(周六)晚间,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泽民、董事长谢如东向全体员工提议增持公司股份,并承诺在提议期间,张泽民、谢如东将以自有资金全额补偿因买入公司股份而造成的损失,如有收益,全部归员工所有。
公告指出,增持造成的损失,是指2022年4月28日至2022年5月6日,公司、其全资子公司及下属控股公司全体员工净买入公司股份。如果在职且12个月后仍持有的公司股份价格低于增持期间买入股份的均价,则张泽公民和谢如东将各承担实际损失的50%,并以自有资金进行全额赔偿。截至2021年12月31日,星期六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及下属控股公司共有员工1480人。
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周六表示,此举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保持市场稳定,增强投资信心。不过,对于这种操作,a股投资者已经习以为常。有网友直言“老套路!去年中顺洁柔也是老板号召员工在30元/股附近增持。半年后高管纷纷离职,股价只剩10元/股。”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告诉时代财经记者,通过增持来提高股价是很多公司的基本操作。但基于公司的业绩基本面,如果公司本身缺乏核心盈利能力,这样的背对背操作很难给投资者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实际控制人张泽民间接持有子琪文化约0.55%的股权,上周六一度被冠以“李子奇概念股”。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实现了26天17板的业绩,股价从不到8飙升至36。为此,我只好周六在互动平台回复,称“李不是公司签约的网络名人。”
截至4月28日收盘,周六股价为11.94元/股,单日涨幅为1.27%。但今年以来,该公司股价已下跌40%,总市值为108.62亿元。
彻底摆脱女鞋,化身MCN组织
事实上,这家在鞋服行业深耕了近30年的公司,已经不再是一家鞋企,而是转型成了MCN。
星期六成立于1993年。2009年,凭借鞋类业务成为中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鞋类公司。旗下拥有“STSAT”、“D: FUSE”等自有品牌的鞋子。根据此前发布的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和一季度业绩预告,周六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上涨30.8%至28.1亿元,净亏损7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
就在今年1月,周六,计划将鞋子销售业务打包,只保留鞋子商标业务。2019年12月底,星期六以1385万元出售全资子公司佛山星期六科技RD有限公司100%股权,不再保留鞋类业务产能。
鞋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告诉时代财经记者,鞋子业务让位于互联网广告业务,只剩下星期六品牌,这是在透支过去品牌声誉的剩余价值。对于真正的品牌制造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做法,没有前途,只是一种生存的商业手段。
事实上,随着国内鞋类市场的逐渐没落,周六放弃“亲儿子”也是迫不得已。时代财经发现,鞋类业务的盈利能力在上市后的周六逐渐下降。
数据显示,2009年,星期六营收8.8亿元,净利润1.14亿元。2013年,星期六营收增至18.44亿元,但净利润仅为3600万元。此后,周六的收入再也没有恢复。2017年末,主营业务仍为鞋类生产和销售的周六全年营收降至15.04亿元,净亏损3.47亿元。
2018年周六,它宣布收购王耀网络,这是一家控股MCN的机构,是一家互联网内容制作机构。其业务包括手机游戏、互联网营销、互联网广告和广告代理。从一个传统的鞋类企业,发展成为时尚电商、直播社交、时尚IP运营等互联网平台。
手握黄祖霖、张柏芝等明星IP的王耀网,也在这个时候给周六带来了拐点。变身“网络名人概念股”的周六,2018年扭亏。此后,公司营收逐年增长,从2018年的15.1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9.14亿元。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互联网广告业务已成为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收入为7.77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76.42%,而落后的服装和鞋类业务已降至22.89%。
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周六发布了利润预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8亿元-1.2亿元,表明公司互联网营销业务实现同比大幅增长,相关直播电商公司实现GMV同比增长约60%。去年,该公司还签署了新的明星主播,如杰里和娄艺潇。
网络名人直播退潮,周六是超宇宙的热度。
然而,随着“网络名人经济”的衰落和MCN机构的“烧钱”模式,平台获客成本持续上升,王源网的造血能力也受到质疑。
唐小棠,一个没有机构的时尚行业分析师,对此也不乐观。对长期投资者来说,押注MCN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类企业长期依靠“概念”和“热点炒作”,缺乏持久的核心盈利模式。相对于实业公司,这类公司抗风险能力较低,一旦风吹过,更容易“归零”。
根据周六的披露,2021年,GMV在王耀网络的销售额增长了2.5倍。然而,公司2021年三季报显示,王耀网络营业收入7.5亿元,营业利润6687万元,净利润仅为6076万元,净利润率仅为8%。
与此同时,王耀网络的业务也并非一帆风顺。其在Tik Tok孵化的主播组合“美少女Hi-Buy”IP曾一边和佛教徒聊天一边卖货,吸引了大量关注。巅峰时期,其月销售额近1500万元,但在出道10个月后解散,Tik Tok粉丝停留在180万。
就在这一刻,一直重金从事网络名人孵化和商品营销直播的星期六,赶上了最火热的概念元宇宙。
4月10日,Yaowang.com公开发布虚拟偶像“孔翔”,并宣布双主播、数字资产银行、数字收藏的战略布局,正式启动数字资产业务。早在今年3月,数字收藏销售平台麦踏就针对空翔IP展开了NFT发行尝试。
根据麦塔的数据,上周六售价为29.9元的《孔祥鑫声》数字珍藏版2万份拍出了1空,而全球限量1份的《孔祥鑫声》数字珍藏版在拍卖会上拍出了13.45万元。同时,孔祥亦成为施乐、薇姿、NYX三大美妆品牌的品牌朋友。
押注超空间业务能给王耀网络带来可观的利润吗?
“据我所知,现实虚拟偶像的制作运营成本很高。在初期布局阶段,更重要的是打响IP名气,更多的合作是资源置换的形式。生产运维投入占盈利产出的比例不高,这个项目无法快速实现。”关注数字收藏领域的自媒体人对分析称,孔祥东的入局并不算太早,背后的资本也没有那么雄厚,这也使得孔祥东的知名度远不如更早的虚拟偶像刘。往前看,现阶段“蹭热度”的嫌疑可能更大。
同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如果一个公司能够在这个领域持续投入和运营,虚拟偶像和数字收藏的发展空间还是会很大,但这个回报周期会很长,至少短时间内不会体现在业绩上。
从蹭梅花,到网红直播,再到今天的超宇宙,周六一直在做那个“风口上的猪”。但是,风停了,这个空里的“猪”也可能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