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大会将于8月16-17日在杭州黄龙饭店举行,先看第一天主论坛议程。
来源|聚美利
作者|鞠美丽长期以来,美白一直是化妆品行业的热门话题。美丽实践大数据显示,近年来美白淡斑需求快速上升,2019-2021年关注度飙升9倍;中国美白和现货市场也从2015年的3515亿增长到2021年的5013亿,同比增长42.6%。2022年,你的品牌打算专注于哪个板块,产品推广、产品发布还是技术?
相信看过聚美年会主题“无止境前沿”系列文章的伙伴们,都能理解聚美的观点:目前,对于很多国产产品,尤其是功能性护肤品牌来说,在新的阶段,以创新的技术差异化为关键,提高营销效率,抓住用户的品牌心智,是广大美妆公司关注的重点。
题目发表后,我们收到了很多反馈,有高度赞成的,也有提出不同看法的。比较集中的意见如下:
你是否夸大了技术的作用?化妆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营销导向性很强的行业,技术在品牌成功中占据的因素不可否认,但是把它提升到这样一个位置合理吗?
国货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品牌升级”吗?很多粉丝认为解决流量内卷的办法应该是“品牌升级”,可以通过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和故事来“塑造品牌”,从而抬高产品溢价。作为一个“科技+艺术”的品牌,国货缺的是艺术和文化。
对此,聚美编辑部与行业品牌创始人、行业专家进行了更深入的交流,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收获:
一、关于技术的重要性占比和技术营销不是对立的,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强化技术后就不需要营销和投放了。其实目前很多品牌升级技术的痛点都是营销竞争的痛点造成的。
缺乏真正的硬核技术,技术同质化严重,是品牌在营销上无法与竞品差异化的原因,也是流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造成内量的根本逻辑。
“不是创始人突然大开眼界,深刻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而是他们痛苦地发现,如果不做独特的技术差异化,就无法真正解决营销内容的差异化和领先性。可以说是营销需求倒逼了技术升级。”头部品牌创始人告诉聚美。
与此同时,品牌创业者发现,那些真正跨越了流量周期的大明星产品,那些持续获得用户认可和口碑的品牌,一定是拥有独特创新技术的技术学校,持续迭代,保持领先。
相比国内产品,运营能力全球领先,但技术普遍太弱,连配方都在代工厂手里。目前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呼吁国货“补齐技术短板”,是有历史价值的。
二、关于“品牌力”的提升“品牌”是一个盒子,什么东西都放在里面。流量下降,品牌力不行;不付诸实施,怪品牌力;渠道铺不起来,怪品牌力不行...
“在中国,品牌理论和实践高度分化。传统的方法早已失效,当然也不是简单重复上个时代的解决方案。毕竟媒体和渠道一元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将品牌传递给用户,其实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位品牌研究员如此表示。
在美容公司内部,品牌已经成为玄学。有人说做品牌就是花钱打广告,有人说是策划营销活动,还有人说品牌只有种草没有货...每一个爱美人士心中对“品牌”都有着独特的理解。
这就导致了现在的美妆公司,RD团队、品牌和内容团队、营销传播团队往往是相互独立的。可以说,现在的国产品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从RD到产品,到品牌内容,再到传播,都无法打通组织协作,整个链条都无法保持一致。
其实中国很多公司的品牌部门都是直接隶属于市场部的,只是作为一个沟通部门和执行部门存在,而不是企业真正的大脑。以品牌升级为主线,简直难上加难。
相比较而言,国产品牌通过突出技术差异化打造品牌差异化,用科技含量支撑品牌形象,通过传播进行科技呈现层面的创新,可能是更可行有效的解决方案。
没有理由争论。基于以上的思考和准备,我们邀请了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和优秀代表,围绕以上话题,在月底举办年会,并计划举办以下讨论:
主会场 · 上午场:方宇优珀莱雅联合创始人兼CEO:竞争进入新阶段,国产品牌从觉醒到崛起。
中国化妆品市场竞争进入新阶段:从营销客户争夺到硬核技术跑马圈地,行业进入了怎样的竞争时代?
新时代,面对法规、平台等各方对产品、专业内容的监管趋严,以及消费者专业知识的不断提升,对企业在科技创新、RD创新、科技含量等方面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科学和RD在市场营销中起着什么样的关键作用?
在流量滚滚而来,生存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美妆品牌如何做好科研,提升品牌力?如何通过正循环不断巩固技术实现盈利,技术如何继续市场化从而加持品牌力?
