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春节,毛主席住处热闹非凡。这一天,他邀请了四位老革命家程潜、张、、仇敖到他家吃年夜饭。
就在大家都就位后,毛主席还若有所思,望着窗外,仿佛在期待某个客人的到来。大家好奇地问毛主席:“还有人没来吗?”
毛主席也卖了他的关子。“是的,还有一位客人没来。这是一位尊贵的客人,但他是我们的顶头上司。”
他们面面相觑,一脸疑惑。一瞬间,一个身材矮小,略显瘦弱的男人走了进来,所有人顿时惊呆了。
原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毛主席赦免了,现在成了普通老百姓。
毛主席连忙说:“大家不是都认识溥仪先生吗?这是前皇帝,不就是我们的前老板吗?”
大家都回过神来,马上请溥仪入座。这顿意味深长的晚餐开始了。可以说,这次饭局也是溥仪的转折点。
坎坷的一生
1906年,溥仪出生在秦春宫,父亲是秦春太子载沣,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心腹荣禄的女儿尤兰。
由于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大肆杀戮“改革派”大臣,使她与光绪皇帝的关系恶化。但慈禧太后出于政治原因,始终没有废除光绪,而是将她软禁在中南海瀛台。
郁郁寡欢的光绪于1908年11月14日去世。由于光绪皇帝没有子嗣,慈禧太后环顾了所有清朝诸侯的后代,最终选择溥仪作为清朝的继承人。
于是,溥仪在奶妈王娇一家的陪同下入宫。当时清朝已经极度衰落,皇帝的龙椅如针毡。如果是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期,这个位置可谓人人都占,但现在,谁坐这个龙椅,谁就不得好死。
兰花母子痛哭流涕,载沣也默默地叹了口气,但面对老佛爷的命令,她无能为力。就这样,溥仪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溥仪成为袁世凯与革命派谈判的筹码。因为袁世凯的北洋军依然强大,孙中山不得不妥协。
如果袁世凯退位,那就让他当中华民国“总统”。梦想当皇帝已久的袁世凯绞尽脑汁劝说溥仪退位。
最终,中华民国政府与清朝皇室达成协议。清朝皇室可以住在紫禁城,溥仪仍然享有皇帝的称号。中华民国政府负责保护皇家财产,每年拨给皇室四百万两银子。
1912年,玉龙太后发布了退位诏书。清朝彻底结束了对中国的统治,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从此,溥仪成了“空空壳皇帝”,但生活中仍保留着前皇族的待遇。袁世凯经常去这个小朝廷求援,以示对这个“小朝廷”永远的忠诚。
1919年,大英帝国军官庄士敦来到北京,被聘为溥仪老师。从小只接触过四书五经的溥仪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庄士敦主要负责教溥仪英语、数学、世界史、地理等。在他的引导下,溥仪原有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
他甚至开始穿西装,模仿西方人的日常习惯,甚至带头剪掉自己的小辫子,甚至希望以后有机会出国留学。
由于不满被囚禁在宫中,溥仪和他的兄弟溥杰、庄士敦制定了一个逃跑计划,但被王恭文发现并阻止。
庄士敦也因为此事被免职。此后,保守派对溥仪的防范更加严格。后来,溥仪和段康因为范被革职发生争执,溥仪的生母幽兰受到牵连,服毒自杀,使溥仪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然而,平静的生活在1924年被打破了。
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叛逃到北京,之后就再也不喜欢北京的“小朝廷”了。11月5日,他派部下陆领兵进入紫禁城,将溥仪等皇族成员赶出北京,并占领了当时皇族的大部分财产。这就是北京著名的政变。
从此,无家可归的溥仪只能暂时住在父亲载沣在天津的住处,不久就被日本大使馆收留。溥仪在天津生活的七年里,一直梦想着复辟清朝。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试图在中国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政权。日本人还邀请溥仪当满洲国皇帝。
溥仪也在日本人身上看到了恢复清朝的希望,于是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请,于今天启程前往长春伪满皇宫。他的想法是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实现复辟的梦想。
这才发现我这个伪满洲国皇帝不过是日本人手中的玩物。常年被软禁在宫里,没有实权,活得很不体面。
