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成交量放出这样的信号,请立马清仓,让你少走多年弯路

核心提示前言:两三年经验的投资者是最危险的,他们不像新股民那么对市场有敬畏。也不像老股民那样成熟稳重。视网膜效应记得之前以为朋友和我说过:四年前他刚留学回来时,首先想到的是要买一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他决定买一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

前言:两三年经验的投资者是最危险的,他们不像新股民那么对市场有敬畏。也不像老股民那样成熟稳重。

视网膜效应

记得之前以为朋友和我说过:四年前他刚留学回来时,首先想到的是要买一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他决定买一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黑色,所以自己要选一个独特的,这才能显出个人的品位。正在他为自己买了一辆与众不同的车子而沾沾自喜时,却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路上,还是在小巷子里,甚至是我住的大楼的停车场中,都有许多与他车子同型同色的轿车。

他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之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他把自己这种突然发现和周围同事分享。有一位女同事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抢着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的轿车,不过我发现,现在孕妇很多。上星期,我去逛百货大楼,短短两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而她说的这种现象,我和其他同事却都没有发现,心想,她这一发现大概是凑巧吧!

后来有一次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了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

卡耐基先生很久前就提出一个论点,即每个人的特质中有80%是长处,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知发觉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有欣赏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人际关系好的必备条件。所以炒股往往不要被自己的认知所局限,尤其是当自己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这种心态更加明显。

几种投资体系的行情适应性

如果想在行情中获利,你的投资体系需具有以下特征:1、擅长研判各种题材的机会;2、观察市场情绪,把握好短线进出点;3、没有热点时,学会休息。

但这一类投资者在震荡行情往往难有收获,因为这一段行情中,主线板块都是一路“上涨—平台—上涨”,而且这段时间大都是低位股领涨,超跌反弹的特征明显,与题材股炒作的那种高举高打的气质相差甚远。

所以,能把握震荡行情的投资者,其特征往往是:抓紧主线板块不动摇,一路捂股,主线休息时,不眼馋其他板块的行情。

此外,这两类机会对于投资者的研究能力要求也不同:题材炒作更重要的是理解题材本身的性质,观察盘面情绪的变化,赚的是未来高位接盘者的钱;而光伏、汽车这类赛道股,更接近于基本面投资,股价由基本面支撑,需要对企业业务优势有相当的理解,有跟踪企业经营的资源,加之板块内标的众多,对公司的研究能力才是赚钱的关键。

难以想象有投资者能够兼容并迅速转换这两种投资风格。比如说,如果你对光伏和汽车的研究很深很看好,那么你在今年四月之前通常都是重仓这两个板块的,那后一阶段行情赚的钱,够不够你之前亏的,就很难说了。

当然,我身边也有两段行情都能获利的高手,通常分为两种:

第一类投资者,侧重于赚“题材炒作阶段”的钱有限参与部分机会。由于之后的板块效应逆转,而投资者的思路往往要到5月下旬才能转变,在题材股上仍然要损失一段之前的利润。

第二类投资者:主赚赛道股反弹阶段的钱,但前期大多数时候轻仓,以减少亏损。这类投资者是典型的“择时型”,难就难在之前的仓位大多是元旦后慢慢降下去,仓位又是渐渐加上去的。特别对于规模大一点的资金,是否具有仓位升与降的决断力?上涨之前能否不为小反弹所诱惑?之后是否能看对主线板块?这些都是择时难度大的地方。

当然,如果投资目标是小幅跑赢指数,且资金量不大的散户,对投资体系的难度要求就没那么大,其中主要又分为两类

第一类,适时转换为“弱市风格”。

虽然一月的突然下跌难以避免,但经历了一月份后,投资者应该意识到今年整体市场的弱势,转换为弱市风格,降低持股时间和持股的盈利目标,即,有利润先兑现一部分,以控制仓位。

不过,弱市风格的代价必然是5月的仓位不足,甚至5月下旬后的踏空。

第二类,坚决持有自己看好的板块或个股,穿越牛熊。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仍然有两阶段都保持上涨的大板块——煤炭,申万二级板块“煤炭开采”四月之前逆势上涨17%,之后再度大涨43%。