基金会创始人严研究:怎样的科学故事才能赢得市场和品牌?
目前高质量的科学内容有哪些要素?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的科学含量有哪些具体区别?
能打动专业KOL的内容逻辑和特点是什么?
企业如何改革才能从底层改变缺乏优质内容的现状?
郝职业美妆KOL“嘴博士”:如果你想讲一个好的科学故事,品牌内部的组织搭建应该怎么做?
企业要做好科学内容,一般会遇到哪些困难?
科学传播对内对外要做什么?如何调整部门间的协调和组织结构?
同时,大嘴博士还将与集团副总裁宋洋、华首席科学家李、科学传播总经理、百智萃智客品牌首席产品官李就以下主题展开圆桌对话:
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品牌内部架构,目前国货科学传播的难点在哪里?
与RD市场合作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品牌的科技含量来源有哪些,除了配方/技术/基础研究/数据还有哪些来源?
主会场 · 下午场:Nancy Baizhicui Zhike首席执行官/创始人主题演讲:功效护肤品创新中的跨学科合作与融合
作为一个基于皮肤病学研究的功能性品牌,柏芷翠从实战出发,总结了功能性护肤如何跨越学术理论、配方技术、产品创造的全链条。并将经验复制到儿童护肤新品类。
对话:美容行业科技创新如何突破?关于工业4.0和跨学科融合技术
本次对话将由上海医美皮肤健康研究院秘书长吕楠主持,汇聚高校教授、品牌技术负责人、科研负责人、技术转化专家,共同探讨在工业4.0时代,如何通过跨学科的科技融合,突破美容行业的科技创新。
白天明福瑞达生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爱尔博士品牌创始人:如何以前沿科技研究赋能品牌明星产品。
新锐品牌如何依靠技术实现快速崛起?
前沿技术研究如何赋能品牌明星产品?
快速实现品牌从1-10的认知和结构升级。
东君子贝尔蒂尼集团联合创始人:从技术体系的突破到品牌护城河的构建
跨国集团的技术优势在哪里,单一技术的优势还是技术体系和生态的优势?国产品牌如何打造自己独特的RD体系?
为什么中国品牌实现价格超越这么难?有哪些需要补充的短板?
从单纯的技术壁垒到品牌护城河的构建,品牌需要实现哪些挑战和跨越?
薇诺娜关于建立科技生态和品牌布局的思路?
对话: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将如何深刻影响美容行业的竞争格局?本次活动的最后一场圆桌对话,将邀请珀莱雅联合创始人兼CEO方玉友、华西生物董事长赵岩、贝大尼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俊子、集团创始人陆、易鲜电商创始人就以下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品牌与国际品牌的竞争格局处于什么阶段?中国品牌需要突破哪些关键领域,如何超越?
国际品牌在技术创新上是否不可逾越?有机会在弯道超车吗?
美容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医疗领域有什么关系?是被颠覆还是高度合作融合?
上市企业、大型企业、新锐品牌在科技体系建设上有哪些区别?如何构建
票务指南:
1.关于票价:
发布会将延续之前980元的标准票价。考虑到延误带来的不便,组委会将追加100张早鸟票,全网最低价380元起售。扫描上方二维码只能购买100张,售完即止。
早鸟票和标准票没有区别。售罄后恢复680元内的门票价格,并根据门票情况实时加价,直至恢复980元内的原价。
聚美的粉丝都知道,聚美早鸟票一直是“宠粉行为”,只在官方渠道销售。本次会议也因疫情防控要求控制总人数,门票全部售罄。
2.原创票务:无缝转换。
之前已经购买了定于3月25/26日的上海发布会的朋友,可以无缝转换为8月杭州发布会的门票。原有的售票系统已经更新到最新版本的议程,他们可以直接用原来购买的电子票参加杭州会议,无需任何操作。
3.无忧退款政策:
考虑到变更主办城市的影响,原购票人可以选择在杭州正式开会前一周无条件全额退款。
新购票者也可以享受这一政策,即在8月10日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无条件获得全额退款。
退款和售后客服请联系:151-6795-2522
解读《无尽的边疆》的主题;
无止境前沿:以一体化科技体系构筑美妆品牌护城河。
中国化妆品原料被国际公司掐。
不是说前沿快不行了,是某个前沿快不行了。
盘点美容科技树:护肤品未来技术路线之争
品牌技术升级指南:产品的技术差异化
智是玄学?药企做不好化妆品?继续讨论技术
视觉设计:小星微信排版:严武编辑:@夏日童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