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家乡的短视频

核心提示“黑河腰子姐”陈丽美。“黑河三炮”董鑫。在黑龙江的街头巷尾,有许许多多的抖音创作者,他们用手机记录这片黑土地的人文风情,记录这里的森林平原,记录日常生活美好的点滴,将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传递给更多人。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奇观,还是热情真挚的人民,

陈丽梅,《黑河瑶子姐姐》。

“黑河三枪”董欣。

在黑龙江的大街小巷,有很多Tik Tok的创造者。他们用手机记录下这片黑土地的人文风情,记录下这里的森林平原,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点点滴滴,把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奇观,还是热情真诚的人民,总有一个理由让你爱上这片黑土地。

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发生过哪些让自己和他人眼眶湿润的故事,如何将自己的快乐传递给他人?昨日,主题为“我要更好”的Tik Tok与TA的好友分享计划在哈尔滨举行。数百万粉丝被邀请分享他们的创作故事,并一起讨论记录美丽的意义。

看数据:

全年被赞15.2亿次。

谁的家乡美?谁的生活更搞笑?“不满意,Tik Tok见!”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短视频等“最生活化”的app被广泛使用,“一言不合就拍Tik Tok”成为时下很多年轻人比较热衷的交流方式。

近日,《黑龙江Tik Tok大数据报告》发布,分析了黑龙江省一年来短视频发布的数据。数据显示,黑龙江相关短视频在Tik Tok全年被赞15.2亿次,其中全省播放量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黑河。来黑龙江Tik Tok一定要打卡的景点有哪些?分析显示,全省打卡最多的景点是冰雪大世界、松花江、向雪国家森林公园、哈尔滨极地博物馆和太阳岛。谁爱来黑龙江拍Tik Tok?喜欢冬天在黑龙江打卡的游客来自辽宁、北京、广东、山东、吉林等地。你来的时候玩什么?黑龙江冬天比较受欢迎的三个拍摄主题是泼水入冰、滑雪滑冰、冰钓、冬捕。游客来看龙江美景,龙江人也不能闲着。其中海南、北京、辽宁、山东、广东是黑龙江人冬天喜欢去的地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本民族特殊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活的”表现。保护、收集、整理和传承它们迫在眉睫。在Tik Tok,黑龙江多样的遗产焕发出新的光彩。资料显示,冰灯雕塑、东北二人转、东北秧歌在Tik Tok上的播放量相对较高,而鱼皮画、伊玛坎、萨满舞则成为了小众的非遗物件。

看初心:

“黑河窑子街”只想做好烧烤。

“来了,兄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抖音短视频APP一直笼罩在它的回声之中。Tik Tok盘点2018年十大流行语时,“来吧,老弟”击败“我看起来真好”和“我好健美”,一举夺冠。这句话让“黑河腰子街”成为拥有160万粉丝,1000多万赞的Tik Tok达人。

“黑河腰子街”的陈丽梅,从记事起就一直务农。初三毕业后,陈丽梅不再上学,跟随母亲回到山东老家工作。这对母女在纺织厂工作了两年。通过QQ聊天,陈丽梅和她的老同学郝薇莉取得了联系。郝薇莉后来成为“小胖女孩情侣特别烧烤”的唯一员工之一,后来成为Tik Tok若隐若现的“姐夫”。“我不能总是为别人工作。我学会了做臭豆腐的技术,于是我们俩都回家卖臭豆腐了。”制作臭豆腐的技术是陈丽梅花500元从一个兼职餐馆老板的母亲那里学来的。当时,臭豆腐在当地还是一种新奇的东西,这让陈丽梅赚到了第一桶金。随着臭豆腐摊越来越多,她的爱人郝越来越无法靠出摊挣钱了。孩子刚满10个月,陈丽梅放下孩子“重出江湖”,做起了烧烤摊。天太晚了,关不了摊,夫妻俩干脆在租来的车库里过了一夜。“两个凳子合在一起构成一张床”。虽然烧烤很辛苦,但让陈丽梅自豪的是,这么多年来,她从未向家人要过一分钱。

“我特别喜欢和顾客交谈。他们每来一次,就多给一点,或者抹零头。”她说烧烤摊靠的是回头客。“有时候能遇到不耐烦的客人,我会免费给他们送饮料,尽量让每个来烧烤摊的人开心。”很多人说的第一句话是:“姐姐,我来了。有一些字符串。”有时“哥哥”没带钱来,陈丽梅说她下次再谈。“有的还会再来,有的再也不会来了。”然而,性格开朗的陈丽梅并不在乎那些没有再来的“兄弟”,仍然帮助他们放松。说到陈丽美的转折点,我不得不提到“老弟”朋友。“当时‘老弟’来找我,跟我说要拍我卖烧烤。他说好几个摊位都表示“太忙”,拒绝拍摄。”神清气爽的陈丽梅当即同意:“好吧,兄弟,拿一个。”东北口头语“来,老弟”从钱友手机传播到上亿端口。第二天就收获了2万粉丝,半个月500多万点击,100万粉丝。陈丽梅笑着说,“你知道,从那以后,很多人都用手机在我周围拍照。一些比我大的人让我叫他‘老弟’,让我觉得很尴尬。”

