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者留学笔试

核心提示※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文 | 指南者留学学员Y学长华威大学电子商务硕士本科四年、考研/留学、实习工作,应该是当今社会绝大多数学生即将经历或正在经历的一段路,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慢慢摸索。这个故事可能会很长,丰富而精彩,这个

本文为留学生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文|指导留学生Y学长

华威大学电子商务硕士

四年本科,考研/留学,实习,应该是当今社会大部分学生即将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一条路,大家都在慢慢摸索。这个故事可能很长,很丰富,很精彩,也可能很短,但是很短,很有激情。今天,我可以借此机会告诉你我的故事。

从本科到留学:就业导向+实践探索

我和很多很多人一样,因为各种原因,无奈选择了一个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学校和专业,开始了一段不为人知的迷茫的大学生活。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个文科出身的高中生,我很幸运地拿到了一份就业市场认可度尚可的211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的专业也选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听起来很高大上。当录取通知书到来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四年后精通外贸、经济、英语流利的自己。

经过几年的本科学习,社会在逐渐变化,但对于身处象牙塔的我们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就业市场导向的变化和转变。大一的时候热衷于四大,大二的时候就变成了快手。大三的时候开始关注券商和投行,大四的时候逐渐转向互联网。大工厂、大产品突然成了优秀毕业生、高薪的代名词。

一方面可能是受就业市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我个人对实习的重视。我从大二开始实习生活。但和很多深耕某个领域或某个岗位的同学不同,我基本上一直在跨领域体验不同的公司和岗位氛围。大二时作为学生组织储备负责人,被学校推荐到法院协助整理经济案卷。大三暑假,他应聘到一家腰部证券研究所,负责交通运输的行业研究。后来调到某文旅地产公司人力资源行政部,负责微信官方账号运营、会议组织等行政工作。最后在一家刚起步的外贸小公司负责海外市场拓展。随着不同实习的深入和经历,我渐渐觉得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之前做过的工作,恰逢大厂热潮,于是把目光放在了互联网行业。

经过短暂的评估,我发现作为一名具有国际经贸教育背景的本科生,在校期间没有任何大厂实习经历,基本功和竞争力与同龄人相比较弱,于是想到通过读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果我在国内读研究生,与互联网相关的专业大多是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对于纯商业背景,没有编程能力的我来说,专业跨度比较大,难度也比较大。这个时候正好关注留学,对国外的教育和生活很好奇。我详细搜索了一些院校和专业信息,发现华威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有数字与数据科学的细分方向。课程安排会涉及云原生、建站和Python,接受无计算机背景的学生申请。

所以我在保留经济学相关专业申请的基础上,重点申请了这个专业。通过留学成功拿到几个offer后,考虑到自己未来在互联网行业的职业道路,以及自己的专业背景更符合互联网行业的人才需求,我决定去华威大学读电子商务硕士。

从留学到实习:实践课程+实操

现在已经毕业进入职场,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华威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对我来说是一把钥匙,一把开启我互联网生涯的钥匙。

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个专业除了基本的电子商务、经济等宏观知识之外,还涉及到更多我本科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包括云原生、数据可视化、网站设计、流程图和原型图、python等等。流程图、原型图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只是大厂的产品经理在写需求文档时需要掌握的基本功,而python和数据可视化也是产品运营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至于云原生、数据库等其他基础知识以及课后相关小论文的写作,也为我的非计算机专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正是因为这些高度相关的课程的经历,丰富了我的简历,让我有幸在毕业的时候拿到了第一份大厂的运营实习,也为我以后的其他实习和秋招开了个好头。

在这个岗位实习三个月后,内部转岗,申请跳槽到另一个核心业务产品运营岗位继续实习三个月。在这个大厂实习期间,很明显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有很大差别。课本知识、小组工作、课程论文往往假设一个虚拟的、不可验证的社会背景,往往由几个人的小团队负责整个项目的所有活动,可能是一个网站的调研、建设、运营。公司实习会安排你在一个几百人的大项目中负责一个小业务,需要考虑很多实际因素。好在留学期间学到的python技能帮助我进行了数据的抓取和清理,也利用公司平台进一步学习了关于SQL的基础代码,不断丰富自己的背景和经验,以应对即将到来的秋季招聘。

秋天+工作的最初感觉

现在回想去年回国开始实习+秋招的时候。我真的很累。我记得去年三月我开始在英国跨时区面试我的暑期实习。6月份回国后,准备实习,学习了一些互联网产品和运营的技能,不断更新和补充简历。从9月份开始,每天的节奏就是白天在公司实习。中午利用午休时间做秋招笔试,投简历和面试,晚上下班写硕士论文。基本上每天凌晨2点才能休息。

不过,在最难熬的几个月之后,在这竞争激烈的一年里,我还是拿到了几个大厂不错的报价。目前来公司一个月了,刚在自己的需求评审会上做了一个讲座。在同事的帮助下,我逐渐适应了新的节奏和生活。

新的工作还是产品运营,但是不同公司和业务的定位还是不一样的。之前的产品运营工作更像是营销岗、策略岗,需要写一些拉新促活的宏观规划。但是现在的产品运营更像是一个产品岗,或者说更加多元化。不仅要写需求文档,还要多关注一些微观的产品路径和转化,还要写一些活动策划,会更加关注如何落地和活动的价值。产品也从“C端+B端”变成了“C端+B端+G端”。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这就是我喜欢的。我也在慢慢适应和学习。

然而,似乎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市场也在不断变化。虽然还有很多应届毕业生继续在网上打滚,但是大家的追求和热情随着大规模裁员逐渐消退,逐渐转向实体、国企、系统。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我的个人经历其实是一大批学生的缩影。从最初的迷茫到上投的尝试,我逐渐找到了目标,然后有针对性的丰富自己的背景,最终锁定了职业方向,拿到了自己喜欢的offer,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很多人可能会卡在某一步。我建议,当你迷茫的时候,就要行动起来。只有去尝试,你才会知道它是否适合你。

至于在赵球的第一份工作,强烈建议你可以选择某个领域或行业的头部公司,尤其是工作的前几年。头部公司带来的培训、平台、简历背书都是小公司无法企及的。至于从事哪个行业,建议大家可以先做个选择,根据最终的报价,结合个人喜好和匹配度。

最后附上我秋季招聘面试的12个常见问题,与大家分享:

自我介绍+行业/职位/公司了解+简历挖掘+情景模拟+PG八问+反问

1.用中文和英文介绍自己;

2.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

3.你对这个行业有什么看法和了解?

4.你对这个职位有什么看法和了解?

5.你对我们公司有什么想法和了解?

6.简单说说你的一次实习经历;

7.你认为你在某次实习经历中学到了什么;

8.那我们现在假设一下,如果你是…,现在你有…,的项目背景,你会怎么安排;

9.在你的实习或实践经历中,最具挑战性的是什么?

10.你在实习或实践经历中遇到过什么冲突,你是如何解决的?

11.你在实习或实践经历中有没有表现出领导力,你是如何解决的?

1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这就是我所有的故事。希望看到这里的学生逐渐找到自己的目标。不管是申请留学还是秋季求职,都会有一个满意的offer~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