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网记者叶6月18日,学大教育发布公告称,将使用募集资金置换公司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3,113.89万元。同时,未来十二个月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拟使用额度不超过8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进行委托理财。
2020年,大学教育投资收益使其获得7340万元,占利润总额的94.19%,具体包括交易金融资产投资收益4759万元,银行理财产品收益1572万元,长期股权投资收益889.93万元。
今年一季报,学大教育实现营收6.92亿元,同比增长15.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36.69万元,较去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但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099.61万元。
报告期内,学大教育投资收益为-110.9万元。同时,交易性金融资产较2020年12月31日增加27,177.69%至3.301亿。公司指出,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增加。
大学教育面临着持续的主业压力。2015年至2020年,公司扣非净利润除2017年为正外,其余均为负。2018年至2020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96.8万元、-46.73万元和-8044万元。
5月17日,学大教育被北京市教委点名通报。北京市教委发布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校外培训机构检查发现问题的通报》指出,部分机构存在违规行为。其中,北京朝阳学大教育培训学校存在低价营销、卖焦虑等不当广告的违法问题。
而且校外培训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上个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业内人士指出,行业发展前景堪忧,未来将规范整顿,政策趋严或成趋势。
此外,大学教育私有化的贷款仍未解决。
2016年初,银润投资向紫光卓远借款23.5亿元,完成大学教育私有化。同时,拟以19.13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发行人定向增发55亿元。但2015年由于资本市场的冲击,私募被迫暂停。由此,紫光大学背负着23.5亿元的高额债务,年利息高达8000万元。
去年年底,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得通过。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8.22亿元。据披露,截至2021年6月17日,公司募集资金账户余额约5.79亿元,已使用募集资金约2.47亿元。
此前,根据计划,募集资金将用于教学网建设项目、教学网改造优化项目、OMO网上交易平台建设项目,2.47亿元用于偿还股东紫光卓远借款。
5月底,根据学大教育发布的公告,公司与紫光卓远、欣欣保理的借款尚有共计10.45亿元及相应利息债权未清偿。大学学历贷款展期2021年5月24日至2022年3月31日,利率4.35%/年。按照利率,每年利息超过4000万。
4000万是学大教育去年的净利润。2020年年报显示,学大教育收入达24.3亿元,同比下降18.79%;净利润达到4369万元,同比增长215%;扣除扣非净利润后亏损8043万元,同比下降171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