后来,陈丽梅开设了自己的Tik Tok账户,她的粉丝飙升至160万。很多人也找她配合,说不需要她工作就“问她要名字”。“这些我都拒绝了。如果我有自己的手脚,我会白拿别人的钱。”陈丽梅坚定地说,“人不能忘本,红不红都要过自己的日子。”陈丽梅说她想做好这次烧烤,所以她拍了拍Tik Tok来传递她努力工作的正能量。她还想开一家烧烤店,尽量让这里的“老兄弟”有家的感觉。正如陈丽梅对“来了,兄弟”这句话的评价:就四个字,说“出口”,不是亲人比亲人好。

看正能量:

《黑河三枪》不怕牺牲

说起董鑫,可能知道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但提起“黑河三火器”就会让人想起那个用袖子擦国徽上灰尘的人。东北董欣的Tik Tok户口《黑河三炮》展现的不是“最好的自己”,而是整个人生。

董鑫来自黑龙江消防救援总队黑河支队。三年前,他是一名消防员。正如《Tik Tok》中记载的那样,他常常要经历“冰火两重天”的日子:带着高温烤肉冲进火场,用高压水枪灭火,全身湿透;从火场出来没多久,湿衣服都冻硬了。要想蹲下捡起掉在地上的护具,首先要把衣服上的冰打碎。寒风袭来,“内有一层汗,外有一层冰”。“那时候几乎没有生命。这是我欠家人的。”董鑫大部分时间都在救火、旅游、值班。他一周最多回家两晚,经常被突如其来的火警打断。他多次答应儿子开家长会,他也多次临时爽约。孩子说没关系,但眼里满是失望。董鑫说,从大火中救了他一命,是他作为“最美逆行者”最大的回报。

生命的回归开始于前两年。董鑫从中队长调到大队参谋,在家的时间逐渐多了起来。慢下来,董鑫发现身边有很多值得记录的东西。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开始录制Tik Tok。董鑫下定决心,告诉孩子:“爸爸会在你高中毕业前,留下一万个视频给你。”董鑫开始用心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母亲唱的那首让他落泪的“摇篮曲”;记录爱人术前第一次扎马尾的画面;记录下和孩子打牌、逃课、引导孩子收钱的场景...董鑫永远忘不了消防队的好兄弟——和他们一起打雪仗、老鹰捉小鸡“回到童年”;捕捉他们获奖后脸上胜利喜悦的瞬间;也捕捉到了兄弟们救火时的辛苦,救火后“内一层汗,外一层冰”的局面...

通过Tik Tok,很多人可以看到“黑河三枪”的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很多人也可以看到董鑫对工作的执着。Tik Tok几种身份最好的交织发生在2018年4月的一个周六。那一天,董欣放假了,带着妻儿在中俄边境的河边散步。突然,他看到了江边一座布满灰尘的纪念碑上的国徽。“那条河边小道上有很多游客,也有很多俄罗斯人。”董鑫说,那时候他只有一个想法,“国徽不要脏”。没有手帕和卫生纸,董鑫上前用袖子把国徽上的灰尘擦掉,擦干净。儿子走上前问他在做什么。他告诉儿子:“国徽是国家的象征,要好好珍惜。”我老婆在我旁边录了13秒。短视频发出不到一个小时,董鑫的手机就开始“不正常”了。点赞和评论的提醒让它不断震动。“打开Tik Tok后,我自己都惊呆了,这个视频的浏览量迅速增加。”最终,这个视频被播放了9000多万次,近600万人留下了赞。

董鑫瞬间生气了。街上的陌生人开始和他打招呼,很多人向他走来。当地电视台的一名记者表示想采访,但他婉拒了。也有很多网络名人和传播机构的邀请,说可以一起合作赚钱,他都婉拒了。“我不想炒作。”董鑫毫不犹豫地说,“发个短视频让自己红起来不是我发这个视频的初衷,也没想过跑Tik Tok赚钱。”这位东北汉子笑着总结道,他在Tik Tok开了一个账户,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用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向别人传递正能量,让别人感受到快乐。他根本不想干涉这个纯粹的目的。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