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员工当成工具人的公司。

反正也不贵,坏了就买个新的,继续使劲用。
那么在职场上也是如此:
如果你发现你现在从事的工作没有创造力,没有能力提升。
只是每天一遍又一遍做的大量重复工作。工作范围很窄,学不到东西。
你的工作定位是:工具人。
人型职位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名字,比如:
XX文员,XX助理,甚至一些公司的初级操作员,美工,程序员,其实都是工具人。
这些工作的共同点是:
1,几乎不需要太高的学历。只要高中毕业,听得懂人话,经过几周的训练,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2.无论工作多久,工作内容总是一样的,重复程度很强;
3.这个岗位永远欢迎新人,老员工工资不会提高,岗位离职率居高不下。
判断一份工作是否值得做,要看两个方面: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收入和能力是否增加?
两者之一值得做。反而是只会消耗你青春的“工具人”工作。
如果公司中的大多数职位都属于这种类型,则高概率表明:
你在这个家里会没有前途,会耽误你的长远职业规划。
第二,总是让员工“感恩”的公司。
一位网友吐槽了自己精彩的求职经历,我相信没有多少人见过这么精彩的公司!那就是:
这家公司要求员工上班时每天给老板两美元二十二美分?
怎么会有这样的公司,这样的老板?
而HR随口说是“感恩文化”?
我感受到了谁的善良?打扰一下。
我怀疑老板开公司是假的,而且我认为以招聘的名义,给开白票的员工一天两块钱是他的目的。
我只见过公司给员工发奖金,没见过员工要反过来升老板的。
其实,在职场上,整天挂在嘴边的“感恩的公司”“感恩的公司”并不是只有它一个人。
很多公司一进公司就给员工洗脑。原话如下:
"公司会给你发工资,你应该感到荣幸。"
“是公司给你提供了一份工作。你要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优秀的员工会把自己放在公司老板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员工有必要对公司感恩吗?
是员工和公司的双向选择,本质上是雇佣关系。
公司出钱,员工贡献时间,公司买员工的精力和自由。
你买我卖,我们扯平了。

另外,员工如何才能对大部分公司给员工的工资心存感激呢?我想太多了。
第三,对求职者没有专业要求,只要求“努力”的公司。
长时间浏览招聘网站,你会发现这样一家公司:它对考生没有太多的专业要求。最多需要一个年龄和学历,这两个条件门槛很低。
基本上只要40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就可以投简历。
但在招聘文案中,会反复强调:
"欢迎能努力工作的朋友申请我们公司的职位."
说实话,每次看到都很困惑:
努力有标准吗?如何判断员工是否足够努力?
直到我的一个朋友亲自去这种公司应聘,我才明白:
原来这种对员工没有太多职业要求的公司,大多是两种情况:
第一,大概率是招聘、销售、运营等岗位。底薪很低,也就是两三千,收入大头是销售提成;
第二,可能有培训机构,先把你骗到面试,然后借机推销公司的课程。
所以,如果你的职业规划不包括销售和培训,这类公司在面试阶段就可以通过。
四。拒绝雇佣30岁左右中年人的公司。
只要你一直活着,每个人都要遇到自己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甚至更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任何人的生活都会不断增加压力和责任。
但这就是生活。有这样的生活,老板也有。
但现在有些公司不愿意承担中年员工生活带来的“磨损”。
好像一个人到了中年,就非要开除不可了。
我恨不得我的公司天天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单身男青年在一起开心。
但是站在员工的立场上,你不觉得这样的公司很可怕吗?
也许你今年二十多岁,可以避免下岗。
但是当你三四十岁的时候,同样的命运在等着你吗?
5.与你价值观严重不符的公司。
我的朋友上周辞去了月薪一万元的工作。我觉得工资也不低。你为什么辞职?
我的朋友叹了口气,说道:
“这份工作让我良心不安,我真的没有勇气坚持下去。”
仔细一问才知道:
原来他上一家公司做的确实是和老人有关的工作。
老板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要求他的员工尽可能向老年人出售一些昂贵但不实用的商品。
看到很多老人仅有的积蓄都被这种方式“骗走”,朋友们不禁想:
如果我爸妈被这样忽悠了该有多痛苦。

也许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份工作,不用想太多;
但如果你是一个道德底线很高的人,这种工作不适合你。时间长了会造成心理问题,危害身体健康。
讨论:
以上五家公司,你们公司有吗?多少韩元?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