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临近,网上不和谐声音溅起,今年“节日”还会是往年故事吗

核心提示一纸做好今年教师节的通知,又在不甘寂寞的人群中溅出风浪,开始攻讦老师。老生常谈的教师薪金收入之争论,又被翻出热炒。似乎是形成了某种习惯,临近教师节,总会有人谈起老师的薪金待遇,“已经很高了,却不安心工作”,说起来听得人耳朵都磨出了茧子。网上

今年教师节的通知一发完,我就在不甘寂寞的人群中泼出了暴风,开始批判老师。

关于教师工资和收入的老争论再次升温。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习惯。教师节临近,总会有人谈论教师的工资,“已经很高了,但是工作起来感觉不舒服。”听起来像是人的耳朵在磨茧。网上很多老师都被他们的“杀熟”淹没了,很多从教多年的老师都晒出了自己的工资单。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实际上并没有拿到4500元的月薪,也无法说服那些谣言。他们还狡辩说“年底有丰厚的奖金。”众所周知,教师年底只拿一个月的工资,所以和“慷慨”无关。

图片选自网络

多年来,教师职业确实践行了奉献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职业,他们在收入差距较大的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努力,却从未想过会陷入舆论争议的漩涡。他们只是处在当前教育和社会的认识分歧中,想要安心工作的老师很难独善其身。大部分都被困在被付钱的怪圈里。

趁着校外补习班的深入整治工作,老师们被污蔑羞辱。今年的暑假好像和以前不一样。教育部下发“双降”文件,各地校外补习机构开始整顿。一些没有资质的校外补习机构停办,机构裁员成为常态。一些人趁着这个势头,开始在网上进行引导和移动,想尽一切办法把舆论导向调整到广大教师身上。

图片选自网络

一是“双胞胎告发老师”事件,巧妙地将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嵌入整改新闻,引发全民讨论。在这场“支持双胞胎父母”和“同情老师”的辩论中,最终达到“污名化老师”的目的。人们的目光聚焦在公立学校老师的举动上,“上课不补课”的论调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一群人对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毫无概念。

网上开始出现一些激进的言论,比如“在老师家里安装监控,防止老师一天无死角给孩子补课”“给老师配备北斗定位设备,监控老师行踪,防止有偿补课”。虽然这些言论不具有代表性,但是要防止这种无法无天的言论影响社会风气,使之暴怒!别忘了我们经历过的“十年苦难”,教师的名声被打得粉碎,整个民族和未来都要遭殃。

图片选自网络

盲目扩大教师奉献,进行“道德绑架”。教师的工作需要奉献,其他职业同样需要奉献。我们在谈奉献的时候,不应该忽略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合法取得自己的劳动收入。一个没有收入的人,很难做出发自内心的奉献。既然我们的社会有奉献和空的能力,就不能简单的提高某个行业的奉献标准,进行道德绑架。

有人建议,如果要实行“5+2”工作模式,教师就不要索要报酬。理由是“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延长工作时间拿工资不符合身份要求”。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教师寒暑假,有人嚷嚷着要取消这种国际通行的职业待遇,说教师工作太闲;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自己照顾自己,他需要老师更长时间的照顾。一提到加班补贴,他就暴跳如雷,认为老师的眼睛只看钱,有损老师的尊严。真不知道老师能做什么让这些人满意,就是不吃不喝,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赡养自己的父母,更谈不上融入社会,只是呆在学校的一个角落里照顾别人的孩子?

tpxz

有哲人说过,“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如果一个人要求别人这样做,就会被绑架。”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公共教育时断时续。新中国成立后,民众教育有序开展和扩大。随着广大教师甘于平凡,学校教育成为新中国优秀的人才培养基地。在这种卓有成效的掩盖下,总有一些人不满意。他们想通过玩一些小把戏来抹黑和搞乱教育。

随着教师节的临近,乐观估计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会减弱很多!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