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给大部分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平时不想上班不爱上班的人都开始喊“你怎么还不去上班?”
当然,如果能开工,企业肯定不会让自己选择死亡。毕竟都是真金白银扔出来的。

被疫情冲昏头脑甚至洗白的企业不在少数。一些不知情的专业人士回到公司后,没等几天就收到了企业要倒闭的消息。这实在让人无法接受。
但事实就是事实。经过这件事,大部分职场人以后找工作都会更加谨慎。
我曾经“幸运”地经历了一个企业从起步,到看到希望,最后到希望幻灭,面临倒闭的局面。回想起来,还是有点感动。
但我却深受感动,这件事其实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我当时的经历和思考太少,没有提前发现经营失败,然后没有提前为自己做好铺垫。
现在回过头来看,确实可以发现企业倒闭有一些前兆,这些前兆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前兆一:业务稀疏,公司效益长期低迷。
有句话说得好,叫“如果一个公司不盈利,你要不要做慈善?”的确,现金流是支撑一个公司的重要条件。当这个支柱被砍掉,公司势必会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直接面临破产。
已经有无数的大公司因为这个丢了性命,何况是小公司?
在我的经历中,公司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但是没有任何业务进展,更别说钱了。
那时候老板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在身边喝酒,想方设法弄钱,让公司维持下去,但是即使是朋友也不会无条件的出钱支持。
因为一直找不到市场的突破口,无法成功将产品投放市场,而对于老客户,又疏于维护,承诺的服务也只实现了一半,导致出现了“生意不好”的现象。
而一个行业的圈子受地域影响,对公司来说更是灾难。结果,业界都知道我们公司当时的情况不好,所以生意往来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后来听离职的合伙人说,大家出去跑业务的时候,一听说是我们公司,就迫不及待地直接下达了驱逐令,或者忙得没时间见面。
同时,业务稀疏只是一个结果,它反映的问题一定是多方面的。通过这个也可以看出一个公司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问题一拖再拖,真的要质疑公司还能撑多久。
前兆二:老板和人事开始抓“小细节”
有一句话在网上流传了很久。事情是这样的:
当你的公司老板开始关注一些卫生、考勤、请假等小细节的时候。,你一定要警惕,因为公司可能撑不住了。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以我以往的经验,老板不仅安排人事人员严格掌握这些事情,有时候还真的亲自动手。
虽然这种事情的发生和崩溃之间没有完全必然的联系,但是这种事情的真相是显而易见的:
当发现老板的公司不景气时,首先想到的是员工的懈怠。大多数老板并不认为自己的决策有问题。他们首先指责的是员工。

其次,这也很可能是“强弩之末”,老板最清楚公司在做什么。为了不让人心涣散,员工心理波动,老板难免会用一种表象工作来暗示公司的制度依然严格,依然“正常工作”。
但是,古语有云,“能说的比能听的好。”稍微动动脑筋就明白,一个老板自己来接这样的活,要么是无事可做,要么是弹尽粮绝。没有更好的出路。
毕竟,公司有这么多重要的决策要做。对于考勤这种小事,怎么拿刀杀鸡?
前兆三:招聘岗位减少,甚至直接停止招聘进行裁员。
营销界有句话叫“预算不足前的营销”,意思是当一个项目的预算不足时,最能“花钱”的营销预算就会减少。
对于企业来说,人员费用其实是一笔非常大的成本。当一个公司面临破产时,首先想到的是降低人员开支成本。
有些公司的做法很隐蔽,他们会悄悄取消招聘信息,逐步减少岗位数量,这对在公司工作的员工来说是一件潜移默化的事情。
甚至有一些公司干脆不招了,要么直接把招聘信息撤了,要么在招聘平台上收取一些费用,信息就挂在那里,但是你打进来就是说不要。
当然,这是一个好的情况。有的公司做的更直接,就是裁员。
看到这两个字,你一定明白了很多东西。我之前的公司,当时就是这么做的。它直接裁掉了70%的销售人员,只剩下几个销售经理和各自团队的骨干,剩下的全部打包裁掉。
这一方面是企业压缩开支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为自身反弹的最后一波努力。实现了就实现了,没实现就就地解散。
前兆四:克扣员工绩效,拖欠工资。
很多公司还有一个降低人员费用成本的方法,就是扣绩效或者延迟发工资。
当时老板用的是扣业绩的招数。任何小问题都会成为扣绩效的理由,少则几百,多则直接扣。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们三个小组同时做计划,基本上是同一件事,包括类似的想法,但是第一、第二组给了“D”,这是最低的评价,第三组给了“B”,理由是不认真,有错别字,态度有问题。
结果第二个月,第一组给了个“B”,另外两组给了个“D”。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老板的套路。
还有更多“不真实”的公司,他们的做法更加过分。他们干脆以公司资金周转等理由拖欠员工工资或者只付20%,这对于很多有车贷有房贷的职场人士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
但是没有办法。有些无良老板甚至故意违约。最后,企业倒闭了干脆跑路,让被拖欠的员工苦不堪言。他们的辛勤工作结出了如此苦涩的果实。
前兆五:肉眼看人心散,员工开始陆续离职。
俗话说,一个要倒闭的公司,通常是死气沉沉的。大家都死了,没有心思工作,想着自己的下家。

某公司就是这种情况。也许你不是特别见多识广,但总有人比你见多识广,知道更多内幕。
当你还沉浸在希望的幻想中时,如果你发现大多数人已经开始“绝望”了,那么这个时候,公司很可能就要面临倒闭了。
与此同时,核心员工开始陆续离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发现不对劲后,立即掉头开始寻找新家,成功化解了危机。
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和裁员不是一个好兆头。
综上所述,对于职场人来说,了解公司破产的一些征兆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平稳度过危机,不让自己陷入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