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近年来社会上讨论这个问题的人数持续不减。
主要是因为这几年碰瓷的老人太多了,所以很多人看到老人遇到困难或者摔倒了就想着要不要伸出援手。
其实在以前的社会,这种问题根本不能算问题,因为那时候基本没有老人碰瓷。年轻人看到老年人遇到困难时,会主动上前帮助他们。
这几年因为老人碰瓷的现象,很多年轻人都心冷了。老年人不仅在路上碰瓷,还在公交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所以很多年轻网友嘲讽这种现象。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道德绑架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
老人靠长辈卖长辈的现象,中国作家莫言都经历过。获得诺贝尔奖时,莫言曾在台上说,在他的童年,家里很穷,温饱对他们来说是奢侈品。
一年中秋节,莫言一家吃了一顿难得的饺子。正当他们拿起筷子准备吃饺子时,一个乞丐敲了他们的门。家里人看老人很可怜,就进了厨房,给了他两个红薯。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们看到他们拿出来的红薯,二话没说,扔在地上,大声对他们说:大过节的,你们高高兴兴吃饺子。你忍心看我一个人吃红薯吗?
莫言家原本的欢乐气氛被不速之客破坏了。很明显,老年人是靠长辈卖长辈,只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其实是一种扭曲的道德观念。被道德绑架的人,对社会的认知是有一定偏差的。这种道德观念是不正确的,是扭曲的。
一般来说,实行道德绑架的人,内心强大,皮厚。被道德绑架的人会有负罪感,会有负罪感。
为什么被道德绑架的人内心很强大,而被道德绑架的人却充满罪恶感?
为什么坏人内心更强大?
在那些坏人的心里,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坏人。
当他们做了坏事的时候,我们希望她能尽快改过来,因为在好人的心里,做了坏事的人肯定会感到很愧疚,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被这种愧疚折磨,但不是所有做了坏事的人都会愧疚。
有些人,即使做了坏事,其实心里也有一丝善念,所以做了坏事之后,会有一定的负罪感,可能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会改过自新。
但还有一种人,明明知道自己做了坏事,却一点都不愧疚。他们往往在做了坏事之后,还会为自己的坏事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
随着这种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延续,渐渐的,他们就会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于是在一些事件中形成,他们认为是正确的,其实是错误的。
好人和坏人的利益是有区别的。
那些违法犯罪的人,看似可以通过实施违法行为过上更好的生活,但那些勤奋踏实的劳动者,遭受的痛苦可能会更多。
这种情况和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经过这些事情,很多人会陷入做好人还是做坏人的矛盾中。
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宾夕法尼亚一位著名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做不做好人。
他认为,人际交往从利益得失的角度可以分为三种,即给予者、赢家和互利者。充当给予者的人,他们往往能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充当获取者。他们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作为互惠互利的人。他们更注重双赢,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写在最后
事实上,给予者是社会上最受关注的,也是最受他人认可的。虽然做一个胜利者可以获得暂时的利益和好处,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做一个正直的人不一定能获得很多实际的好处,但是我们有高尚的品质和精神,这将使我们收获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