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十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讲述|徐茂刚

记录|楠木
来源|楠木商业故事
我叫徐茂刚,是山东洪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今年40岁。我年轻的时候吃过很多苦。在广东做生意的时候,一天只吃一包泡面,住2块钱的酒店,在杭州的时候在西湖边的长椅上睡了一个星期。
偶然接触电商后,曾经一年卖2个亿,后来差点破产。现在,我服务的电商超过10000家,每年帮助客户卖出上千亿元的商品。近几年开始做跨境电商服务。
可以说是电商成就了我,虽然我已经被电商打败了。
01.以前住酒店2元/天。
我出生于1983年。我的家乡是济南市历城区唐王镇。我可以说是济南人。
小时候,我学习很好。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我是班里的班长兼体育委员。但是我家太穷了,我上不起大学。参加完中考,拿到了毕业证。我连高考都没考上,就去当兵了。
2003年退休,去镇上亲戚开的钢砂厂上班。
是工厂,其实是小作坊。我是亲戚,又不是皇亲国戚。我做的都是体力劳动,搬运装卸钢砂。
这家小厂的效益不太好。没多久,亲戚就不干了。我父亲接手了钢砂厂,成了老板。我觉得利润不好是因为没有订单,所以要多做生意,所以主动提出跑业务。那段时间,我跑了很远很远。
家里有工厂,而且是80后。或许很多人脑海中自然而然会浮现出“富家子弟”的轮廓。其实那时候家里很穷,我创业期间吃了很多苦。
到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我去广东东莞跑业务。为了省钱,我每天70元/月住酒店,平均一天2元多一点。房间太小了,你只能放下一张床。推开门就是床,连身子都转不过去。
当时我觉得有个地方睡觉就可以了。白天基本都在外面跑,晚上回酒店睡觉。为了节省时间,一天只吃一顿饭,还是方便面。
在东莞,我就这样待了3个月。
后来又去了杭州,也找不到合适的酒店。正好是夏天,我就在西湖边一张供游客休息的椅子上过了一夜,睡了一个星期。
现在想想,那时候我还能吃苦。可能很多同龄人都没有和我一样吃过苦,甚至没有想过。
苦是其次,关键是不来正事。
我属于那种嘴笨的人。高中毕业,在部队待了几年,和社会接触不多,更别说销售经验了。所以我经常连别人公司的门都进不去。好不容易进了,却见不到说了算的人,还是三言两语就被送了出去。
所以,我想,既然我的销售能力不行,那我就报个培训班,提高自己的营销能力。学了3个月,听说培训学校有电脑培训班,想重新学电脑,就去上了几个月的电脑培训班。
没想到,参加计算机培训班改变了我后来的生活。
2.误入电商一年卖2亿
在计算机培训班,我的年龄已经大了。很多学生才十几岁,很多对计算机知识兴趣不大,是因为父母通过报名的方式逼着他们来的。
学起来不容易。玩游戏是男生的天性。许多人在放学后甚至在课堂上用电脑玩游戏。那时候传奇、CS等激战类游戏很流行,大家玩的比较多。
我当过兵,在特种部队。我受过实弹训练,对这种虚拟游戏不感兴趣。除了偶尔玩玩,其他时间会在网上“逛逛”。如果你想看什么有趣的,点击它。
电脑里经常会弹出各种广告,我一般都会关掉。
有一次,网上弹出一个开店的广告。内容很吸引人,操作也很简单。据说只要填个表,然后把你想卖的产品放进去就行了。
大约是2004年。不像现在,大家都习惯从网上买东西。当时对电子商务一窍不通。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填写了个人、工厂、产品等信息。根据需要。产品是父亲厂里生产的钢砂,留了电话。
没想到过了几天,居然有人打电话来买钢砂,交易成交了。
这让我欣喜若狂——为了生意跑来跑去,吃了那么多苦,也没拿到几单。在网上,我简单填了信息,买家就主动送上门了。当然,这是一件大好事。
第一单赚了2800多,就用这些钱买会员,开始在网上卖钢砂。
当时很多人对网上开店并不了解,尤其是工业企业,走的是传统的销售渠道,尤其是钢砂等传统行业,大家对线上也没有什么认知。
我的生意特别好。那年我在网上卖了近2亿。除了我父亲工厂生产的产品,我还卖过其他同行的产品。很简单。网上接到订单,就向工厂要货。大家都是同行,互相认识。那时候我是网上卖钢砂最多的。
很多同事觉得很好奇,就问我。他们知道我喜欢吃肉和喝酒,所以他们投票给我。我很诚实。不管谁问,都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
没多久大家都在网上卖了,也就意味着我自己创造了很多竞争对手,网上的竞争立马激烈起来。原来大家都在线上打价格,现在价格战在线上。
刚开始的时候每吨有两三千元空的利润,很快就跌了两三百元,现在还在快速下跌。
当我看到的时候,我再也做不下去了。我就想,既然大家都在网上卖货,我就不跟你争了,我就考虑做电商服务吧。
客观地说,一开始,我有些后悔。我把“商业秘密”告诉别人,强迫自己去做。现在你不说别人,他们早晚会知道的。这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我反而感谢大家,不然我也不会主动转型,至少不会这么快。
但我只工作了一年多,对电子商务不是很熟悉。那时候我也很莽撞。转型很快陷入困境,差点破产。

