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他的事业充满了热情。他刚从一家鲜果公司跳槽到现在的公司。他的职位是营销经理,负责公司的营销策划、市场运营体系建设等业务。

萧也很期待现在就职的公司。这家公司正在改造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正在大力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公司在传统行业做得很好,面对时代的巨浪,公司正在寻求快速转型。
萧雅在上一个公司工作了2年,觉得发展空有限。毕竟上一家公司规模不大,工资也不尽如人意。萧雅觉得成长空不够,物质待遇也不尽如人意。基于此,他跳槽到现在的公司,规模更大,可以让他成长更快,学习市场经验。
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这次跳槽也很符合逻辑。职场人讲究成长空薪资是求职的两个重要因素。他觉得这次一定要把公司做好,也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四个月后,萧雅工作的公司破产了。
在郁闷纠结中想到了职业规划咨询的职业,联系了我。
“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电话那头的萧雅叹了口气。
我问他:“接下来呢?你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他说:“你还能做什么?继续找工作,又得上招聘网站了。本以为可以在这家公司长期发展,事业提升空,工资待遇不错。为什么我过得这么糟糕?这家公司仅仅几个月后就倒闭了。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判断一个公司是否有未来?不然下次找新公司的时候会有点紧张。”
我的职业分析:在选择公司的时候,首先要看行业情况和公司所在行业的趋势。
选择是人生的智慧,是战略决策。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选择往往大于努力,努力是我们事业的根本。
选择一个新兴的行业,作为职场个体,才有可能顺势而为,大获成功,与时俱进。
而如果你不幸选择了一个下沉的行业,比如夕阳,那么无论你个人能力有多强,都无法抵挡时代的惊涛骇浪。当时代淘汰你的时候,你连招呼都不打。
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新兴行业,然后选择这个行业的公司。然后你就会全力以赴事半功倍,挥汗如雨之后才有收获。
很多人判断失误,总以为任何行业所有企业都赚钱,所有企业都倒闭,从而忽视了对所在行业的认真思考,把公司的前景看得过于独立,没有意识到处于上升行业的企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细细品味小米雷军的话,也是这个意思。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行业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前途,是否值得你进入呢?
02
符合商业发展方向的行业才是有前途的行业。
在谈到商业的本质时,刘润提到了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一个叫交易成本,一个叫网络密度。
交易成本是多少?
商业的本质是交换,而交换有两个不可避免的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信用不明”。
比如改革开放之初,有的人把货物从一个地区卖到另一个地区,赚取货物差价。这些人通过“信息不对称”赚钱。他们知道商品的渠道,而你不知道。如果你想买这些商品,你必须和这些商人打交道。
在那个年代,我们没有像现在这样方便地获取信息。通过网络搜索后,信息来了。当时大部分的信息交流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来获得的。
什么是“信用不可知论者”?比如买东西,你更喜欢熟人,因为你相对认识一些熟人,知道被骗的概率比和陌生人交易低。为了安全,你宁愿交易,即使你知道熟人的价格更高。
支付宝的出现,极大地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信用不明”。通过支付宝交易,把钱放到支付宝上,收到货后从支付宝确认付款,相当于多了一层信用环节。
影响商业的另一个本质是“网络密度”,简单理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程度。
在农业初级阶段,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很小,把每个村镇都联系起来就好了。买卖双方直接交易。
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出现了合作社,超市,商场,各种商业综合体,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上展开的。买家和货物供应商不再直接交易,而是通过中间的各个地方进行交易。这些超市和商场是网络的纽带。在现代社会,淘宝、JD.COM、拼多多等电子商务平台也是典型的超链接。
目前,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社区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密度”。有些小区业主相当于一个超链接,连接着各行各业的人。
回到业务发展的方向,任何能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网络密度的行业都是有前途的行业。
而这些行业的企业,最有可能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通过快速发展获得时代红利。

03
想清楚自己想进入哪个行业后,如何判断这个行业的公司是否有发展前景?
首先要看在行业中的地位,是巨头,一线公司,二线公司,还是小公司。
其次,要看公司的业务领域是全球性的、全国性的还是特定的。
还是那句话,要看公司的技术水平,是否有领先的技术优势。
第四,要看公司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
最后还是要看公司自身的制度、人才等方面。
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公司创始人团队的素质格局,是否能高瞻远瞩,综合能力是否强等等。
那么你从哪里得到上述信息呢?
一、企业官网
官网基本上就是一个企业的门面。一般会有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历史发展、核心团队、主要产品、客户成功案例等介绍。我们可以从企业官网大致看出一个企业的工作态度和产品情况。如果官网破破烂烂,没有设计和美工,直接模板和路边摊设计差不多,那么基本上这个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连最起码的门面都舍不得投入,不是穷就是太抠门。
第二,研究企业产品
认真研究目标公司的核心产品,多角度分析判断。
一个公司的核心产品和服务是否被市场喜欢,是否有发展潜力,也直接影响着公司未来的发展。
一般官网都有企业产品的介绍和相应的体验方式。我们可以从市场和用户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受欢迎程度。毕竟如果你就业了,产品业务其实会和你未来的职业有很大的联系,从事前沿的、高门槛的产品会给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产品和服务可以从四个方面观察:用户数量,用户分布越广越好;售后保障,售后保障越全面越好;企业规模,规模越大越好;资格证,证书越多越好。
三、公司的实地考察
1.考察企业的工作氛围。
如果一个公司不在创业期,但是很多站都是空,那大概就说明这个公司已经离职了,大部分员工已经离职了。那么公司要么是发不出工资,要么是内部管理有问题。当然也有可能公司还在大规模招人。如果大部分员工都在聊天、睡觉、玩手机或者不知道去哪里,说明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偷懒或者无事可做,公司离破产就不远了。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办公区异常安静,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这大概说明公司压力很大,或者企业文化严重。
2.观察接待区的装修风格。
接待区凌乱甚至阴暗,有的甚至租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说明公司没钱租像样的写字楼或者现金流堪忧。
3.实习经历
如果即将大学毕业,有条件可以找机会去目标公司实习。通过实习,可以近距离了解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团队情况、创始人风格等。目标公司的,掌握最深刻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对目标公司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加入公司,做最后的决定。
四。网上查询。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用出门就能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1.去一些第三方企业分析网站,查一下目标公司的新闻或者动态,直接看一下最近的一些新闻报道和历史融资的间隔,查一下企业负责人的背景资料。
2.查公司有无劳资纠纷等。可以查看是否有侵权、违约、欠款、执行等关键词。借助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天眼查、企查。如果看不到内容,可以看到风险提示的数量。预警数字越大越不正常,企业纠纷越多越不正常。
3.查看招聘信息。对比企业与同行业的招聘岗位、要求、薪酬福利,一般要关注那些薪酬高得离谱的。不缴纳五险一金的公司,连员工的基本权益都保障不了,更别说为员工着想了。
4.在搜索引擎中搜索多方面的公司信息。输入公司或老板的名字,会出现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有助于你做出更客观的判断。
第五,做专业的面试。
有机会就去目标行业就业3年以上的职场人那里进行职业面试。在职场专家里,你会看到和听到更多关于行业的信息,对行业的了解,一些公司的发展,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等。

所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有前景,要从多方面、多渠道收集公司信息,以获得更准确的判断。
04
选择多于努力,并不代表努力不重要。努力是事业的基本功。
在时代的风口上,只有跟风,才有更多更大的可能。
#工作场所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