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仍然是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内容平台之一。从腾讯的持续投资,到Aauto Quicker和深圳的联合投资,知乎10年来沉淀的优质内容是其最雄厚的资本。
但当知乎到了F轮,拿到了巨头所有的钱,如果还不能产生净现金流,独立发展,必然需要去二级市场。那时候,知乎能讲出什么样的故事?
来源/一点资讯
作者/文房
编辑/刘玉
拥有2亿多用户和大量优质内容的知乎,在成立10年后依然存在难以变现的问题。除了周源自身对内容生态清洁度的约束,其实知乎变现难也是所有内容平台都存在的问题。
01
商业化,内容平台的天敌?
自2017年知乎开始商业化以来,看热闹的人很多,献计献策的人却很少。为什么?最终,内容平台和商业化天生就是敌对的。
平台为用户提供价值和正面效应;商业化是对用户价值的需求,是一种干扰,是一种负面效应。一个内容平台要想自给自足,那么商业化就必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比例。但遗憾的是,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很好。
平台的内容变现方式不外乎三种,一是广告,二是电商导流,三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用户直接付费。
单靠广告难以支撑平台的巨额支出和对内容生产者的激励,电商导流其实也是广告的一种。不同的是可以分流到电商网站或者自营商家。
电商导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博,2015年阿里巴巴大举投资微博。自此,微博带来的广告收入超过一半来自阿里。与Tik Tok阿里签署的70亿美元的大单也是业界羡慕的一大笔。
向自营平台导流,包括虎扑之毒、知货APP等。知乎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2019年2月,除了电子书等产品,还推出了专注于男性市场的导购社区产品APPCHAO。
但潮后期由于定位不清晰,表现不佳,电子书等付费产品似乎难以支撑知乎的商业化。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和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用户直接付费成为内容平台新的变现方式。
2016年,知乎推出了付费问答产品,物有所值。11月上线了知乎live。根据知乎官方数据,截至2019年9月,知乎已提供28000个知识服务产品,8000+盐选栏目和直播讲座,20000多本盐选电子书。
但是,知识付费毕竟是目前的一条小鱼,尤其是在知识付费普及之后。恐怕很难讲一个知乎版的知识付费故事。
火热的直播意外救了陌陌。此后,Aauto更快,映客等。都在直播中获得了丰厚的收入。付费打赏对于知乎来说是一种新的可能,恐怕也是知乎这次直播的原因。更成熟的商业模式的直播,能给平台带来可观的现金流。
很多人不看好知乎的直播。除了产品调性、大V的直播形式需要适配、人为设计的包装等因素外,用户在相对理性环境下的付费意愿也值得考虑。当消费者为99元的知识买单,疑惑是不是知识买单的韭菜时,一大批网络名人已经收获了99艘火箭游艇。肚子里有墨水的知识分子,不比靠脸吃饭的网络名人强多少。
内容是一个生态,商业化也是一个生态。v们出于兴趣或者兴趣在平台上不断更新,但是如果得不到成比例的回报,也就是没有一个好的商业体系,内容生态系统长期来看是不会健康的。
有人羡慕其他平台内容好,有人羡慕他们商业化好。当然也有反例。比如过去几年由于商业化太强,一定程度上内容生态弱化,直到离开海龙,被贴上过度商业化的标签,损害了产品体验。
微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V们努力工作,为平台做贡献,也收获了自己的受众,所以他们可以把自己商业化。在这方面,知乎曾经坚决奉行“保持水清”的策略。2016年,知乎封杀大V,也导致大V主动或被动离职。
02
知乎难懂。
人群定位在知乎的流行可能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流行“摇一摇智能”的形式。大众化的内容被认为失去了原有的定位,已经不能满足原有精英的需求。
上还是下,是智虎的问题。保持精英定位,意味着永远只是小众产品;而如果你去流行,你甚至可能会失去原有的优势。
对于知乎这样一个已经获得F轮融资的商业产品来说,未来想要在资本市场讲故事,这是必然的,不应该回避的。
在知乎开始大规模做广告的时候,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给出并普及了。
2017年9月,知乎注册用户超过1亿;2018年11月底,知乎官方宣布用户数突破2.2亿,同比增长102%。
现在,知乎需要解决的是,如何为不同的用户匹配更精准的内容。事实上,知乎这几年在内容建设上的表现是不够合格的。以被吐槽最多的抖机灵为例。目前仍然采用好评排名的方式,导致优质长内容展示效果不佳。在这方面,知乎本可以做得更多。
另一个行业趋势是内容产品正在以各种形式融合。简单的文字、图片甚至短视频产品都以各种形式丰富起来。即使在Tik Tok的全盛时期,它也是现场直播的,而在Aauto Quicker,它也有一定的图片和文本内容倾向。
在这样的趋势下,知乎的文字、视频、直播的结合是未来的一个方向。丰富的内容形式不仅会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对知乎的商业化也大有裨益。
这里的一个启发是,为什么抖音这种短视频形式一年能产生500多亿的收入,可以解决优爱腾等长视频多年难以盈利的窘境。短视频有哪些天然优势?
一个平台的广告价值在于两点,一是可承受的广告空间,即内容的缺口大小,二是效果,即广告与内容的匹配度。
短视频之所以能大规模盈利,是因为它们有大量的内容空白,也就是每个短视频之间有大量的广告可以播放的地方。反观优爱腾,这么多年来,一直折腾的无非就是视频开头的广告。随着时间越来越长,饱受用户的不理解。
如果知乎能够丰富产品的形式,在文字、图片、视频的各种组合内容之间创造足够的阅读和观看间隙,增加广告可能的展示和浏览频率,进而增加大V们通过直播的方式带来“商品”的机会,并作为平台,控制好内容和商业的比例,那么其商业价值可能会被进一步挖掘。
每一种商业形式都有一定的价值。知乎不用奢望哪种形式更适合自己。每种形式都能找到用户和商业化的平衡点,通过多种商业价值的组合来弥补单一商业内容对平台的伤害。
可惜,知乎只尝过各种形式的内容和商业化。今年年初,知乎开发并测试了一个短视频APP项目,名为瞬影。然而仅仅一个月后,知乎就宣布进入夕阳阶段,更不用说商业化了,因为未能达到既定的产品目标。
03
标签
知乎仍然是互联网上最有价值的内容平台之一。从腾讯的持续投资,到Aauto Quicker和深圳的联合投资,知乎10年来沉淀的优质内容是其最雄厚的资本。
但当知乎到了F轮,拿到了巨头所有的钱,如果还不能产生净现金流,独立发展,必然需要去二级市场。那时候,知乎能讲出什么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