上半年也有完全无视大盘的个股,比如上海谊众,少数非题材和资金推动的基本面个股,四月之前涨了一倍,四月之后又涨了一倍,还带领了科创板的一波行情。

医药中历来容易出现逆势走独立行情的个股,这也是主攻医药的投资者可以弱化大盘的原因。

部分高景气的板块效应也常常超过资金效应,如吉翔股份,补涨的锂矿标的,四月之前大涨158%,反弹阶段又涨了43%,亦不弱于锂矿板块涨幅。

事实上,美股今年能逆市上涨的个股也来源于能源和医药这两个板块。

重体系,轻行情预判,这是成熟投资者的特征,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自己在四月之前一路空仓,四月之后满仓光伏、煤炭,正是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让你无法建立稳定的投资体系。

不过,即使是体系类似的投资者,其业绩也可能千差万别,除了选股能力之外,对阶段性行情“胜负手”的把握,也非常关键。

忠于自己的投资体系

两三年经验的投资者是最危险的,他们不像新股民那么对市场有敬畏,又因为学了一套方法,就把这几年的主流风格当成永远赚钱的方法,但这些往后很可能就是亏大钱的方法。

今年以来,长达四个多月的弱市和题材股的炒作,对散户投资者的信念影响巨大。年初我认为今年是成长股投资非常困难的一年,不是大家想象的一两个月的调整,现在也未必就结束了。但不能因为这一两年的亏损就否定投资方法体系,任何策略的持续有效,都需要以偶尔失效为前提,否则,就会出现人人都赚钱的情况,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成熟的投资者都要忠于自己的投资体系,赔钱的时候不动摇,赚钱的时候也不歧视他人的方法。

总结下来就是三点:

第一、不要埋怨市场;

第二、要形成并坚持自己的体系;

第三、也要对其他人的方法有包容。

两种量价形态需注意

一、逐波放量出逃式下跌

逐波放量下跌是控盘主力派发筹码的一种量价走势。主力在逃离撤资时,其迹象首先会出现在分时走势及盘口中。打开个股的分时走势,不仅会显示当日股价的分时走势以及成交量变化,还会看到盘口的交易数据,这些都是日间盯盘必须要关注的。

下面来看一下逐波放量下跌的量价走势是如何在分时走势中表现的。很多个股在下跌初期,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发出离场信号,如集合竞价时的大卖单、盘口的主动卖盘和被动买盘等,这里学习如何通过分时图来判断主力出货,以及提示投资者离场的信号。

如图6-8,德力股份。该图是德力股份2013年7月25日的分时走势。当日股价小幅低开后,很快便展开了震荡下跌的走势。但是在下跌初期,成交量能表现温和,并没有出现即将下跌以及主力出货的迹象。

不久之后,也就是10:30左右,可以发现股价首次出现了加速下跌,而且此次下跌成交量有所放大。在临近午盘休市的11:00左右,股价展开第二轮下跌。在本轮下跌中,最低价格明显比上一轮下跌的点位低,而且放出的成交量更大。这种下跌放量的形态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逐波放量下跌形态。

逐波放量下跌的分时量价形态在交易中出现的频率颇高,利用这种分析技术,能够有效地掌控个股的卖出机会。当投资者手中持有的个股以及准备买进的标的股出现这样的分时走势时,一定要敬而远之,不能存在侥幸心态。

为了让投资者的体验更加真实,再来看一下图6-9,该图是德力股份的K线走势图。从该图可以看到,在7月25日后的一段中期趋势中该股是如何表现的。

从德力股份后期的价格走势,能看到这种分时图量价逐波下跌后对股价的影响是怎样的。自2013年7月25日德力股份出现量价逐波下跌后,在74个交易日内,股价累计跌幅达到48.56%,其中有多少投资者深陷其中,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会有一大批投资者在这段下跌趋势中被套牢。

个股在分时图中出现量价逐波下跌的看空走势,对个股后期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投资者还需要关注个股后期量能与价格之间的变化,用以判断下跌的力度以及持续性。由上可以看出,当个股价格仍然处于下跌趋势,没有出现前面所讲有关量价组合看涨的信号时,不能盲目抄底。

逐波放量下跌的分时走势是判断主力出货非常简洁而且有效的分析技巧,投资者要在今后的投资中多加使用。既然学到了如此便捷的分析技巧,就需要对这种技巧的具体应用以及操作方式进行细致的研究。

下面通过案例来学习逐波放量下跌具体的操作方法。

如图6-10,四维图新,逐波放量下跌的分时图形分析方法,不仅在研判上十分便捷有效,在操作上也并不复杂。首先我们了解到,逐波放量下跌分时走势的具体形态为股价逐渐下跌创当日新低时,成交量也随着股价每一轮下跌而放大。

