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边肖在光年实验室微信官方账号上看到一篇名为《我曾经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论》的震撼文章,作者是郭萍。
本文作者凭借在阿里巴巴的经历,对搜索引擎营销的各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下面这段话:

很多人问过我搜索引擎营销怎么找人。我的建议是,只要他们问面试官一个问题,就可以结束面试。也就是问对方做搜索引擎营销的时候目标关键词有多少。分成几个横段:不到1000字——还没有介绍;1000到30000字——大部分是标准课程训练出来的;3万到10万字——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才能考虑就业;10万到50万字——胜任一个业务范围非常小的类别;50万到500万字——这种人一年大概面试不到一个。
边肖不知道这里的字数是针对SEOer还是SEMer,但既然郭萍神自己在上一篇文章里也说过“搜索引擎营销”,边肖认为所指对象一定包含SEMer。
按照郭萍大神的说法,边肖大多属于“标准课程训练”。虽然边肖在加入SEM的时候没有任何标准课程,但她最多只看到过一两次赵阳大神的免费公开课。扩大多少字数,取决于业务需要和个人精力。
不过也不能排除大神只是想装x的可能,毕竟大神还写了“问面试官一个问题结束面试。”那样的话。做过面试的人都知道,一般不可能只问一个问题。至少让对方介绍一下自己,问一些案例,问一下对方简历中的问题,问一下对方对薪资待遇的想法等等。当然,也有可能大神之间的访谈只问一个问题,所以比较浅。
当然,看到下面的小编,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一篇无伤大雅的软文。
但边肖转发是为了“赞”大神写的仙气,不曾想引发蝴蝶效应——
902年快过去了,我还能听到公司老板让他的员工投标:“去给账户加500万字!”
好在经过核实,该公司老板没有SEM背景,不太懂搜索引擎营销。老板大人刚看完郭萍大神的文章就被带走了。所以只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悲剧。
但为了让大佬们不冲动,也为了维护SEMer的美好生活,边肖在这里谈一谈SEM账号延伸500万字的概念,以及边肖对SEM优化的一些个人看法。
工作设备物品
有的公司认为SEMer是文员,理所当然的给SEMer配备一个小破笔记本或者N手桌面。这种机器一般是2到3代i3或i5 CPU,4G内存,500G机械硬盘,近10年的机龄。这台机器下载一个500万字的账号,电脑肯定会卡。
边肖的电脑是两年前买的7代i5,16G内存,全固态硬盘,所以要10到15分钟,公司网络不卡。这种配置的电脑公司当然不会配。这是边肖自己的。
当然SEM真的不需要特别好的电脑,账号操作主要就是内存。所以CPU不用太好。硬盘足够大,但内存不能小。16G内存是标配。
如果只给8G或者12G内存下载一个百万字的账号,顺利的话大概需要20到30分钟。如果没有的话,经常下载到97~98%的时候系统或者客户端就会崩溃,然后你就要重新开始了。
这20到30分钟和一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比起来可能不算什么,但是老板们要知道,很多SEMer的日子都是从下载账号开始的。如果账号下载不了,所有围绕账号优化的工作,一天就空谈完了。
另外,不可能一天只下载一次账号。优化过程中有下载有上传,500万字级账号批量调整任何素材都需要相当大的额度。下载,往复几次。如果电脑配置太低,每天可以花1到2个小时左右在下载或者上传账号上。
这是干什么用的?
控制效率章节
从装备一章可以看出,500万的字数会影响效率。一些老板说,如果不缺钱,公司会给员工最好的电脑。有没有提高效率?
当然不是。举个例子,通常一个单位最多可以容纳1000个关键词,500万字至少需要5000个单位,5000个单位刚好填满5个计划。
另外,每个老板肯定都听过一些营销大师说,一个单元最好不要放那么多字,放10到15个字就够了,否则不利于精细优化。让我们放松一下。以20个单词一个单元为例。我们需要25万台,也就是250个方案。
每个单位至少有3个最佳轮换的想法,即750,000个想法。
很壮观,500万字,单位25万,75万个创意。光导出素材就要几百MB。
这时候,问题来了。如果要优化,怎么优化呢?创意统一批量改?关键词统一批量调剂?精细化运营和针对性优化呢?
如果所有的思路都写成一个样子,关键词统一,那么分单元、分方案的意义是什么?
别忘了,如果你的公司也希望URL跟踪,那么每个单词单独生成的UTM或keywordid也可能会干扰计算机或公司的生成系统。
当时怪科技背景不强,怪科技脑子有问题?
这是什么图?
实际操作文章
以上只是理论上的,但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不是任何账号都有资格投入500万关键词。请参考下面的帐户级别图:
可见一般的账户是撑不住的,所以差钱最少的账户勉强可以做到。至于多户口安置,另当别论。
但是,即使能做到,关键词的数量也是和否定词的数量成正比的。当我们有500万个单词的时候,很有可能根本加不上所有的no单词。如果no字没有设置到位,就意味着成本的损失。

