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讯“我儿子最近快疯了,医生,请帮帮他。”50岁出头的王女士一脸焦急,带着不情愿的儿子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近年来,剧本杀广受年轻人青睐。“对于这种线下游戏,沉迷其中,或者过于投入游戏,都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尤其是心理问题。我们临床心理科平均每个月都会接诊剧本杀人导致的精神疾病患者。这些患者要么抑郁,要么焦虑,甚至出现幻觉等精神症状。王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导演苏恒说。
性格内向的男生打完剧本就开朗了。
结果游戏成瘾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我儿子现在每天什么都不做,也不想上学。他的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乱了。他睡不好,吃不好。他只想天天玩这个东西。如果我们不做他想要的,他会生气的。昨天我说要杀了我。我害怕了很久,心怦怦直跳。”王女士的儿子小刘今年21岁,大三。
2020年下半年,经朋友介绍,小刘开始玩剧本杀。“我有点社交恐惧。从羞于和陌生人说话到能够在所有人面前说明自己的想法,也是一种成长,只是后来没想过……”
一开始看到平时不爱社交的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他交了许多朋友,谈了更多的话,有了一种不同的精神。王女士真的很开心,觉得这个真实的游戏比那些电子游戏好多了。
过了很久,王女士的心慢慢沉了下去。儿子虽然话多,但交流的内容阴暗偏激;和朋友们不怎么聊现实生活和学习,只交流剧本里的内容。王女士说,有时候玩到深夜,精神越来越萎靡。就算她能睡着,有时候也能听到他半夜大喊大叫,应该会做噩梦,会惊呼。他的情绪也很不稳定。比如劝他少玩多休息,他就发脾气。他的眼神让周围的人感到害怕。
苏恒主任详细了解了整个过程,并做了相关检查,确定是游戏成瘾状态,伴有明显焦虑。经过和心理医生的一番沟通,小刘意识到了一些游戏和现实的真实关系。“但真正的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自己、家长、学校和医生的密切配合。”导演苏恒坦言。
戏演得太深了,那个女人吓得睡不着觉。
导演苏恒表示,根据相关报道和患者描述,剧本杀虽然是一个游戏,但需要参与者完全沉浸在角色中,需要他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接触、处理大量信息并做出决定。戏剧的魅力之一在于冲突。所以剧本杀人会有很多冲突甚至暴力情节。极端场景的设定、极端情节的构建、极端情绪的展现、极端性格的变化,在剧本的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内容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有明显的心理作用。
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剧本杀人发生了很多剧情和反转,让一些涉案的人深刻体验到现实生活的平淡,进而对现实生活更加厌倦。虚拟的、集中的、瞬间的满足感,使人的生活处于“高度刺激、高潮不断”的状态。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这种反差和差距会让人产生不满和鄙视,情绪会发生明显变化。
导演苏恒说,一些戏剧的情节包括暴力、谋杀等。,让那些胆小怕事,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年轻人把这些情节当成现实,被吓到。“整整4天,没有忘记恐怖细节的迹象。晚上一关灯,就感觉到凶手在黑暗中逼近。我吓得根本睡不着,快要崩溃了!怎么办,怎么办……”这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女青年,眼睛红红的,跟医生说。
长期沉迷会影响健康。
“人生在世偶尔玩玩剧本也无可厚非。放松身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长期痴迷沉浸容易出问题。”苏恒导演说,沉迷游戏是有可能的,这说明游戏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终止时间是无法控制的,成为生活中的优先事项。有的人一周演几天剧本,在店里演到半夜,经常损害身体健康。
长期熬夜不仅会引起失眠、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低下,增加患疾病的机会,还会降低学习或工作的效率。同时,如果睡眠不足,开车,做高空作业,会增加风险。吸毒成瘾的人容易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或抑郁,甚至出现幻觉等精神症状,应引起各方重视。
主任苏恒说,他的部门接受因演剧本而有心理问题的病人。最小的是15岁的初中生,最大的是30岁的店主。他建议,未成年的孩子最好在家长的指导下参与,比如可以帮助选择剧本内容,控制和限制播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