1945年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全军覆没。溥仪本想飞往日本,却在机场被苏联红军逮捕,从此开始了战犯生涯。
在远东军事法庭,溥仪作为证人参与了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法庭上,他指控日本人在东北的暴行。
由于我们的努力,溥仪在苏联对战犯的管理上没有受到压迫,苏联也给了他优待。
1950年7月30日,经中苏沟通,溥仪被引渡回国,此后一直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直到1956年,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溥仪才被赦免。
一次意义重大的晚宴。
被赦免后,溥仪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1960年2月16日,在北京市民政局的帮助下,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工作。
他每天的工作是给植物浇水和清理。虽然后来被分配到了观察大棚和养殖大棚,但他一直从事着简单的工作,工资自然不会太高,但也勉强够他生活。
曾经的天皇,最初是作为战犯被改造的,现在变成了普通公民。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让溥仪的内心十分压抑。日常生活也是没有动力,得过且过。
毛主席一直很关心溥仪的生活,但由于公务繁忙,一直没有机会提问。1962年,终于过完春节,溥仪被邀请到家里吃饭。
毛主席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这次宴会是家宴。除了溥仪和毛主席之外,还邀请了四位老革命家,即张、程潜、仇奥和王。
四个人看到溥仪的到来,都非常惊讶。溥仪丝毫不输皇室礼仪,依次向四位客人打招呼。随行的四个人除了毛主席的堂弟王外,其余三人都参加过同盟会,都参与过推翻清朝统治的活动。
尤其是张,作为《苏报》的创办人,发表了许多关于统治封建制度剥削底层人民的文章,尤其是在溥仪成为伪满洲国皇帝之后,更有甚者,把溥仪骂得狗血淋头。
张见到溥仪后,也急忙鞠躬,并主动与溥仪握手,以缓解当时的尴尬。毛主席很快让大家入座,寒暄了几句,然后让厨师准备饭菜。
主厨程如明不慌不忙地上菜。因为当时正处于中国的困难时期,饭菜极其简陋,桌上的那瓶酒略贵。
第一道菜是毛主席家乡的特色菜——青椒炒苦瓜。毛主席连忙向溥仪解释说:“我们湖南人吃饭一定要有辣椒。这是我们湖南的特产。请尝试一下。”
溥仪用筷子夹了一口,热得满头大汗。毛主席非常关心地问:“这道湘菜怎么样?”
溥仪连连称赞,“不错!还不错!”
后来毛主席指着程潜和仇敖说:“他们那边更辣。这些人,作为你的臣民,站起来反抗你。辛亥革命闹得这么大,都把你这个皇帝赶下台了。”
“我们曾经是你们的老百姓。”
毛主席的笑话化解了当时的尴尬场面,让大家都笑了。从那以后,大家都不害羞了,聊起了早些年革命的那些事。溥仪没有在意过去的爱恨情仇,很平静的听完了这一切。
毛主席多次拿“皇帝”这个词开玩笑。他其实是在开导溥仪,让他看淡自己一生的风风雨雨,忘记自己曾经的皇帝身份,做一个共和国的公民。
毛主席还讲了溥仪的《我的前半生》这本书。“我读过你的书。在信中,你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自己。你把自传写成了自白。其实你应该明白,这是历史趋势。我们都是历史的一部分。你不应该有压力。”
这顿饭虽然简陋,但大家都很开心。与其说是年夜饭,不如说是“和平之酒”,溥仪的心结是被毛主席逐渐解开的。回去后,溥仪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工作,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后来,溥仪成了政协委员。在一次会议上,他激动地对听众说:
“我一生做过四次皇帝,第一次继承了光绪皇帝的位置,做了宣彤皇帝;第二次是张勋复辟,让我当了12天皇帝;第三次是被日本人蛊惑,去东北当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这次我仍然是皇帝,但我的地位和其他人是平等的。我现在是人民的集体皇帝。”
可以看出,溥仪已经完全从阴影中走了出来,他已经能够面对过去的悲惨经历,真正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公民。
毛主席非常关心溥仪的生活。
溥仪出狱后,毛主席经常通过各种渠道询问他的生活情况。得知溥仪孤独的生活后,他多次劝说溥仪重新考虑自己的婚姻。毕竟人的晚年需要一个伴侣。
“听说你还是‘一个人’?皇帝离不开皇后。你应该考虑你的个人问题。”毛主席幽默地说。
