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我们装修也是可以不跑建材市场的,都可以网购了,什么牌子靠谱也是上网查一下的事情。一般只有一些外观类的东西像瓷砖木地板之类的,或者定制类的,是亲自看看比较好。
所谓合作品牌基本是陷阱了,装修公司里的是工程专供款。也就是按装修公司的意思定制的,特点是利润很高,性价比差。而且无从对比,市面上找不到这个型号,但是小白业主又很容易把这些低配产品和店里卖的那些正常产品搞混,当然就可以说自己是“最低价”。
装修公司这种在进货量、运营成本、品牌诚信都普遍逊于建材实体店的特殊实体,想要说材料还会比外面店铺的性价比高,那就是说笑的。
装修公司的材料定价技巧,就是要比专卖店的标价低一点。业主走进专卖店咋一看好像东西都挺贵的,两三百一平瓷砖,但实际耐心下来讲到五六折的都很常见,有的三四折,这些标价本来就是虚的。
如果是叫你去店里一个角落挑的话,可能这东西就是专门摆在那等装修公司带人的,就好比景区的古玩店。
某些产品,就是包装成一般商品的专供款,表面上面向所有消费者,但实际上进货大部分是装修公司,一开始就是配合装修公司在定价。有时候在实体店都能见到这种东西,比如贵得毫无道理,而且价格还很难讲下来的。这些套路都说不完。
我之前就被坑过,买了大公司的专供款智能马桶坑得要死,后来在我心里这个品牌就被我拉黑了,后来还是选择米家的产品,选了大白的智能马桶,在功能、颜值和价格上都完爆了大牌的专供款,就连与大牌的线上款相比都能轻松胜出。
我自己用的这款大白卫浴的智能马桶,真的是这个价位段的无敌的存在,离坐冲水、座圈加热、暖风烘干、强效除臭、抗菌离子、臀洗妇洗这些功能都是一应俱全,就连市面上少见的脚感冲水都给你配齐了!真的太实惠了。
所谓的大型装修公司考虑到自身运营、高投入的营销成本和自身寿命上的风险成本,一单也要赚到个四到五成。而人工报价比较固定,赚的不多,多指望材料利润。算下来总体的材料得卖个进货价的两倍才合算,进货100块的东西卖你200. 遇到精的客人就看利润少点的材料,遇到傻子就看利润大的材料,但总体得有那么多。
小公司除外,运营成本会低很多,因为是靠口碑,负担不起营销支出,人工费的价格和比重也更大。但小公司拿货也便宜不到哪去,或者只有少数材料的渠道。就算想说材料少赚你钱,一般就帮你把价格弄下来一成。设计师也差不多,因为私下带你不用考虑公司,也可能帮你讲便宜一成左右。当然坑你也有可能,反正别太指望。
为什么人们会有大型装修公司给你买材料便宜的幻觉呢?
一般就是:买家个体去店里贵一些>批量进货的大公司肯定会便宜些>所以公司帮我买当然也会便宜些啦。
人家那么大的店就靠这个吃利润,而且还得大吃特吃,进货得便宜多少才能抵得过这翻倍的利润需求了?就算不在乎你这一单的利润,也不会自打耳光把自己的套路给毁了。
另外有些说装修公司和厂家有合作,所以更便宜啊云云。难道厂家和下面大大小小的代理、自家专卖店就不是合作关系了?大家都是从厂家或代理拿货来卖而已,先把实体店的出货量和需求的利润率对比一下?
当然你也不用纠结这些难理解的有的没的了,直接拿起报价单上的项目,只要是非专供款的型号都可以去算,像这个型号乳胶漆、这个型号腻子,这个型号防水,实际一平方材料耗费是多少,报价单上又报了你多少,结果就一目了然,实打实的计算就可以解决你的疑问,也没必要听人扯皮。
还有什么门啊橱柜之类的定制品,因为装修公司普遍就只有一些基装工种,复杂的定制都是外包给店铺,二道贩子肯定比外面贵不用想。
遇到店面或者网店都不存在的东西,就不妨去问问那些说全包比半包便宜的,是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比外面买便宜的,这对比打哪来。
但是不是说硬不给人赚这些钱,因为这些利润会层层分到工长、项目经理和设计师手上,适当让人赚一些,别人服务可能也会勤奋些。只是给得太多就是傻,而且有时给多了反而更想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