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外部性可以理解为外部成本、溢出效应、内外影响,有正负之分。在漫长的经济发展历史中,外部性很难界定。外部性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对另一个企业产生的不能计入企业成本的外部影响,这种外部影响不能通过市场传导到价格上。
庇古创造性地将福利经济学引入外部性的研究,并附上当前主流的经济学方法来分析外部性带来的问题,进一步扩大了外部性的外延。庇古提出外部性的内部化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实现。科斯的理论实际上是庇古理论的完善和升华。
资源的稀缺性通常是指对某种物质的需求大于供给的状态。当然,一般指的是相对稀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对资源消耗的需求越来越大。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是矛盾的,这就迫使人类尽力去解决这个矛盾。可以说,资源的稀缺是人类自己制造的问题,同时这种问题又推动着人类的不断进步。技术进步使资源更加合理,替代品的研发将缓解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是如何配置有限的资源。自古以来,资源配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配置,二是政府配置。市场资源配置强调效率和竞争,市场形成价格和自营交易;政府对资源的配置强调宏观调控,通常涉及政府用看不见的手进行干预。其手段或工具主要包括许可制度、配额制度、指标制度、税收和立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环境已经成为越来越宝贵的资源。一旦环境超过了自身的承载能力,被破坏,它的再生就非常困难。在世界范围内,环境资源逐渐变得稀缺。基于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中后期得到迅速发展和认可。直到1987年,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才在一份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报告还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人类共同关心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得到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认可。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概括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公共性是三个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人类发展中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追求人口和社会的可持续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995年在日本召开的UNFCCC峰会上,排放交易首次被认为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手段。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空内,制造污染物的企业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交易调节排污量,实现增效减排,改善环境。美国是第一个处理排放交易的国家。根据美国的实践经验,排污权交易理论已应用于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政策体系,排污权交易是不可或缺的政策。排污权交易是科斯定理成功应用于企业实际外部性的内化。其实质是政府环境管理部门根据经济总量和区域环境发展情况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然后通过科学分配分配给制造污染物的企业,从而获得排放权,再通过市场交易让各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买卖排放权。
排污权交易是环境作为资源商业化的一种表现。同时,激励企业不断改进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否则,他们将在排污权交易市场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购买生产所需的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是环境作为资源商业化的体现。排污权交易是一种控制环境污染物总量的措施。同时刺激企业不断改进创新,减少污染物排放,否则将在排污权交易市场付出更高的成本购买生产所需的排污权。排污权交易可以提高污染控制的效率,这种交易制度越来越被认可并付诸实践。目前,中国有七个试点碳排放交易市场。
排污权交易既能保证环境质量,又能降低成本,是庇古税或排污收费制度无法比拟的。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中,政府环境管理部门在过去的指挥控制中并没有做多少工作。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地区的排放总量和分配给各排污单位的排污权数量,进而建立合理的机制和高效自由流动的市场。这样做可以将环境治理问题转化为每个企业的内在需求,激发个人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资产定价理论是经济学和金融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试图衡量不确定未来的资产价格。在一定的市场中,资产定价很容易理解和衡量,资产价格可以通过对未来收益进行折现得到。然而,碳金融市场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碳金融产品的定价需要资产定价理论的支持。资产定价理论不仅重视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态度,还考虑了风险溢价。资产定价理论来源于简单的逻辑思维。资产价格等于未来收益的估计贴现值。目前,两种普遍接受的资产定价方法是均衡定价和套利定价。
现金流量贴现法是以资本货币的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增值效应。金融资产的现值可以通过贴现其预期未来现金流来计算。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折现率,这个折现率应该由市场来决定,也就是市场上资金使用的机会成本。资产收益率对应的是机会成本,市场认为风险较高的资产应该有较高的收益率。
在我国金融实践中,我们贴现的贴现率一般是由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补偿率确定的。无风险利率一般参考基准短期国债利率,风险补偿率由金融资产的风险决定。风险越大,风险补偿率越高。现金流量法是资本市场预测的基本模型,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的结果可以用来检验其他模型的结果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