因为溥仪的政治成分,他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回忆起溥仪的恋爱经历,婉容和文秀都没有陪他到最后,每每想起这个溥仪,我都会感到难过。
“是的,我也觉得我应该成为一个家庭。我不得不担心这点小事。非常感谢。”
最后,在组织的帮助下,认识了护士李。虽然相差十年,但彼此都很满意,于是在民政局登记,正式成为夫妻。
溥仪以前是皇帝,所以之前的婚姻也可以算作是包办婚姻。后来溥仪自己也说:“我以前住在宫里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更不知道夫妻关系。我一直认为女人只是自己的附属品。自从认识了李,我才知道爱情是多么美好。”
由于早年在宫中生活,溥仪患有男性生理疾病,使他一直自卑。李一点也不嫌弃丈夫,反而对他照顾得更加无微不至,两人关系一直很好。
溥仪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月薪只有180元,可能足够普通人生活。由于溥仪之前一直住在宫里,习惯了伸手拿衣服,张口拿饭的生活,对钱没有什么想法。
溥仪从小就爱吃宫廷糕点。这种食物一般用来送礼,价格也很贵,但溥仪还是买很多自己享用。
于是,溥仪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在李的指导下,溥仪开始学习如何理财,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除了感情问题,毛主席也给了溥仪很大的经济支持。当他得知溥仪每月工资只有180元,生活十分拮据时,亲自与植物园财务部门沟通,给他涨工资。
毛主席还对他的秘书说:“把我的两千元稿费交给张赵石,请他帮我转交给溥仪先生。”两千元在当时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大臣很不解:“溥仪是帮助日本人分裂中国的战犯。他被赦免了,这很幸运。主席有必要对他这么好吗?”
面对毛主席秘书的提问,他只是笑笑说:“毕竟他以前是皇帝。”
不久,张来到溥仪的住处,把主席的2000元稿费交给了溥仪。面对主席的关怀,溥仪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回顾整个世界历史,末代皇帝大多没有随着朝代更替而得到好下场。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英国的查理一世,法国的路易十六,都是朝代更迭的牺牲品。
清朝的灭亡,代表了中国封建制度两年多的崩溃。溥仪作为最高层的官僚,迎接他的不是一杯毒酒,也不是冰冷的断头台。相反,我们党给了他最大的宽容。
正是因为我们党的真诚,溥仪才被彻底感动,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坚定不移地跟党领导。
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PPCC)的成员后,溥仪一直默默地为中国的民主建设做出贡献。晚年,溥仪身患肾癌等疾病,日渐消瘦,正值中国处于“动荡”时期。
在周恩来的保护下,这个“最大的封建”家族得到了保护,溥仪也免受迫害。
直到1967年10月17日凌晨2点15分,溥仪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溥仪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要知道,葬在这个地方的基本都是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烈士。
可见我们党给了末代皇帝最大的尊重。1995年,在李的带领下,溥仪的墓被移至清西陵华龙皇家陵园,最终与爱新觉罗一家团聚。
溥仪前半生基本都在扮演一个傀儡皇帝的角色,从登基开始就一直被人利用。然而,换个角度看,他的人生也是幸运的。作为末代皇帝,他善终,在世界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溥仪的故事被英国道奥电影公司拍成电影,取名《末代皇帝》。影片最后,年迈的溥仪掏钱买了一张故宫门票,以游客的身份再次来到故宫。
溥仪来到阔别多年的故宫,感慨万千。当他来到自己的龙椅上时,忍不住翻越了护栏。这时,他被一个小孩拦住了:“你是谁?怎么会在这里?”
溥仪和蔼地回答:“我是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然后他在龙椅后面拿出一个坛子给了孩子。
孩子打开罐子后,果果爬了出来。孩子再抬头时,溥仪早已消失在夕阳中。
这个坛子就像困住溥仪多年的封建思想。当坛子被打开后,溥仪终于摆脱了枷锁,重获自由。最后,溥仪的消失实际上预示着封建统治的消失,
这一切,都离不开我党对这个“封建社会头号人物”的包容。
我是历史之海的幻影,关注我,赞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