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推进,金融市场之间的协同运作效应不断加强,分析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成为金融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所谓金融市场依赖,其实是指金融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常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价格或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一个金融市场的指数或价格的波动,往往会导致其他金融市场的指数或价格的变化,也就是一种联动反应,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可以捕捉到不同市场之间这种变化的趋势和程度。
相依性是指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金融市场相依性的函数度量。首先,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依结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状态,即相依结构在不同的市场阶段具有动态的时变特征。
其次,正常情况下,金融市场之间的依赖结构是不对称的。例如,金融市场价格上涨的相关结构不同于价格下跌的相关结构。最后,当某个金融市场大幅上涨或下跌时,金融市场的相互依存结构往往呈现出非对称尾部相关性的特征。
依赖性测量系数
相依性度量系数通常用于度量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相依结构,这些变量可能表现出线性、非线性或尾部相关等不同的特征。线性相关系数作为一种应用频率较高的度量指标,在传统金融理论研究中常用,且都是基于服从正态分布的联合分布。而实际的金融市场指数或收益率序列往往呈现非线性、非对称的特征,联合分布也不服从正态分布,导致该指数在这种情况下并不适用。
此时,Copula函数计算的秩相关系数或尾相关系数测度指标可以很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非线性、非对称相依结构。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相关性度量系数:一是线性相关系数;是二阶相关系数;三是尾部相关系数。
金融风险概念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金融市场各组成部分的不确定性,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损失的概率,这种损失可能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金融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汇率、股票价格、利率等金融市场基本构成要素的波动,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市场价值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投资损失。如果一个金融机构在实际交易活动中出现风险,往往会给该机构的存在带来一定的危机,甚至会将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造成经济秩序的动荡。
伴随着金融活动,金融风险总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往往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给投资活动中的市场参与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的积累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掌握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有助于识别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首先,金融风险是不确定的。然而,这种特征的起源与经济环境本身的未知性密切相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很难事先全面防控。其次,金融风险是会传染的。在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中,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创新,各种类型的金融资产和若干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彼此紧密相连。这些元素具有共荣共损的关系。
与此同时,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金融活动日益频繁,在为全球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在各国间传染的可能性,甚至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第三,潜在的金融风险。
目前,一些金融活动是以信用交易为基础的,存在着金融机构与资金需求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信用体系不完善等现象。,金融实体获得不完全的金融资产价格信息。同时,部分金融机构信息披露不足,市场风险承担者难以评估潜在风险。因此,金融风险显示出一定的潜力。最后,金融风险是普遍的。金融风险总是潜伏在金融工具、金融行业和金融机构的交易活动中。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经济政策的变化、政权的更迭、重大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可能滋生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基于国内外对金融风险的研究成果,将金融风险概括为各种因素引起金融市场风险的可能性,集中表现为金融市场风险、金融机构风险、金融产品风险、金融危机爆发风险等。
考虑到金融风险具有高度传染性,影响金融市场波动的因素不仅来自于自身,还来自于其他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风险传染本质上是一种跨领域现象,可能出现在金融市场的动荡时期,也可能出现在市场发展繁荣的时候,所以也叫金融风险外溢。
市场间风险溢出通常是指市场风险从一个金融市场向另一个金融市场的扩散。某个市场的风险影响显著增强了市场间的相互依赖性,导致风险在不同市场间分散。金融危机是极端情况下金融市场之间风险溢出的表现。
金融风险度量方法
金融风险度量是有效防范和管理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风险度量可以大大减少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收益损失。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的不断扩展和创新也增加了市场风险计量的难度和复杂性。衡量金融风险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敏感性方法;第二,波动法;第二,var方法。
敏感度测量
敏感性方法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因素的计量,包括利率、金融资产价格、金融指数等。,评估其对金融资产价值的影响,然后据此衡量市场风险。
敏感性方法是金融风险线性近似的局部度量方法,适用于市场风险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当市场风险因素波动较大或计量对象复杂时,敏感性方法无法准确计量不同风险因素对金融资产价值的影响。
挥发性方法
波动率法主要衡量市场风险因素对金融资产波动率的影响,通常用方差或标准差来描述波动率。波动率是指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与预期之间的差距。标准差是波动率法度量风险的常用指标。标准差越大,资产收益率波动越大,市场风险越大。反之,标准差越小,资产收益率波动越小,市场风险越小。
波动率方法虽然简单易算,但用标准差来描述金融资产收益的波动性,并不能准确区分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偏差是正还是负,而是把正值和负值都视为风险,与实际投资风险不符。此外,在现实市场环境中,金融收益率序列并不呈现正态分布,波动率方法无法准确度量具有尖峰厚尾和有偏特征的数据。
风险价值法
该方法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风险度量方法,应用于银行、证券公司和金融监管机构。VaR,即风险价值,通常表示投资组合在未来特定时期内最大可能的损失。它只能估计一个资产组合在良性市场环境下的潜在风险。
VAR方法可以度量不同风险因素和不同金融资产组合带来的风险,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度量指标。它考虑了不同资产价格变化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了更直观的风险评估指标。而VAR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的,比如假设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假设数据具有正态分布的特征。这些假设并不适用于所有真实的市场条件。需要注意的是,VAR方法只适用于正常市场环境下的风险度量,不能用于价格波动较大的极端市场的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