3.我养了公司1年,亏了200多万。
当时只知道渠道服务商这个概念,负责带人开店,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具体的我就不知道了。
网上卖钢砂,我只是阿里众多卖家中的一员,和同行接触不多。于是,我在网上找到同行的联系方式,打电话说想做渠道服务商。
对方问了我各种要求和条件,其中重点是企业要有3年互联网行业从业经验,公司员工人数要超过60人等等。
当时我急着转型。听了这些条件和要求,发现根本达不到,就专心研究怎么达标,其他的就不多问了。
我达不到“3年60人以上”的要求。对我来说,员工会说话,会招聘,很快就能达到要求。最难的是企业有3年互联网行业经验。
我想到了一个办法——直接收购有资质的公司。
那段时间逛遍了济南所有的写字楼,大家都问有没有开业3年以上的互联网公司要卖。
好事多磨,我找到了一个。当时公司陷入困境,难以为继,老板准备卖掉。我立刻买下了这家公司,没有进行太多的谈判。
等条件满足了,给对方打电话,说条件满足了。结果,对方的话可以说是晴天霹雳。他们说济南当年没有招商计划,等第二年吧!
想想,主要怪自己。第一次咨询的时候,我只问条件是什么。其实我连有没有招商计划都没问,更没跟对方提我在哪个城市。
公司已经买了,60多人。那时候公司没生意,大家都没事干,再卖不现实。别无选择,只能保留一年,等待第二年的投资机会。
维持公司运转,给大家发工资,每年花费200多万,几乎耗光了我前几年的积蓄。
好在第二年,我顺利拿到了济南区域渠道服务商的资格。
没想到的是,我憋屈地等了一年,就在我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了。
发生了什么事?
4.1个月,只剩下一个员工。
很快,员工一个个辞职,不出一个月,就只剩下一个前台了。
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不确定。可能是因为公司在过去的1年里没有任何业务。大家都无事可做,生活太安逸了。但是阿里的工作节奏非常快。我们加入后,马上就迎来了高强度的工作。而且当时刚起步,没有一个客户很难跑。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供应铁军”,正是他们,通过地推,经营企业,经营客户,成为了很多互联网公司成功的基石。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就是在线,坐在办公室里,弹着空的曲子,通过互联网赚钱。其实很多业务,尤其是前期,都是一个企业在经营。
当时我收购的那家公司的员工还没有这种经验,跑跑推,跟他们原来的互联网业务完全不一样,甚至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这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公司里只有我,前台和对方的一个代表,一共三个人。
只能一边招人,一边经营业务。我是老板,总经理,销售员。
前三个月,我自己跑了很多生意,一个都没跑。说实话,我的心都凉了。本来信心满满,遭受打击,等了一年。看到转机,员工连夜辞职,自己跑去了。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每个人都会气馁。
这段时间,公司濒临破产,我自己也濒临崩溃。
然而箭在弦上。能做些什么?只有硬着头皮。
很多人说创业是九死一生,我当时就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没有出路了。既然收钱后别人不会做,那我们就先考虑免费,免费帮企业注册会员,做运营,发展业务。几家公司决定尝试一下,很快就有订单上线,他们也渐渐相信了。其他企业看到了,也逐渐跟进,入驻企业逐渐增多。
那段时间基本上每天六七点就到了公司,处理公司的事情,然后去见客户,回来后再处理公司内部的业务。一大早下班是常事。
对我来说,还有很多更大的挑战。事后看来,这也是我成长的机会。
本来只在自己的工厂打工,或者通过网络卖东西。虽然数额不小,但我没有在正规企业工作过,甚至没有接触过。
对方是大企业,各种规定,都很规范。起初,我从未听说过他们说的许多事情,更不用说理解他们了。我连KPI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企业管理和用工了。
好在他们经常定期培训渠道服务商,指导我们这样的企业规范管理自己的企业。刚开始培训的时候,很多术语我都不懂。听得多了,我渐渐明白了他们。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逐渐知道了什么是团队,如何建立自己的团队,如何管理企业,如何对待员工,也逐渐理解了当初员工的集体辞职。
说到团队建设,我曾经有过一个看似极端的事情——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率先跳入冰冷的大明湖。
这是我们第10个真人真事,你也可以讲讲自己的故事!有意者请后台留言!
楠木商业故事往事:9.济南万隆倒闭后,我承包的超市18年没换招牌,向68岁的企业家牛总致敬。

我是济南万隆的老员工,18年没换过招牌。牛68岁创业,我给她卖馒头。
8.我,湘西苗族,40多岁创业失败,陷入绝境。60岁的时候,攒了近一个亿的资产。
本人湖南湘西人,42岁创业失败,60岁资产近亿,和73岁的大姐一起创业。
7.我今年60岁,在济南经营一家百年老厂。大火没有杀死我,现在我要死了。
#济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