利用这个特点进行操作时需要注意,当股价首轮放量下跌时,不需要投资者继续减持或平仓。即使强势上涨中的个股,盘中也可能会出现突然放量回调的走势,原因是技术修复的需求,或是因为控盘主力故意诱多。

真正需要投资者注意的是,当股价首次放量下跌后,若形成新一轮的下跌,创下当日低点,而且量能也较前一轮下跌明显放大,此时逐波放量下跌的特点就基本成立,投资者应该及时做出处理。

至于出现逐波放量下跌后是否需要平仓或是减仓,可以根据当前股价所处的位置以及K线形态来判断。如果股价在高位进行调整,没有出现其他下跌信号,投资者可以先适当减仓。一旦在K线形态上出现看跌信号,或之前已经出现过放量下跌,均线系统高位出现死叉或破位情况,便应该及时平仓,以免出现更深的下跌。

二、逐波缩量诱空下跌

个股的分时图形中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所以投资者每个交易日不需要一味地盯着K线图看。当股价波动不大的时候,K线形态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时盯盘需要更多地关注个股的分时走势。

逐波缩量诱空下跌这种分时走势,是量价关系中的一种盘中诱空走势,在市场中也十分普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种量价形态通常出现在股价上涨途中以及下跌的底部。出现在上涨途中,目的是为了将持仓投资者清洗出局,然后再展开上涨。出现在价格底部,则是为了吸纳更多的低价筹码,为后面的上涨蓄势。

如图6-11,海博股份,自2014年1月中旬以来,该股持续震荡上行,表现不俗。2014年1月27日,股价小幅高开后先扬后抑,在早盘进一步反弹。然而在午盘中,股价逐波回落并跌破分时均线,此时可能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股价将就此展开调整。如果投资者因此而平仓的话,那么不久之后就到了想买“后悔药”的时候了。

先不去看后面的股价走势如何,虽然股价在午盘后出现了回调,但是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股价在下跌过程中虽然连续创下低点,但成交量却在逐渐萎缩,这就是逐波缩量下跌的诱空形态。如果这种量价形态出现在股价上涨阶段,通常股价回调的力度会很小,甚至处于高位横盘走势,随后出现新一轮的上涨走势。

分时图形中的量价关系,其实与K线图中的分析方法是类似的,只不过分时图的表现更加直观,更有时效性。

现在来看一下股价在高位出现逐波缩量下跌后的走势。从图6-12中看到,海博股份1月27日股价小幅高开,至60日均线上方展开回落,随后连续出现了3个交易日的小幅调整。

此时读者会有疑问,股价受到压力后不是应该减仓或者平仓吗?其实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技术形态上的支撑与压力位置只是暂时而非长期有效,存在着突破或者突破失败的可能性,没有哪一个位置的支撑或者压力是100%有效的。

就图中个股来说,收盘股价突破60日决策线后回调时,成交量并没有放大。随后的两个交易日下跌力度也非常小,而且量能严重不足,所以此时基本可以断定股价暂时风险不大,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去博弈后期的突破。如果是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先适当减仓,待后期突破后继续跟进。

连续三个交易日的小幅回调后,股价便很快放量突破了60日决策线,此时早已平仓的投资者应该再次买进,前期减仓的投资者也应该适当补回,不能卖掉后就不去管它了。很多个股在减仓或卖出后,还会出现新的参与价值。如果受到阻力影响小幅回调后又出现了放量阴线,这时才是有效的受阻回落。

如图6-13,文峰股份,2013年6月27日,同样是在当日分时走势中出现了逐波缩量下跌走势,后期股价走势也是相仿的,但是出现在K线图中的位置有所不同。

不论分时图中这种逐波缩量下跌走势出现在上涨中期,还是出现在下跌底部,对于后期的价格影响都是一样的,其目的都是迷惑个人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以达到控盘主力洗盘的目的。之所以以成交量为中心来分析股价走势,就是因为可以利用K线或分时图以及盘口的成交量变化,来辨别主力行动的虚实。

图6-14是文峰股份的日K线走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6月27日这一天的股价还处于所有均线整体下跌趋势中,股价运行趋势还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通过成交量来看,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萎缩,而且前几个交易日股价还出现了快速下跌后的反弹,收出了较长的下影线。种种迹象表明,此时股价很有可能处于阶段性或中期低价区域,甚至是股价底部的征兆。

在后面的交易日中,股价没有出现加速下行的走势,虽然盘中出现了小幅回调,但是成交量都处于较低水平。随后股价与成交量稳健上行,一鼓作气突破上方日线全部压力。即使期间日K线也掺杂了部分阴线,但是底部位置在逐渐上移,也没有跌破前期低点。随着股价的逐渐走高,成交量也随之逐步放大。

