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后来居上”的双抗领头羊:年能否站上眼科用药的风口

核心提示2022年7月2日,友芝友生物宣布完成2亿元Pre-C轮融资,由武汉高科、湖北省科投和光谷金控三方联合投资。紧接着于7月26日,友芝友生物宣布与康哲药业达成全球合作,将靶向VEGF和ANG2的四价双特异性抗体Y400的所有权利及资产转让给康

2022年7月2日,优知优生物宣布完成2亿元人民币Pre-C轮融资,由武汉高科、湖北科投、光谷金控联合投资。紧接着,7月26日,友芝友生物宣布与康哲药业达成全球合作,将靶向VEGF和ANG2的四价双特异性抗体Y400的全部权利和资产转让给康哲药业。

曾经的双抗龙头企业优优生物,也随着这次眼药交易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01

坎坷的发展之路

2010年7月,友之友生物公司在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成立并落户。智优生物是国内最早专注于双特异性抗体研发的企业之一。率先建立了不对称结构YBODY和四价对称结构CHECKBODY两个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一时成为国内双特异性抗体的领头羊。

也正是看中了当时友芝友生物在创新药方面的发展前景,2018年1月9日,优诺康宣布以3.56亿元的最高价收购武汉友芝友39.56%的股权,以增强自身在生物创新药领域的实力。

以Unacon为首,2018年完成A轮融资共计人民币5.14亿元,主要用于完成M802和M701项目的临床前研究。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优知优生物原本计划在2019年完成B轮融资。然而,也许是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友芝友遭受了意想不到的沉重打击。

回顾友芝友生物近三年的发展历程,2020年可谓是友芝友生物的低谷:原定于2019年底启动的B轮融资迟迟没有动静,全年几乎没有公开的资金流信息,频繁进行外部合作以维持企业生存,企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

2020年1月9日,与四川科伦博TEDA合作研发双抗新药。

2020年3月26日,与湖南康华恒健达成人源抗体研发合作意向协议。

2020年6月10日,与Unacon达成1.5亿元研发合作。

两年前,Unacon以股权投资的形式与友芝友生物合作,形式正在完善;两年后,友芝友生物只能通过“卖身”获得RD资金:Unacon恩必普制药有限公司可以获得M701和另一个临床前产品在mainland China、港澳台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利。

直到2020年底,优智优生物才逐渐走出困境:

2020年12月,公司宣布完成由同德投资领投的近2亿元B轮融资。

2021年1月30日,由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和蓝水晶投资共同参与的B+轮融资完成。

2021年9月10日,公司宣布于近日完成B-2轮融资,获得新股东钱山资本和骆驼股权的支持。至此,优之优生物B轮融资已全部交割,融资金额超过2.5亿元。

根据公开信息组织

02

缓慢的临床进展

目前,有知有生物披露的管道有三条:

M802:注射用抗HER2和CD3的重组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该产品是国内首个获得BsAb临床批准的项目,拟用于治疗HER2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

M701:重组抗EpCAM和CD3人鼠嵌合双特异性抗体注射用产品,主要用于EpCAM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卵巢癌等恶性腹水患者。

Y150:注射用重组抗CD38和CD3双特异性抗体产品,适应症为多发性骨髓瘤。Y150是我国临床申报的首个国产抗CD38抗体。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双抗体的生物制药公司,友芝友生物至今没有一款双抗体产品成功上市,让人感到不解。看其官网页面,其完整的管道并未公开,能追溯到现在的管道图还停留在2021年。

优智优生物2021年公布的管道已经无法在官网查看。

早在2017年,M802已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文,成为国内首个成功进入临床研发的自主创新双抗体药物。是我国“重大新药创制”中新结构抗体药物研发的里程碑。

但公开资料显示,直到现在,前两款产品M802和M701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这两个曾经的行业领先产品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临床进展。

而对于内量激烈的双阻行情,五年足够了。2022年6月29日,康方生物PD-1/CTLA-4单抗成功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双抗体药物。

回顾其发展历程:2017年8月,首次宣传开办诊所;2021年8月提交上市申请;2022年6月正式获批。从提交申请到正式获批,甚至不到一年,速度惊人。

03

热点眼市场

友之友生物转让的产品Y400是一种眼科药物。根据该公开,该产品用于治疗眼底新生血管形成,同时靶向VEGF和ANG-2。此前,2020年9月,其与莱美药业签订了优先销售代理协议。

近年来,眼科领域成为不可多得的黄金赛道,药品市场增长迅速。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从151亿人民币增长到188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5.7%。预计2025年将达到440亿人民币,2030年将达到1166亿人民币。

动脉橙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2021年以来中国眼科一级市场共发生51起融资事件,40家企业获得融资,涉及投资机构近百家,总金额超80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纪录。

来源:动脉橙

摘要

总结

虽然Y400只是处于临床前阶段,但这笔交易的成功对于友芝友生物来说已经近在咫尺,或许是抢占资本市场的好机会。不知友之友生物能否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