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公司干了两年离职好吗

核心提示我朋友在公司干了15年,如今工资延期跨月,他都没想过离职,直到他说出真心话,才知他对不同年限的离职有独特的见解!可以说99%的人,都有干几年就想辞职的冲动,而我朋友属于1%的另类,他的观点比绝大多数标榜人事出身的人要客观。言归正传,先说说他

朋友在公司干了15年,现在工资已经延期好几个月了。他甚至没有想过离职。直到他说了实话,才知道他对不同年代离职有着独特的看法!

可以说99%的人在几年后都有戒掉的冲动,而我的朋友属于其余的1%。他的观点比大多数标榜人事背景的人更客观。

让我们言归正传。先说说他对不同工作年限离职的看法,再来说说他的传奇故事!

①15年+离职,公司不走!

工作15年以上,基本不会主动离职。

据他的朋友说,他在公司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家的时间,甚至和同事睡一个房间的速度都比老婆快,因为他不是在出差,而是在路上。

我很好奇!他为什么能在一个公司待15年?他的工资才一万多。虽然在三线城市绰绰有余,但他曾经是猎头眼中的烫手山芋。他只要出去,年薪30万起步。

直到他说出了真相:“如果不是疫情让公司绝望,我本可以在公司一直干到退休。我不必担心失业。现在我38岁了,但我不会主动离开,除非公司破产,辞退我们。当然,我只需要我的工资,不需要遣散费,因为我的青春在这里。”

也许普通人无法理解他的想法。能在一个公司呆15年的人,几乎找不到灯笼。这种毅力很神奇。至于15年的“三进三出”,根本不值一提。这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比较。

我朋友说,在一个公司干了15年以上的,早就执掌公司了。他们对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当然他们的心智已经被磨掉了,对外界的诱惑也不再感兴趣。

②辞职10年,基本都被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给折腾走了!

普通人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是非常难得的。基本上没有重大原因是不会主动离开的。

但他们绕不过一个障碍: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双方同意延长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这个时候公司的人员就会出来辟邪,千方百计诱导员工离职后再上岗。说白了,他们会重置你10年的工作经验,让你成为“新员工”,然后他们就不受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保护了。最后,他们会用嗬嗬招待你...

以上私企都会这么做,我表哥对台企的做法更是绝无仅有:

我表妹35岁。他在一家台湾公司待了10年,最后选择离开,是因为公司领导直接告诉他不可能签无固定期限的合同。35岁以后,他可以在公司一直呆到40岁,但是从现在开始,他不会升职加薪,工资一分钱也不会涨。等他40岁,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赔偿几万。

表哥以为再熬五年还是会面临失业。那时候他年纪大了,没竞争力,关键薪酬不多。他只是先找到下一个家,然后提出离开。

因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存在,很多员工根本活不过10年。无良企业会想尽办法让你重新签聘用合同。如果你不签,还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治好你。

(3)离职五年,老板的承诺是骗人的。

五年是一个公司工作的分水岭。这之后员工就不会主动离职了,会觉得牙齿掉光了,走不动了。

如果工作五年就离职,老板是不可回避的障碍。

因为这个时候是老板兑现承诺的时候,当然99%都是大傻瓜。

能熬过五年的员工,不管能力如何,在公司都有相当的资历,情绪偶尔会有波动,但能很快调整好自己。当他们看到新员工对公司的抱怨和吐槽时,反而会成为道德楷模,劝导年轻人不要浮躁。他们还说每个公司都会有问题等等。

总之他们会教育新人!

但是,他们自己辞职的原因基本上都是老板,因为老板说话算数,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我和一位运营总监有过接触。老板聘请他来公司时,承诺业绩规模达到10亿,会盈利,所以给了他10个点的利润。他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完成目标,但是老板说这10个点的利润先给你,剩下的等你完成20亿的目标一起兑现。五分完不了,就没收了。

当首席运营官觉得不对劲的时候,承诺的事情就变了,但他还是接受了。但接下来的两年,老板处处给他约束,让他明显感觉到是在故意阻止他完成这个目标。眼看五年期限将至,他终于绝望地放弃了工作。

出来后,首席运营官直接和别人合伙,成了原公司的直接竞争对手。也许他真的被老板惹恼了。

五年是一个人最完整的周期。一个人的能力怎么样?五年足以验证。毕竟各国都有“多少个五”的计划。但是,当他们做出成绩就离职的时候,大多遇到了一个什么都不承诺的老板,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④离职3年,个人能力已经超过平台提供的空!

俗话说:三年一小跳,五年一大跳!

在一家公司工作3年是最红火的时期,机会好的至少会晋升1-2级,技术人才成为业务骨干。三年的专业积累和口碑打造,也是外界最动心的时候。

但工作3年后,个人也会遇到瓶颈,尤其是家族企业。你几乎不可能再往上爬了。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的天花板就是部门经理。运气好的可能做到总监级别,但晋升到副总裁级别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公司不能升职,只要出去立马升职加薪,面对诱惑很多人都不会拒绝。毕竟,谁在为报酬而工作?

职场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外来和尚好念经!

身边太多工作3年以上的人离职。他们的理由是:外面有更高的薪水和职位,新工作有挑战性和新鲜感,不想困在公司里做井底之蛙。毕竟没有上升的空间空。

⑤1年后离职。我干的比一头牛还多,吃的比一头猪还少,感觉自己被画了个大饼!

