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做错题被老师打伤右眼事件:情绪管理和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性

核心提示近日,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陕西省宝鸡市一位小学生因为做数学题,少写了一个单位,被数学老师殴打,并险些右眼失明。这件事在网上掀起了众多网民对老师的讨伐。而该涉事老师也已经停职了。西安市扶风县委宣传部说明公告对于这件事,网民的评论声一片责骂,底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陕西省宝鸡市一名小学生因做数学题错过一个单元,被数学老师暴打,差点失去右眼。这件事引起了很多网友在网上讨伐老师。涉事老师已被停职。

西安市扶风县委宣传部说明公告

对于这件事,网友的评论都是骂,但是接下来的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个老师一定是感情生活或者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情绪控制能力很差。他拿自己的孩子出气。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们小时候就有这样一个老师,后来才知道她家里条件不好。”

这位网友在事件中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让我很惊讶。没想到类似的事情并不是个案。

这让我想起了我闺蜜的孩子萌萌。

萌萌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他快上四年级的时候,他以前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因为生了孩子请了产假。四年级下学期回来后,孩子感觉语文老师像变了一个人。用孩子的话来说,我感觉我对他不再那么好了。原来那个爱笑的语文老师现在已经不笑了,话也不多了。

孩子不知道老师怎么了,她也不敢问。但是孩子不知道,也许老师正在经历常人无法理解的产后抑郁或者其他不想诉说的苦闷。但是孩子认为老师就是不喜欢他。

回顾现实生活,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矛盾,语言暴力,我们能做什么?

在学校,没有人教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正视自己内心的感受,只知道一味的压抑情绪。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有效地与他人沟通,表达我们的需求。

我们进入社会后都被鞭打。当面对抚养孩子、教育、养老、家庭、工作、房子等等各种让你喘不过气来的生活琐事时,我们就像是被留在岸边的脱水鱼,每一次呼吸都特别艰难。

尤其是在偶然遇到对抗事件的时候,身体里早早堆积成山的烦躁和压抑就像火山的熔岩瞬间喷涌而出。就像这次事件中老师举手打架一样,他体内长期存在的负面情绪已经压倒了他的理智。

而事后,我们谁不后悔呢?

如果我们感受到内心的愤怒,用另一种方式去释放,结果会不一样吗?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关爱自己的内心感受,让自己被预言不止一次沸腾的愤怒不再被忽视,沉默不再成为误解。

情绪管理

相信你也看到这个词这几年在网络上出现过很多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大家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上有老人,下有年轻人。我们只是独自承担所有的情感。我们很匆忙,没有人有时间关心自己。从我们心中涌出的委屈、悲伤、压抑、痛苦一次次被压下去,直到一根不经意的导火索,砰的一声,终于点燃了一直压在内心的不满之山。

有人说,做人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泰山崩于前而不改其面目,任人侮辱羞辱,看花开花落于庭前;如果你不想停留,抬头看看天空。

我觉得我们都是凡人,都有世俗的欲望。没必要每个人都强迫自己去做,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每个人的经历甚至都不一样。没必要每个人都要求这么高的标准。

尽力而为,扪心自问,我心安理得吗?

情绪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是对外界环境的反应。当你的情绪即将达到顶峰,控制不住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自己先离开现在的场景。去一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减缓自己的情绪,感受自己的愤怒,轻轻拍拍自己的肩膀,对自己说,辛苦了。让你的内心感受到,它没有被忽视,你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如果你有负面情绪,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现在会有。如果是自己的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不想调整状态?怎么调整?

如果是对方对待你的方式让你不舒服或者不喜欢,你可以找个机会,用你觉得更合适的方式,用正式或者轻松的方式告诉对方。要不要他下次换一种说话或者交流的方式,问问对方能不能相应调整?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

不管对方是谁,或者他的反应如何,你已经正确地向他传达了你的想法。

有人会说,他不改怎么办?不改变是他的事,但你已经坦白了你的负面情绪。你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做出了改变和努力,而不是一味的隐忍和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这让自己的内心至少不委屈。你知道你已经尽力了,给自己解释了,那就好。

只有调整好情绪,才能有效沟通,因为情绪化的时候容易出现暴力沟通,包括肢体暴力和言语暴力。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首先,非暴力沟通必须排除身体暴力。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它包含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比如“你今天没吃饭,我妈觉得有点难过,因为我希望你能健康成长,所以你能吃点东西吗?”

回到上面的校园事件,如果老师发现孩子没有写单位,可以直接和孩子沟通。老师看你没写计量单位,那就写下来。那这件事不会变成另一种结果吗?

老师当时的愤怒或者说不满已经到了顶点。所以动手是缓解情绪最快的方法。如果换一个在家补习的家长,在积累或压抑了一定的负面情绪后,可能会直接冲过去做。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受伤的总是孩子,他们是如此的脆弱。因为成年人知道自己是强势的一方,当父母内心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愤怒总是倾向于发泄到比我们弱小的人身上。

但口头批评、嘲笑、否定、说教、任意打断、拒绝回应、随意输出评价和结论,带给我们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身体上的伤害还要痛苦。这些无意或有意的言语暴力,让人变得冷漠、疏远、敌对。

沟通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对方的想法,交换需要的商品,而不是为了打压对方,让对方屈服,更不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辱骂别人。别人即使收到你的信息,也会有很多主观感受,无法理解你的真实意图。

比如你有没有对你家里的孩子说过这些话?

你真没用!

你的意图:激励孩子努力。

孩子的反应:是啊,你真厉害,生了我这样一个没用的女儿/儿子!

你怎么能连这个都不知道?多么愚蠢!

你的意图:用零食就能学会并做好。

孩子的反应:我就是傻。不会就别教我。反正我笨,学不会!

为什么你真正想表达的孩子没有收到?因为他/她只收到了你的负能量,而他们并没有理解你真正的目的和意图。

另一方面,在职场中,你有没有听过/说过这样的话:

说了两句就受不了了?快点,回家吧!

你能用点脑子做事吗?

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感到羞耻,但是我为你感到羞耻!

判断职场语言暴力的标准是通过具体说话人的语气、态度、表情,以及当时的场景和你个人的感受来判断。

职场中难免会出现工作失误。如果真的是自己的错,及时诚恳的道歉,改正,下次就不要再犯了。

如果这种语言暴力经常发生,你就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产生自我否定和负面情绪。这不利于团队管理和凝聚力。

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两句我喜欢的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的话,和你分享。

所有愤怒的核心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让别人去猜测。

作者:屋檐上的风

 
友情链接
鄂ICP备19019357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