分时图中股价出现缩量逐波下跌走势,操作方法跟当前股价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以海博股份为例,当时股价是处于上涨中期,所以后期启动的时间会稍快一些。若上方没有重要的压力,通常小幅回调1-3个交易日或者窄幅盘整后,股价会继续上涨。投资者的介人时机可以选在股价在分时图中出现逐波缩量下跌后回调至5日突击线时,或股价盘整后再度发力放量突破前一个高点时。鉴于此时股价处于上涨中期,所以介人时要适当轻仓操作,不可过于激进。

以文峰股份为例的分时逐波缩量下跌走势,出现的时机是在股价单边下跌的相对低价区域。出现在此区域的分时逐波缩量下跌走势,投资者在操作上要适当谨慎。通常在低价区域出现逐波缩量下跌这种分时走势,股价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见底并出现大幅度的反弹,而是需要一定的酝酿过程。

就像文峰股份那样,当股价在底部区域出现逐波缩量下跌的时候,通常还会出现一定的小幅下跌,但下跌的幅度较小,同时不会放出成交量。在这种走势下,投资者可以在股价分时图中出现逐波缩量下跌走势后继续回调的1~3个交易日内逢低轻仓介入,以防止股价突然上涨。随后股价若出现放量阳线时,可以适当补仓。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忽略第一步,直接在底部首次放量收中阳线时介入。

如何在量价变化中把握赚钱时机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也已经深入探讨了量价关系,那么在不同的量价态势中,投资者应该怎样操作,才能果断地把握住赚钱时机呢?

1.低量低价

低量低价主要是指在个股成交量稀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非常低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低量低价一般只会出现在股票长期底部盘整的阶段。当股价从高位一路下跌后,随着成交量的明显减少,股价在某一点位附近止跌企稳,并且围绕这一点位进行长时间的低位横盘整理。经过数次反复筑底后,股价最低点也日渐明朗,与此同时,由于量能逐渐萎缩至近期最低值,从而使股票的走势出现低量低价的现象。

低量低价的出现只是说明股价阶段性底部形成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不能作为买入股票的依据。投资者应在研究该股基本面是否良好、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等情况后再予做出投资决策。

2.量增价平

量增价平主要是指个股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几乎维持在一定价位水平上下波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平既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各个阶段,也可能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各个阶段中;它既可以作为卖出的信号,也可以作为买入的信号。

区别买卖信号的主要特征是要判断“量增价平”中的“价”是高价还是低价。如果股价在经过较长时间的上涨后处于相对高价位区时,成交量仍在增加,股价却没能继续上扬,呈现出高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高位放量滞涨的走势,表明主力在维持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在悄悄出货。因此,股价高位的量增价平是一种顶部反转的征兆,一旦股价掉头向下运行,则意味股价顶部已形成,投资者应注意股价的高位风险。

如果股价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下跌后处于低价位区时,成交量开始持续放出,股价却没有同步上扬,呈现出低位量增价平的现象,这种股价低位放量滞涨的走势可能预示着有新的资金在打压建仓。一旦股价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头向上,则表明股价的底部已形成。

3.量增价涨

量增价涨主要是指个股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时,个股股价也同步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涨只出现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出现在上升行情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途。经过一轮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盘整后,市场中逐渐出现诸多利好因素,这些利好因素增强了市场预期向好的心理,换手逐渐活跃。随着成交量的放大和股价的同步上升,购买股票在短期内就可以获得收益。

4.量缩价涨

量缩价涨主要是指个股在成交量减少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上涨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涨多出现在上升行情的末期,偶尔也会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反弹过程中。在持续上升行情中,适度的量缩价涨,表明主力控盘程度较高,大量流通筹码被主力锁定。但毕竟量缩价涨所显示的是一种量价背离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如果出现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况,可能意味着主力在高位出货。在持续的下跌行情中,有时也会出现量缩价涨的反弹走势。当股价经过短期内的大幅下跌后,由于跌幅过猛,主力没能全部出货,他们会用少量资金再次将股价拉高,造成量缩价涨的假象,从而利用这种反弹走势达到出货的目的。总之,对量缩价涨的行情,投资者应区别对待,一般应以持股或持币观望为主。

5.量增价跌

量增价跌主要是指个股在成交量增加的情况下,个股股价反而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增价跌现象大部分出现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出现在上升行情的初期。

