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tar 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之星空

排版下的糕点/star 空
众所周知,新能源赛道火热。但是到底有多热呢?让我们算一笔账。
2021年全国销售汽车2627.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352.1万辆,占比13.4%。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左右。
假设汽车总销量保持稳定,20%就是525万辆。按此计算,2022-2025年,预计将再销售18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来源:预测数据
什么概念?
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为784万辆。这意味着,未来四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再翻一番!
据说猪站在风口上能飞上天。
所以,试想一下,充电桩行业会怎么样?二级市场上,最早的万马股份和最大的特锐德股份会怎么样?
想想是不是很刺激?但是,看这两家公司的财报,我们有时会把自己的乐观想当然。
一是深陷价格战泥潭,愈演愈烈。
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两者相辅相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转型,充电桩已被国家列入2020年“新基础设施”之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反过来会刺激充电桩的需求翻倍。
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万妈和特瑞德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其他人自然也能看到。
看两组数据:
2021年特锐德充电量同比增长55.6%,充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9%。
同期,万马股份充电量同比增长43.9%,充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1.6%。
来源:公共数据
充电桩的收入是基于每千瓦时的服务费。而特锐德和万马股份的营收增速小于充电容量增速。这说明收取服务费的单价在降低。
为什么?很简单,价格战。
2020年,中国充电桩超过1万个的公司只有9家。到2021年,已经上升到13。
更重要的是,充电桩的技术壁垒不高。上游部件基本是标准化生产,中游主要负责集成制造。唯一的门槛是前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回报周期长。但是,这个理由并不足以阻止寻找行业未来的企业。
这意味着,未来在政策利好和高需求的双重刺激下,行业内现有企业将继续积极扩产,行业外的新玩家将不断涌入。
而且价格战必然会愈演愈烈。
第二,在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之前,特锐德和万马股份的情况就已经不容乐观。

运营充电桩的重要子公司万马股份是万马新能源产业集团。2021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亏损-1.25亿和-1.3亿。比去年继续下降26%和29%。
来源:万马股份2021年年报
在Ryder的旗下,运营充电网络的主体是2014年成立的TELD。
先说明一下,Tread一直自称是充电网络而不是充电桩。所谓充电网络,就是将几十个或者上百个充电桩连成一个新的网络,可以在充电的同时收集客户数据。都说充电电网技术壁垒高,但从之前的数据来看,特锐德也难逃价格战的泥潭。
资料来源:Tread 2021年度报告
充电网络的基础是充电桩。不知道充电网实际发挥了多大作用。我唯一能看到的是特锐德五年投资50多亿元建设这个充电网络。当初预计2018年实现盈亏平衡,但到2021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仍分别亏损1300多万和5000万。
乍一看,特瑞德比万马的亏损规模要小得多,但背后还包括6656万的充电桩补贴和1934万的充电站运营奖励。
面对一定的市场前景和较低的技术壁垒,赚钱绝非易事。
三、赔钱抢市场,千军万马落井下石
但是,即使是赔钱抢市场,企业之间还是会有很大的差距。相比特锐德,万马股份明显落后。
1充电桩效率降低
首先,万马股份的充电桩和充电容量跟特锐德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截至2021年底,特锐德有25.23万个充电桩,而万马只有1.96万个。
当然,Tread在这么大的面积内铺桩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单桩平均充电量明显低于万马。
来源:公共数据
但纵向对比2020年数据,特锐德单桩充电容量同比增长27.9%,万马股份同比下降4.7%。
这说明特锐德的充电桩效率在逐渐上升。随着充电桩的扩张,万马股份的平均效率逐渐下降。
从发展趋势来看,特锐德越来越好,万马股份越来越差。
2.盈利能力恶化。
从反应业绩来看,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万马股份和特锐德股份的营收规模都有较大增长。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
但特锐德营收增长5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7%。利润增幅高于营收,说明摊薄后的成本在降低,利润在改善。
万马股份营收增长42%,但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下降26%和29%。规模越大,亏损越多,也就是说万马的扩张只是亏损。
第四,看似坦途,实则布满荆棘。
一般来说,充电桩确实站在风口上,但是够不到天。因为这个行业,进入门槛低,竞争压力大。价格战在前期投资还没收回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瑞德和万马股份,一个代表规模最大,一个代表起步最早。但从数据上来看,还远远谈不上盈利。

两者相比,万马的充电桩利用率更高,但随着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利用率降低,盈利能力变差。
相反,特锐德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已经建设了25万+的充电桩。这条战略线相当于把前期的亏损留了下来。随着未来单个充电桩利用率的提高,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但是特锐德前期投入高,现金流压力大。而且,经营亏损限制了融资能力。目前,Tread正准备将电信分拆为科技创新板上市。如果成功,可能会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资金支持。否则,资金问题迟早会成为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
充电桩赛道看似坦途,实则布满荆棘。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