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黑洞”照片而陷入舆论漩涡的视觉中国,确实激起了大家的愤慨。从昨天开始,网络上对视觉中国的指责不绝于耳。除了铺天盖地的讨伐,还有不少网友翻出了视觉中国的各种“神操作”,让人大跌眼镜!目的是:但是每一个图片利用率高的公司,基本都避不开视觉中国的律师函,家装行业,自媒体,甚至海尔这样的大企业;我要说的是,视觉中国所谓的“版权”图片已经覆盖了所有领域。如果你不小心,你会陷入困境。
人们对视觉中国的无奈由来已久,但我们的理由在专业律师面前是站不住脚的,而这些律师也是“久病后的好医生”。对于版权诉讼,仅仅拿出几个专业术语就能让我们“无所作为”。所以大部分人都不希望或者不想惹上这样的麻烦,所以不得不小心翼翼,尽量避开这个“雷区”。但与部分版权图片不同的是,视觉中国的版权图片根本没有任何收费提示,这也是这次讨论的热点。有版权提示,你用了,你值得付出;然而现在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所谓的“版权图片”。面对律师函时,他们也是一脸无辜,不知所措。在支付赔偿和花钱加入之间,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这种做法和“碰瓷”有什么区别?有了法律依据,脚,站得更稳了。

大家对此已经忍了很久,视觉中国也在这种模式下成长。在我的记忆中,只有李源曾经发文谴责过,但最后都不了了之。除了李源,没有人或企业敢真正站出来支持“硬钢”。谁都知道战争不好。如果下次再见面,新账旧账一起算,就尴尬了。然而,大家的耐心没能让视觉中国清醒过来,反而更加糟糕。

前天晚上,举世闻名的“黑洞”出现了。当网友们还沉浸在“黑洞”的恶搞中时,视觉中国再次站出来挑战大家的底线。结果遭到了网友的强烈抵制和抗议,就连共青团也看不下去了,直接质问: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你的吗?此话一出,瞬间引爆网络,将视觉中国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深挖之后,网友发现很多公司、企业的logo图片版权也掌握在视觉中国、迪士尼、足协等手中。视觉中国收版权费没问题,但如果人家用了自己的图还“侵权”,这个版权论是怎么来的?
昨晚视觉中国关闭了网站等平台的评论区,我感觉有点想笑。你想过这么久了还会这样吗?你不是有很多律师吗?不是总说那么多“版权论”吗?你这次为什么这么诚实?
今天,视觉中国的股票应声下跌,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此外,为维护文化市场稳定,当地文化部门责令视觉中国进行全面整改,引来不少人的掌声。然而,此时有一位大咖认证为“签约摄影师”,自称是图片创作者。“看到很多无知的法盲关于盗图、无理维权的言论,有点气愤。”
真不知道你哪来的勇气。《视觉中国》的整改对你有“正面影响”吗?有点生气?我们所有人都尊重法律和版权,但就像在超市购物一样,我们希望清楚地了解消费情况。视觉中国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吗?现在,视觉中国已经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行业的质疑,而是成为了“全民公敌”,造成了现在的局面。视觉中国不应该反思吗?把大家的“愤怒”说成了“无知论、法盲论”。不知这是你的自信还是愚蠢?是的,很多人没有太多专业的法律知识。如果人人都有律师,视觉中国能发展到这个规模吗?我们对“保护版权”没有怀疑,但我们绝对讨厌“钓鱼”。
你们是图片的创作者,你们靠图片“套现”。但是,大家都是图片的使用者,看似联系紧密,其实根本不是。由于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我们偶尔使用的图片都想避开“收费”环节,因为图片带来的利润可能没有“使用费”高,会亏损。谁想用它们?如果你把图片打上“版权”放在那里,估计就没人用了,所以需要视觉中国这样的公司悄悄给你分一杯羹。
对“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的另一个直接理解是报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