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底,上海黄浦法院受理了一起严重的欠薪案件。令人惊讶的是,被告竟然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古武道场。
最令人惊讶的是,当法院工作人员到达北京古武道场总部查封资产时,账本上只剩下75元钱。

当初,古武道场也是一家拥有上亿资产的民营企业,是打败康师傅、一统天下的强劲对手。
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这么惨的境地的?
01古武道场的创始人是王中王,一个从河北隆尧县莲子镇走出来的穷小子。
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王中王无意在学校学习,他的成绩很差。他的父母为他伤透了心。初中没读完,王中王就辍学回家了。
他是一个男孩。即使辍学在家,父母也没让他闲着。他从小就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长大后开始走上社会,开始自立。
那些年,为了生存,他做了很多工作。虽然他没有很大的成就,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攒了一笔钱。
王中王在社会上混了几年,但他吃了很多苦。回来想想,后悔自己没上过学,没高学历。像企业这种收入高工资好的公司根本不收他。
然而,王中王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不想过这样平凡的生活。他不甘心做一个普通人。
02此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内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1994年,的故乡,华龙集团恒空诞生了。其主打产品化隆面条因价格便宜,在市区颇受欢迎,生意兴隆。短短几年,就占据了河北、山西同行业销量第一的位置。
王中王看到了商机。他看着自己的积蓄,决定破釜沉舟,在华龙集团的帮助下,尝试开拓自己的事业。
他找到了华龙集团的董事长范现国,想成为华龙集团的代理经销商。范现国和王中王是老乡,他非常欣赏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此外,范现国还打算继续扩大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他正需要年轻球员王力可忠旺。
两人一拍即合,达成合作,王中王成为兰州代理经销商。
03经过三年的努力,王中王也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走上了总代理的位置。随着业务量越来越大,他赚得盆满钵满,不再是当初那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
王中王的可用资金越来越多,他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他不满足于现状。他想用自己的资金打造自己的事业版图,成立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
当时方便面市场并没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康师傅、统一等行业巨头占据了主要位置,后起之秀华龙、白象等本土品牌填补了剩余位置。
这时,王中王扛起大旗,单干了。很难在行业内脱颖而出,倒闭的概率也很大。
然而,王中王也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在华龙集团做经销商这些年积累了很多营销经验,他有信心把企业做起来。
很快他就离开了华龙集团。1999年,他和13个合伙人投资170万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位置选在华龙集团旁边。
该公司名为“三台子”,其产品是众所周知的三台子方便面。
前雇主华龙集团已经成为市场上的竞争者。王中王是如何开始这场比赛的?
04起初,王中王三王子方便面的销售业绩一般,新成立的公司也是小作坊。长此以往,很难出人头地。
王中王开始改变他的营销策略,重新定位他的产品。
按照以前的老套路,很难打出“三太子”的独特旗号。就在王中王思考如何打开市场的时候,一种既能吃又能泡的方便面进入了王中王的视野。这种“两吃”的方便面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存在感。
康师傅这样的巨头,看不上“两吃”方便面。王中王决定将他的方便面品牌定位为“两吃”方便面,并以另一种方式进入市场。
王中王选择的销售渠道和道路和华龙集团一样,都是从农村和城市开始。为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他的创业大军,他推出了各种奖励制度,谁卖的最多,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返点和各种奖励。
这种激励方法很有效。很快,可以吃两次的三王子方便面就遍布了附近的乡镇,实惠的价格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到2000年,三台子方便面月均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
王中王在短时间内在方便面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引起了竞争对手华龙集团的注意。
我们以前的合作伙伴在方便面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05三王子方便面成功出名,王中王紧随其后,继续推出新产品“一碗香喷喷的方便面”。有了前期的积累,一碗香喷喷的面空诞生了,在市场上卖得很好。
王中王的迅速崛起和发展,进一步压缩了华龙集团在方便面市场的生存空间,华龙方便面的销量正在萎缩。
