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来自90余家证券公司的200名科创板投资者教育联系人和业务培训师参加了上交所举办的投资者教育专题培训会。
记者获得的相关培训资料显示,上交所在培训中强调,科创板证券交易所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各券商要注意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提示。

揭示了上交所科创板投资的19个风险点,包括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上市后仍有不盈利的可能;定价困难,上市后存在股价波动风险;暂停发行的风险;股票认购规则和主板有区别;有增发股票的可能;退市情况更多,执行标准更严格;差异化投票机制导致普通投资者投票权有限;具有特别投票权的股份的转换;激励制度更加灵活,或者实际交易的股票数量超过发行的股票数量;当涨跌幅度放宽时,要注意股价波动的风险;引入做市商制度;申报数量和范围的差异;不同交易方式的交易原理存在差异;融资融券不同于主板;异常停牌;上市红筹企业与国内上市公司在函审、股利分配等方面存在差异。存托凭证不等于直接持有海外基础证券;规则可以修订或新制定。
上交所特别表示,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业务规则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投资者要关注它们,及时了解它们,并将其列为投资风险。
来自证券公司的200名投资专业人士参加了培训,重点是科技创新板风险预警。
上交所25日发布的信息显示,近日,来自90余家证券公司的200名科创板投资者教育联系人和业务培训讲师参加了上交所举办的证券公司科创板投资者教育专题培训会。
本次培训重点围绕如何理解科创板的定位,如何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如何认识投资风险,如何进一步规范科创板投资者教育和适当性管理的要求。
在这次上交所的培训中,强调设立科技创新板和试点注册制是重要事件,第一重要的是防控风险。证券公司应当严格开通和关闭投资者交易权限,做好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工作,特别是交易规则解读和风险事项提示。
据券商中国记者介绍,这个培训是在上周五下午两点进行的。参加本次培训的华东地区券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次培训主要强调了对科技创新板的风险提示,并专门将相关规则的修订和制定列为风险项。
记者还了解到,监管要求券商每周汇报一次投资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并要求券商成立专门的投资教育架构,制定分管领导、责任部门领导、投资教育联系人向交易所汇报。
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记者获得的相关培训资料显示,上交所在培训中强调,科创板证券交易所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要求各证券公司制定科创板股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工作制度,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应充分了解投资者参与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的情况,对适当性匹配提出明确意见,不接受不符合适当性管理要求的投资者参与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要检查投资者是否符合科技创新板股票投资者的适当性条件,对个人投资者的资产、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诚信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实践中,上交所要求各券商对个人投资者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和适当匹配意见告知个人投资者;记录并保存上述评估结果和信息。
同时,各券商应重点评估个人投资者是否了解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所的业务规则和流程,是否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板股票投资的风险。
三是要动态跟踪和掌握个人投资者的交易情况,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风险承受能力的跟踪评估。
上交所强调,各券商应向投资者揭示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风险,并要求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
要求各证券公司应当以适当方式向投资者充分揭示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的风险事项,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引导其理性、规范参与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首次买入科技创新板股票的客户,应要求其以纸质或电子形式签署《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风险揭示书》,风险揭示书应充分揭示科技创新板的主要风险特征。并且,未签署风险揭示书的投资者不得接受认购或申购委托或申购委托。
促使科创板投资19大风险
对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上交所在培训中表示,科创板投资者应当充分了解和理解上交所科创板的风险事项、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结合自身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审慎判断是否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
投资者签署风险揭示书,即表示投资者已经理解并愿意自行承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的风险和损失。在“科创板投资关注点”培训中,上交所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投资科创板的19大风险。
1.盈利能力不确定。
科技创新板的行业和业务往往具有RD投资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风险高、严重依赖核心项目、核心技术人员和少数供应商等特点。上市后的持续创新能力、主营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水平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2.亏本上市,有上市后不盈利的可能。
科技创新板企业可能在首次公开发行前的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未连续盈利,公开发行上市时尚未盈利,累计未弥补亏损等。,且可能仍未能盈利,持续亏损,上市后无法分配利润。
3.发行和定价难度大,上市后存在股价波动风险。
科技创新板的IPO价格、规模、节奏等。坚持市场导向,询价、定价、配售等环节由机构投资者主导。科创板IPO采用询价定价,询价对象仅限于证券公司等七类专业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参与IPO定价。
同时,由于科技创新板企业普遍具有技术新、前景不确定、业绩波动大、风险高的特点,市场上可比公司少,传统估值方法可能不适用,发行定价困难。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后,可能存在股价波动的风险。
4.暂停发行的风险
经初步询价,发行后科技创新板发行人预计总市值不符合招股说明书明确选择的市值和财务指标上市标准的,将按规定暂停发行。
5.股票购买规则和主板是有区别的。
科创板网上股份发行比例、网上回拨比例、认购单位、投资风险特别公告等存在差异。、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现行的主板股票发行规则。投资者在认购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并关注相关规则。
6.有增发股票的可能。
首次公开发行时,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采取超额配售选择权,不受首次公开发行数量的限制,即发行人在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后有可能增发股票。
7.退市情况更多,执行标准更严格。
科技创新板的退市制度比主板严格,退市时间更短,退市速度更快;退市情形较多,新增市值低于规定标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或者规范运作存在重大缺陷,导致退市的;准则执行更严格,明显丧失持续经营能力,仅依靠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交易或无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维持收入的上市公司可能被摘牌。