在这里,郭萍大神在文章中提出:
搜索引擎其实是有泛匹配机制的,但是如果你放进去的词太少,泛匹配机制救不了你,还会有大量未转化的词浪费钱。
这个姿势是为了精准匹配账号里的500万字!
好吧,那么,这五百万字一定非常准确。我们可以在哪里扩展它们?-我不在乎这个。据说中国95%以上的企业账号都是人工造的字。500万字,SEMer要掉几根头发?
当然,老板告诉技术是一个小的软件工具,也可以扩展所有的话,但是怎么划分单元呢?根据结尾词和词性?这是不是有点太粗糙了?还有,分词前不要过滤?
毕竟很多关键词在构词法上和正常关键词是一样的,但是意义本身可能和其他词的意图无关。比如搜索“家庭教师”的人是找到的动漫多,还是真的找家教?搜索“XX企业客服电话”找投诉或者咨询购买的人多吗?这些不胜枚举。
其次,你们这些老板扩展这么多词,肯定也是希望有流量的。当然,这么多的话不可能每天都被这么多网友点击。我们就假设他们一个月能点一次。同时假设平均点击价格3元,点击500万字,就是1500万元,一年就是1.8亿元。不考虑返利,仅仅作为账户消费就已经是难得的超级顶级客户了。
全国有多少企业可以做顶级客户?先生们,你们公司有这个实力吗?
罗当然,其实大家都知道28-20%的字耗费预算80%的规律,很多字即使不消耗也是保留的。如果将来它们被消费了呢?
那就好好想想。被同龄人讨厌怎么办?被媒体刷了怎么办?即使没有这些,如果网友搜索一个词你的公司现在就是不能提供服务怎么办?既然不能让用户满意,这个点击就是浪费钱!
最反省的问题是,既然知道这个大关键词不会有流量,为什么还要延伸?为了自我放纵?
关于“我过去在阿里巴巴的流量方法论”的其他槽点
其实在文章中,除了用字数来衡量搜索引擎营销人才的能力,其他一些论述也是槽点满满。下面随便举几个例子,从中也可以看出大神已经很多年没有上前线了。
只有大家都认同某些关键词流量大,才会去争夺这个词。
这通常是一个综合平台买这样的话。嗯,比如大神自己服务的阿里巴巴。边肖混合了几个投标团体。一般SEMer是买之前最会转换的词。它不会只在流量大的时候买。是不是所有的广告主都很傻?
1.为了防止收回成本,第一批投放的词必须和你没有竞争关系。现在如果没有人和你竞争,点击价格只有3毛钱。所以一开始的策略就是买别人没投过的字。我们投的所有字都要查一下有没有人投,如果有竞争对手,我们就不投。你可能想不到的是,即使这样,你还是可以抛出很多话。
又是一句惊世骇俗的话——“第一批放进去的话一定是没人跟你竞争”。以边肖的浅薄经验,除非推动一个全新的行业,否则没有一句话是没人会投的。如果有,一般这类词要么没搜到,要么已经被广告主投了票,只是流量本身没有转化。
至于没人投的“点击价才3分钱”这个词,应该是很久以前的官方说法了。其实不是3毛钱,因为每个关键词都有自己的底价。9102年,很多字的底价早已超过几块钱甚至十几块钱。当然也有一些便宜的话,几毛钱一个。
对了,“阿胶糕适合谁吃”这个词如果你确定用3分钱的PPC成本就能拿回投资,那就直接买一轮流量。
在这篇文章中,大神反复拿阿胶这个案例来说事,并写了一个关键词来强调。但以边肖的浅薄经验来看,类似“阿胶糕适合谁吃”这样的科普关键词,只能带来流量而不能带来商品。讲道理,搜索这个词的网友通常是想获得一些知识,而不是真的打算买阿胶。也许有一天他会买,但可能是三个月或者三年或者三十年后。
当然,边肖从未从事过阿胶行业,只是借鉴了她在教育培训、婚纱摄影、求职招聘、快消、消费电子、房地产、商业租赁、机械制造、企业软件、旅游、汽车、金融等领域的经验。
但是如果你的公司不在乎转化,只看流量,赶紧买!
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神的百万关键词是怎么来的。如果仅仅基于关键词的类别核心词来判断这个词是否应该投,而忽略了词本身的含义和网民的搜索意图,那么所谓精准匹配的百万级关键词,不过是搜索引擎作为关键词广泛匹配的所有搜索词而已。
这种做法,95%以上的企业广告主承受不起。只有阿里、携程这样的超级巨头,以及一些把搜索广告作为品牌广告投放的企业才会去做。所以边肖觉得大神已经在这个行业驰骋了16年,腿还是完好的。感谢他服务的公司,真的不差钱!
SEM推出,哪些大佬不能不知道
大多数SEMer和公司应该是关系密切的。公司给了一口吃的,SEMer又带回了更多的大米。
就效果类而言,大部分SEMer希望有更多的流量,但不要太多。最好是那种刚好可以转化的流量。就像生命和太阳的关系。离太阳太近,会被烧死;离太阳太远,会被冻死;如果不是靠得太近,那就继续生活。
控制距离的过程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开源节流”。
为了做好这一点,很多SEMer在公司有很多“副业”——客服、美工、策划等等。
国内大部分公司的业务线并没有那么丰富,一般有3到5条业务线,甚至只有一条业务线。所以500万字如果有意义的话,适合阿里这种光是商品就有几百万的公司。
如果仅仅一个业务就能拓展一万个不同的词,那已经是深度挖掘了。能直接或间接改造公司的,一般不超过500字。
之所以不会只投那500个字,是因为如果你投了,这500个字就没有流量了。这涉及到搜索引擎的一些机制,后面我会讲到。

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网民的搜词习惯也会发生变化。今天的10000个单词中可能有3000个单词是基于一个当前流行的词根,但到明年可能就没有了。
所以大部分账号的关键词就像小学数学题里的蓄水池,每个学期都在加减乘除。这样账户就可以一直覆盖目标人群,获得转化的可能。
所以对于大部分追求转化效果的广告主来说,单纯的500万字甚至50万字的扩张是没有意义的。
首先要看我们的页面承载能力,然后再看是否能带来高意向用户。
这是国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