工作一年,是职场人离职的高峰期,也是去新公司面试的底线周期。如果一个员工没有在上一家公司待满一年,就会被贴上频繁跳槽的标签,人事可能干脆就过去了。

而且工作一年正好是公司的招聘周期。比如每年的3-4月份是求职者跳槽的黄金时间。

对于公司来说,春节过后,年度预算和岗位编织已经敲定,接下来就是人事部门最活跃的时候,因为他们知道会有大量老员工离职,必须提前储备新员工。

对于离职的人来说,一年的服务是最敏感的。第一,他们不会像新员工那么傻。其次,他们知道公司画的馅饼没有胃口吃,所以只要有好的机会,这个阶段的员工根本不会犹豫。

要知道工作一年也是公司例行加薪的时间,当然会一次性增加3-500元。现在还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但是只要走出去,就很容易获得1-2000元的加薪。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工作,他们的报酬却不一样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⑥半年辞职一般被企业文化坑!

工作半年后,我通常会受不了BT的企业文化!什么周末团建,销量垫底芥末,互扇耳光什么的。

工作半年,公司的流程都熟悉了,也过了新手期,和同事也基本熟悉了。只要情商不太差,工作氛围也不会太差,但公司的企业文化可能是激发员工的导火索。

记得刚入职的时候,部门经理要求我们每天写工作报告,今天做了什么,明天计划做什么,还说每天都要执行写好的计划,否则扣绩效,当天必须完成计划外的工作,不能算加班费。

部门经理还说这是公司的优秀文化,让大家尽快适应。

于是,公司的人事成了最忙的部门,因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所有的部门从来没有满员过。

⑦离职3个月谁不会遇到一个职场“领导”!

入职三个月就离职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直接领导不接受反驳!

员工试用期一般为1-3个月,中高层为6个月,3个月是员工下定决心的时间,因为员工和领导已经互相磨合过了。

员工会看领导是否可靠,脾气是否火爆,是否言出必行。你在公司有职位吗?

领导也会看员工是否可靠、有能力、有效率。执行力强吗?你认同公司文化吗?

当然有必要双方试探一下。毕竟找工作是双向的,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个问题。有的领导能力很差,脾气还比较火爆。出了问题,他们不敢承担责任,只会把锅扔了。关键是天天像地址不明一样说话,但是他们做事没眼光。

遇到这样的“领导”,千万不要离开!

⑧我一个月前离职,人事都在做妖!

只要一个月内离职,工资日就高。估计很多人都这么做过。

因为工作了一个月,对公司的了解比较肤浅,不想跟领导说委屈。就算是同事也不一定能胜任,我的工作也是按部就班的。这个时候离职基本就是工资的问题了。

例如:

本来说面试月薪1万,结果只发了8000。本来2000块是考核工资,年底会和年终奖一起发。

都说好公司不鼓励加班,加班必须经过领导批准。结果就是它就是不让你在办公室加班,浪费公司的电,完美避免了加班没有加班费的问题。

最可气的是,为了完成招聘指标,人事会先忽悠你进来,不管你的工作匹配不匹配,然后搞一堆培训。关键是让你交培训费,工服费等。,让你有一种被忽悠进来的感觉。

⑨,一天就走了,对不起,找错了公司,草率!

这篇文章,欢迎有经验的同学补充,理由一定要精辟。

为什么每次在新公司工作两三年或者更久,就有想辞职的感觉?

别担心,有这种感觉不是病。每个人都会有这个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职业倦怠期。

这种感觉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跑步有个阶段,人感觉很不舒服,就是脑袋总想停下来,腿就是不听使唤。当这个阶段结束后,他们会发现长跑越来越容易了。

每个人在工作场所都会经历4个阶段:

保鲜期:这个时期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为1-3个月。你有探索一切的欲望。

调整期:这个一般是1-2年。从不熟悉到熟悉公司的流程,事情越来越顺利,压力越来越小,欲望越来越大。

易怒:一般发生在2-3年。这个时候,没有欲望或者欲望的人就会开始钓鱼,有想法的人就会莫名其妙的烦躁,尤其是参加完同学聚会,看到同学升职加薪,他们会更加抓狂。

稳定期:这个一般是3年以后。过了这段时间,基本离十年不远了,因为心情已经磨平了。每天都得过且过,吃杂食等。

所以,如果你有一种做不到的感觉,就要及时调整状态。如果公司能养老一辈子,而且待遇在当地还能接受,那就继续忍着吧,在哪里上班都一样。

任何一个有一点野心的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感觉,就应该冷静分析这个公司还有没有前途,不应该未雨绸缪。俗话说,搬家不一定是坏事。

但是不要冲动,裸辞!

结束语!

总之,不管是谁,最终目的都不是为了工作,为了得到报酬,但这是不可能的。

每个人都会有离开的想法。不同的是,有的人是凭冲动做决定,有的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当然,留下来也是对现实的妥协。你要知道,期待在一家公司长期工作,工资的涨幅是非常有限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所有员工都有离职的想法,老板会知道吗?

是的,当然,而且他们经常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在老板眼里,员工是最便宜的,因为不缺人。

所以我奉劝天下的劳动人民,和任何人谈感情,不要和老板谈,谈钱不会伤感情。这就是工作的终极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最后一次离职和工作是在几个月前?你为什么离开?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