8.差异化投票机制导致普通投资者投票权有限。
科技创新板制度允许上市公司设置表决权差异安排。根据这种安排,上市公司可能拥有相对集中的控制权,普通投资者的投票权及其对公司日常经营的影响因每一特别投票权股份的投票权大于每一普通股而受到限制。
9.具有特别投票权的股份转换
出现《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规则》和《上市公司章程》规定的情形,有特别表决权的股份将按照1:1的比例转换为普通股。股份转换的自相关性在发生时生效,可能与相关股份转换的登记时间不同。投资者应及时关注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了解具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变动情况。
10.股权激励制度更加灵活,或者实际交易的股份数量超过发行的股份数量。
与主板上市公司相比,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制度更加灵活,包括股权激励计划涉及股份的上限和标的扩大,价格条款更加灵活,实施更加方便。这些股权激励制度安排的实施可能导致公司实际上市交易的股份数量超过首次公开发行时的数量。
1.价格波动放松,要注意股价波动风险。
科技创新板的股票拍卖有很宽的价格限制。首次公开发行的,上市后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为20%。投资者应注意股价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12.引入做市商制度。
条件成熟时,科创板将引入做市商机制,请投资者及时关注相关事宜。
13.申报数量和范围的差异
投资者应注意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的单笔申报数量、最小价格变化单位、有效申报价格区间的差异,避免无效申报。
14.不同交易方式的交易原理存在差异。
投资者应关注科技创新板股票交易方式,包括竞价、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和大宗交易。不同的交易方式在交易时间、申报要求、成交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科技创新板股票大宗交易不适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定增申报的相关规定。
15.融资融券交易不同于主板。
科技创新板股票上市首日可以作为融资融券的标的,与上交所主板市场不同。投资者应注意相关风险。
16.异常交易暂停
科技创新板股票市场临时停牌和严重异常波动的核查制度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的规定不同,投资者应注意与之相关的风险。
17.上市红筹企业与国内上市公司在信批、分红、分红等方面存在差异。
符合相关规定的红筹企业可以在科创板上市。在境外注册的红筹企业可能采取协议控制结构,在信息披露、分红等方面可能与境内上市公司不同。红筹公司在境外注册上市地的法律法规对当地投资者提供的保护,可能与国内法律对国内投资者提供的保护不同。
18.存托凭证并不意味着直接持有海外基础证券。
红筹企业可以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在科技创新板上市。存托凭证是由存托人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境外证券为基础的证券,代表境外基础证券的权益。虽然红筹存托凭证持有人享有的实际权益与海外基础证券持有人基本等同,但并不等同于直接持有海外基础证券。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存托协议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规则,了解并接受红筹公司股票或存托凭证交易和持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19.这些规则可以修订或重新制定。
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业务规则可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修订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和业务规则,请投资者予以关注并及时了解。
券商正在通过投资和教育加强投资者的风险防范意识。
经过上周末的培训,各券商迅速行动。部分券商正在根据最新监管要求制定科创板投资教育专项宣传方案,部分正在制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工作制度。
银河证券互联网投资教育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银河证券正在结合科技创新板与现有市场体制机制在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方面的差异,制定科技创新板专项投资教育宣传方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多渠道的推广形式,让投资者充分了解科技创新板,强化理性投资和风险防范意识。
据了解,平安证券在科技创新板设立了专区,专门介绍上交所制作的投资教育视频;整理科创板百科,帮助投资者了解其内涵和风险;关于适当性的内容,制定科技创新板股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对投资者适当性进行管理。该系统在活动之前、期间和之后控制全渠道客户。确保所有参与科创板证券交易所的投资者符合上海证券交易所规定的适当性管理要求。
事实上,早在券商上演“开户”大战时,不少券商就将科创板评级为中高风险,并高度重视投资者教育。
记者了解到,海通证券在E海通金融APP中设立了科技创新板投资教育专区,推出了一系列投资教育专题;同时,还将组织投行、研究机构的专家,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对科创板进行深度解读和一系列投资者教育。
为促进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科创板的投资机会和风险,中信建投证券于3月初举办了万人“周末大讲堂”,有302家营业部参加。同时,支持推出“中信建设投资服务科创板十大举措”,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提供全方位服务。
光大证券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套期保值适当性要求、交易规则注册制解读、科创板投资分析等全方位的投资者教育课件,为后续投资教育和服务提供支持。
研究所提示科创板交易风险

中信证券研究24日发布的《科创板开板后的画面推测》也提到了科创板交易的多项风险,比如预计科创板定价体系偏高,开板首日被炒作,5个交易日内回落,卖空的潜在压力远大于核准制下的次新股。
中信证券预计,科创板定价体系偏高,战略配售制度对发行定价约束有限。类似于港股的基石投资者制度,战略配售机制表面上增加了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实际上减少了可供配售的新股数量。
开板之初,预计第一天会被炒作起来。供给端,预计首批登陆科创板的企业约30家,总市值约1780亿元,日成交180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日成交6亿元,相当于目前a股的10%。从需求端来看,仅上交所500-100万账户的股票市值就高达6545亿元,持有5%的科创板持仓即可达到总流通市值。在不公平的供求关系下,科创板IPO首日被炒作是意料之中的。
由于科创板新股的卖方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占新发行股本的60%-80%;在原来的核准制下,散户是绝对主导的。因此,科技创新板新股上市后,卖方之间的博弈将更加激烈,最优策略将由“尽快卖出”变为“尽快锁定收益”,这样科技创新板新股被持续炒作的可能性远低于原有创业板,预计5个交易日内涨停。
中信证券研究也认为,科创板交易下,卖空的潜在压力远大于核准制下的次新股。科技创新板次新股是融券标的,且由于战略投资者可以在限售期内将其股票借给证券公司,因此卖出空证券的来源比原a股市场更充足;在顶格条件下,卖空空的潜在金额可达总流通股本的43%,大大增加了新股炒作的潜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