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着爱着就散了的人,大多败于“马太效应”

核心提示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为什么越爱一个人,就越无法与这个人长久地在一起,总是被嫌弃、被冷落、被分手。我们以为遇到相爱的人,放手去爱就是,可现实却告诉我们,所有不顾一切的爱,都不会有好结果。在有些人看来,爱一个人就是全心全意为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为什么,我们越爱一个人,就越不能和这个人长久在一起,总是被拒绝,被冷落,被分手。

我们以为遇到爱的人,就放手去爱,但现实告诉我们,一切不顾一切的爱,都不会有好结果。

在有些人看来,爱一个人就是全心全意为ta付出,保持这份感情,给ta无尽的爱和温暖,甚至像爱妈妈一样爱ta。

但在接受者看来,他可能是被这种无私的爱感动了,但慢慢的,他得到的爱太多了,渐渐的不把这份爱当回事了。

一个全心全意付出,一个冷漠对待,不珍惜。这种亲密关系本身就很危险。过不了多久,裂痕就会出现,往往接受者会主动退出,留给给予者的是无声的感伤回忆。

同居三年后分开,该怪谁?

一位女读者私信,她和男友恋爱三年,同居三年。结果她男朋友回老家了,结婚了,回来就说要分手。她的态度非常坚定。

女孩很痛苦,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他想这样伤害自己。

女孩和男朋友的爱情很有戏剧性。当时男友刚结束一段感情,正是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女孩认识他很久了,一直很喜欢他。趁着他失恋告白,两人走到了一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男生和女生在一起不是因为爱,而是想疗伤。姑娘心里是知道的,但是感觉人心是热的。只要她对他好,总有一天会被感动。

这种谈情说爱不轰轰烈烈,很平淡,没有心跳,没有表白,没有礼物,像老两口一样的生活,仿佛只有那个女孩一个人在苦苦的爱着。

但如果男生有问题,也没做什么过分的事。他从不和女孩吵架。他总是让她做所有的事情。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偶尔下班路上看到好吃的,会买回家给女生吃。

女生男生就更好了,全心全意的付出。当保姆不如当保姆。

女生做家里所有的饭,洗衣服,扫地,拖地。男生每次下班回家,不是躺在沙发上玩游戏,就是刷手机,什么都不用做。

男孩妈妈生病住院,女孩请假陪在床前;男生出差回家,凌晨三点到达机场,而女生已经在机场等着了。每个周末,男生把朋友叫到家里吃饭,女生负责做饭洗碗,就是为了让男生有面子...

女孩从未想过他们会分开。她在这段感情中做的太多了,几乎是完美的女朋友。

按理说,同居三年,该结婚了。女孩主动问了几次,男孩都不说话,女孩也就没再提结婚的事。

分手前,他们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女生喜欢健身,要求男生和她一起健身,不要整天躺着坐着,老了会生病的。这个男孩不喜欢运动,所以他们又吵了几句。

后来,男孩趁着放假回家了。回来后,他毫不掩饰地告诉女孩: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对象,双方都挺满意的。我要四处看看。

以防女生打雷。

男生说,分手那天,他搬出了出租屋,重新租了房子,把之前女生给他买的衣服鞋子等东西都留下了,可谓彻底。

女孩一直走不出被分手的痛苦。她觉得他们曾经真的很相爱,可是为什么相爱了就分崩离析了呢?

超额支付很难实现。

其实通过女生的描述,很容易看出这段感情存在的问题。

首先,男生没那么爱女生。在亲密关系中,当你觉得你的另一半对你总是淡淡的,不冷不热的,那么毫无疑问不是他的性格,而是他根本没那么爱你。顶多不讨厌,有点喜欢。

但是一点点的爱和不喜欢都不足以支撑爱情,更不用说未来几十年漫长的婚姻生活了。

文章中的女生和男朋友相处了四年,男生的离开可能预谋已久。对他来说,和一个不那么爱的人生活,三年就是极限了。这三年间,他可能无数次有离开你的想法,但这一次他下定了决心。

他没那么爱你。等他找到离开的机会,头也不回的走了,没有了转机。

爱的不深的感情,就是这么残酷而现实。

其次,这是一种非常不平等的爱。最大的不平等是两个人在感情上付出的悬殊。女孩几乎付出了一切,而男孩只是享受的那一个。

付出一切的人被自己感动,在爱情里越陷越深。享受的人不珍惜,越来越忽视这段感情。

当两个人在恋爱中的感受和状态不同时,很难同步。

但是真正的爱情不是这样的。一定的平衡才能让爱情长久。我付三分,你付四分。我们为爱情付出的几乎一样。

如果只有一方无条件付出,这段关系是无法长久的,付出者会在这段关系中受到严重伤害。

很多以爱情为导向的人,总认为爱一个人就是为他付出,这很可怕。

当你付出的时候,你是在期待他像你爱他一样爱你,看到你的付出,理解你的感受。

这些期望不会一下子就出来,而是会隐藏在你的日常生活中。

从某种程度上说,你之所以走不出分手后的阵痛期,原因之一就是你过去不愿意付出,你无法理解为什么你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异性交往中应该忌讳“马太效应”。

我见过太多因为过度努力而失去爱情的女生。

给予是爱情的基本要素之一。只要爱着对方,就想为对方做点什么。这是潜意识的想法。

但是付出太多只会害了自己。

你付出的越多,对方越不珍惜这段感情,甚至会不顾一切的伤害你。

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场景,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马太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大多数谈恋爱的人都是被“马太效应”打败的。

它来源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谁有,就给谁双倍,让他多余;不,甚至他所拥有的也会被拿走。

你越强大,你拥有的资源就越多;你越虚弱,你就会失去越多的资源,直到你一无所有。

反映在爱情上,可以用一个通俗的解释来概括:

天之骄子无所畏惧。强者得到的越多,越不懂得珍惜;弱者只知道付出,最后失去了自己。

和异性交往要避免“马太效应”,因为它会毁了你的爱情和自我。

满月时,水会溢出来。

任何东西,再好的东西,付出太多,对方总会鄙视。

在感情世界里,付出过多的结果是收获一份爱情的伤害。

就像电视剧《三十而立》里的顾佳,她把老公当孩子宠,买房,装修,搬家,养孩子,从来不让老公插手。丈夫生意出了问题,她披挂上阵,三番五次两次拿单,挽救公司于水火。

男人习惯了顾佳的事业,但他们也讨厌她的事业,因为她抢了她的风头,摧毁了她的信心。

所以当我遇到那个抱着他,让他做主人的女人时,他倒下了,我不记得顾佳为他付出了多少。

不要等到有一天,你发现你以为对他好的,在他眼里却不是这样,你才会后悔。

在此之前,一定要未雨绸缪,懂得与爱情相处,长久保持爱情的平衡。

在爱情中,有激情的时候,也有平淡的时候。

面对火热的爱情,尽情享受,到了平淡期,好好经营。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爱就是要紧紧抓住。

我听过这样一句话:爱情是你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漏得越快。

不如平平淡淡,不要爱得那么狠,把爱他的精力收回来,多爱自己一点。不要为了他放弃自己的原则,坚持自己会让你更有魅力。

希望你能明白,大多数相爱的人都是被“马太效应”打败的。一段爱情失败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可以从这次失败的恋爱中,学到更多的相处之道。

今日话题:你怎么看待爱情中的过度付出?

花影世界:专注解读婚姻情感问题,在喧嚣的世界里给你安慰和温暖。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