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王中王,华龙集团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来挽救失去的市场,并灵活调整方便面的销售策略。
每当三王子推出新的方便面,华龙集团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推出自己的新品,两家公司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到2002年,三年时间,王中王三太子销售额突破5亿元,从小作坊成长为市值上亿的大集团,成为全国五大方便面企业之一。
三台子方便面的黑马,让行业大佬对他刮目相看。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华龙集团暂时功亏一篑。
06王中王使三王子方便面一举成名,并很快吸引了业内大佬的注意。
康师傅方便面主动找王中王谈合作,自动上门也没有店主不配合的理由。康师傅也是诚意满满,豪掷3亿元与王中王合资成立三台子实业有限公司。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王中王未来的业务将越走越远,当两家公司达成合作。然而,事态的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
与康师傅合作的王中王事业版图进一步扩大,年销售额也快速增长,给华龙集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然而,现在的困境并没有拖垮华龙集团,反而更加失意,更加勇敢。
同年,华龙集团推出方便面“今麦郎”,并请名人张卫健代言。这款方便面横空出世[/k0/],迅速热销。有了今麦郎,华龙集团再创奇迹。
随着今麦郎在全国很多地方的火爆,华龙集团的销售额一路攀升,年销售额达15亿元。产品覆盖中国30多个城市,1000多个乡镇,成为中国数一数二的民营企业。
华龙集团是王中王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甘被竞争对手压垮的王中王也在寻找新的出路。
07自发展之初,王中王就一直走差异化发展的销售路线。他的第一款两餐三王子方便面,凭借着与市场现有产品的差异化,闯出了一条路。
目前方便面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定的局面,创新另辟蹊径难度极大。
王中王苦思冥想,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一次,他想到国内市场很难创新,但他从来没有仔细了解过国外市场。如果他想创新,他可以从外国产品开始。
方便面最早的发源地是日本,所以王中王去了日本学习和借鉴。
我一去王中王,就发现了新的商机。
他经常在日本街头的商店里看到一种中国没有的方便面,就是非油炸方便面。另一方面,国内大街小巷所有畅销的方便面,都没见过非油炸方便面的概念。
非油炸方便面与油炸方便面相比,价格远高于油炸方便面,但在品质、健康、环保等方面更胜一筹。
王中王决定将非油炸方便面的新概念引入中国。
回国后,王中王推出了非油炸方便面的高端产品“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的生产成本远高于油炸方便面,这意味着“五谷道场”的市场价格会远高于油炸方便面。
方便面受众大,也是因为便宜实惠。“五谷道场”的高定价会使其失去竞争优势。
针对这一决心,王中王重新定制了“只算成功,不计成本”的销售策略。
但在关键时刻,王中王的合作伙伴康师傅却犹豫了。
王中王自主开发推出新品,也动了康师傅的蛋糕。当初康师傅和王中王合作,是为了实现双方的双赢。把竞争对手变成友军,既能增强自身实力,又能减轻市场竞争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现在王中王的新品发布会完全违背了康师傅的合作初衷。市场上没有永远的合作伙伴,只有永远的利益。
康师傅牟取暴利的欲望破灭,与王中王的合作关系陷入危机。
双方剑拔弩张,最后的结果就是分道扬镳。为了获得公司的绝对控制权,推出古武道场的新产品,王中王被迫以一碗香、三个生产基地的代价回购康师傅手中30%的股权。
王中王重新掌握了主动权,开始全力打造“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品牌。
他花了1.6亿在北京设立生产基地,花了1.7亿买下央视频道的黄金广告位。
在每天的黄金时段,代言人陈的口号“非油炸更健康”为许多人所熟悉。
非油炸方便面的出现正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
王中王通过差异化营销成功走出了怪圈。在国内方便面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五谷道场异军突起,年营业额20亿。
短时间内在全国各地开设了38家分公司,80多家办事处,员工人数达到2000多人。
古武道场的成功让王中王看不清现实,继续在市场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08当时公司内部对产品的营销策略意见不一。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我们应该改变营销策略,重新专注于产品研发和渠道建设,但王中王不这样认为。
正因如此,公司里很多高层领导被迫或主动离职。
最终,古武道场的疯狂扩张带来了自我否定的后果。不计成本的营销策略使得古武道场的成本价接近销售价,导致公司资金周转不灵,产生了严重的危机。

当时部分分公司存在拖欠员工工资的现象。此时,古武道场开始自救,大量裁员精简办公室数量,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2007年底,当法院官员因拖欠工资查封该公司财产时,账面上只剩下75元。
2009年,王中王以1亿元的价格将五谷道场卖给了中粮集团。但中粮经营多年未能挽救五谷道场,2016年以5000万元卖给了另一家公司。
王中王的失败在于营销策略没有及时改变。如果公司产品畅销全国,不盲目扩张,也许五谷道场可以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