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了,逻辑变了,每个企业都要考虑如何取悦客户。
从房地产企业、互联网厂商到小公司、餐饮、各行各业,我们都不得不面对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处在动荡之中,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近二十年来,为什么房地产这么火?为什么互联网会让年轻人向往?主要是因为人们已经逐渐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认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雷军说,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其实“风口”是机遇,是共识。但是现在人们的共识变了。当人们开始怀疑“房子会一直涨”这种说法的时候,房地产就很难像以前那样赚钱了。
所以,现在一个企业首先要追求的是赚钱。毕竟只有赚钱了才能生存,才能“改变世界”。
现在,改变世界的梦想能实现吗?很多创业者都不再考虑这个问题了。他们只考虑如何赚钱。
钱从哪里来?
华为说“以客户为中心”,阿里巴巴说“客户第一”。他们都明确了自己的答案。企业只能从客户身上想办法赚钱。
商业的本质是交易。每个人最在乎自己的口袋,客户不会无缘无故给你钱。所以你要通过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的认可和支持。
所以,无论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大家都要千方百计讨好客户,打动客户,让客户愿意给你赚钱。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所有企业的王道,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在考虑取悦客户之前,我们必须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毕竟客户不会为你的高成本买单。
当赚钱很容易的时候,很多企业就不在乎产品质量了。他们宁愿把钱和心思花在如何宣传和激励客户上。
在潮水还没有消退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沉浸在繁华之中,挥霍无度,尽情展示自己的豪爽、风光和成功。
但是经过两三年的实践教育,肯定有很多人醒悟了,也有人知道自己有几斤。他们终于明白了,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是脚踏实地努力挣来的。
从2022年到2023年,希望创业者记住一句话:穷就要量入为出!
很多人可能并不强大,所以可以优化人;不应该做不该做的事,就要收缩策略。简单来说就是降本增效,精打细算,学会过苦日子。
从历史上看,老百姓都知道提前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他们会储备粮食和咸菜,以保证家人能活下去。在商界,能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的商界似乎不多。
“只有让你的企业活得足够长,你才能等到末日。”吉姆·科林斯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杰出的公司都有极高的建设性焦虑。“你在暴风雨来临前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在暴风雨来临时的表现。那些有足够建设性焦虑的人,不会等到被风暴困在峰顶才想起多准备几个氧气瓶。”
一个企业是优秀还是平庸,是以环境和行业“繁荣-衰落-再繁荣”的循环来判断的。如果一个企业只能活在繁荣期,再漂亮的外表也掩盖不了它平庸的本质。

如果一个创业者过于追求自我成功,想要大规模的取得成功,就会拿别人的钱和员工的宝贵时间去赌博。如果他成功了,他将做出最大的贡献。如果他失败了,代价就是别人的。
所以,创业者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而应该以客户为中心。当你知道你要对别人负责,你就会心存敬畏。
我们知道一句话就是苦心经营。比如华为创业前的一二十年,任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管理中,思考的都是如何减少亏损,提高效率,用好人才,促进发展。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华为已经具备了极具竞争力的组织能力。
当然,省钱并不意味着一味小气。比如在核心战略点和核心业务上,还是要加大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缺钱,能做很多钱都没做过的事,是一种技能。
不朽的鸟是凤凰。我相信企业家经过“冬天”的磨练,会变得更强大,更有竞争力。最后,让我们继续努力。只有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确定性,才能应对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赢得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