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价经过一段较大的上涨后,市场上的获利筹码越来越多,投资者纷纷抛出股票,致使股价开始下跌。也有一些投资者对股价走高仍抱有预期,在股价开始下跌时还在买入,多空双方对股价看法的分歧是造成股价高位量增价跌的主要原因。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的现象持续时间一般不会很长,一旦股价向下跌破重要的支撑位、股价的下降趋势开始形成后,量增价跌的现象将逐渐消失,这种高位量增价跌现象是卖出的信号。

当股价经过较长时间的下跌和底部较长时间盘整后,主力为了获取更多的低位筹码,采取边打压股价边吸货的手段,造成股价走势出现量增价跌现象,但这种现象会随着买盘的逐渐增多、成交量的同步上扬而消失,这种量增价跌现象是底部买入的信号。

6.量缩价跌

量缩价跌主要是指个股在成交量减少的同时,个股股价也同步下跌的一种量价配合现象。量缩价跌现象既可能出现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现在上升行情的中期。

在上升行情中,当股价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成交量开始减少,股价也随之小幅下跌,呈现出一种量缩价跌现象,这种量缩价跌是对前期上升行情的一个主动调整过程,“价跌”是股价主动整理的需求,是为了清洗浮筹和修正技术指标,“量缩”则表明投资者有惜售心理,当股价整理完成后又会重新上升。

在下跌行情中,当股价开始从高位下跌后,由于市场预期向坏,一些获利盘纷纷出逃,而大多数投资者选择持币观望,市场承接乏力,因而造成股价下跌、成交萎缩的量缩价跌现象。这种量缩价跌现象的出现预示着股价仍将继续下跌。

上升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市场充满惜售心理,是市场的主动回调整理,因而投资者可以持股待涨或逢低介入。不过,上升行情中价跌的幅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就是主力不计成本出货的征兆。下跌行情中的量缩价跌表明投资者在出货后不再做“空头回补”,股价还将维持下跌,投资者应以持币观望为主。总之,投资者可以从量价变化中捕捉宝贵的获利时机,这就需要投资者在炒股实战中,认真分析量价变化,从中把握属于自己的机会。

股民在股市中的心态变化

贪:贪心是股民的共同心理,因为贪图一分钱便宜没有买进来,结果涨了10元;为了多卖一分钱结果没成交,后来跌了十几元;为了多赚点,凑个整数想等等再卖,结果痛失良机;为了少赔点,反弹等新高,结果割肉不成反被套;发现涨了10元的股票,贪心最后一远的涨幅去买进,结果刚买即套。股市投资是一门艺术。需要平心静气的对待它。贪心太盛常乱方寸。所以做我们一定不能贪。

悔:天下虽没有卖后悔药的,但天下股民都善于悔,悔的原因是贪心不足。如卖出价挂高了没有成交,眼见股价下跌,则后悔为何不挂低一点呢 如买入价挂低了没成交,眼见股价上涨,则后悔为何不打市场价买进呢 如刚卖的股价上涨,则后悔动作太快。如刚买进就立刻下跌,则后悔太急噪。赚钱多的悔的买的少,赔钱多的后悔早不割肉。最常见的后悔是买进后股价上涨并盈利,但没舍得卖,当股价下跌亏损后,后悔之心最盛。健康的后悔是总结经验以备再战,过度的后悔有害健康,股市投资需要有平常心,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俗话说:“留的青上在,你还怕没柴烧 ”

自负:典型的自负心理是:别人行我比别人更行,因此轻易不相信别人,宁愿坚持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一般不会认错,哪怕悄悄割肉也要自吹水平高.作为成熟的投资者,应保持一定的自信.而自负是一种病态心理,常会听不进意见或固执已见,以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从众:从众心理不只散户有,大户和机构都有。常有你买什么我就买什么,大家都去买的情况。有时后明明打算卖,因为人气太旺,临时换成买,结果不幸被套。从理论上说,投资是个体操作、研究群体的一种行为,盲目从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但是我一直跟大家说的一个观点就是,一定要有逆向思维!

得意:赚了钱的人得意常溢于言表,喜不自胜,时常夸耀自己聪明能干。过分得意常看不到当前的危机,或者凭感觉盲目行事并最终致亏损,以至悲从喜来。)

不认输:也是一种自负的心理。买入被套后,总认为会涨上去,于是越跌越买,上涨一点不肯卖出,结果越套越深。无数事实证明,“市场永远是对的”是一条铁律,只有知错就改才能更上一层楼。

感谢你的阅读,关注我学习更多炒股知识。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