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75.1%受访青年愿意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作或创业。
九成受访青年觉得数字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记者孙山实习生金文尚佳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业态,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在劳动力市场上,数字经济的发展也对青年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召开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青年与数字经济”调查显示,75.1%的受访青年愿意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作或创业,90.2%的受访青年认同数字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63.4%的受访青年认为需要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受访者中,00后占33.3%,90后占45.4%,80后占21.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受访青年在数字经济中寻找工作和创业的重要方向。
某大学控制工程专业研究生张世鑫,希望以后能继续从事本专业的研究工作。“数字经济中的就业版图很广,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沈心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现在已经加入了一家网络公司。她认为数字经济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是年轻人创业的一种选择。
刘钊是北京某大学的博士生,研究计算机深度学习,他希望专注于自己的专业,以进行未来的发展规划。我还是想继续探索这个领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管是在企业工作还是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
调查中,75.1%的受访青年愿意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作或创业,2.8%的受访青年表示已经这样做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受访青年愿意在数字经济中工作或创业的重要方向。其他还有:物联网、云计算、信息通信、区块链和元宇宙等。
90.2%的受访青年认同数字经济对人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看到一些行业报道,数字经济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就业机会。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也应该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打好基础,练好本领,为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柴天浩是物联网专业的本科生,马上就要读研究生了。他觉得只有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
调查中,90.2%的受访青年认同数字经济对就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一些原本复杂而危险的工作可能会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帮助下被机器取代,人们将从工作中解脱出来。这么复杂的岗位,现在可能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能胜任。但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对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正平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会出现很多新的业态。无论是产业的数字化,还是数字的产业化,新业态的出现意味着劳动者需要了解和适应。“在这一点上,年轻人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接受新事物更快。但是,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由于缺乏对数字经济的产品和业态变化的认识,往往会出现‘数字鸿沟’问题,因此可能更难适应。”
马宇觉得,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他需要提高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只有正确地收集和处理信息,他才能在必要时做出决策。另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因为未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工具进行生产,掌握工具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还有,无论在什么岗位就业,都需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数据显示,63.4%的受访青年认为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60.4%的受访青年认为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其他方面包括:跨学科的知识背景、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市场洞察力和算法/编程能力等。
调查中,62.7%的受访青年期望在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强人才的专业培养。
“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劳动力无论是教育还是培训都要符合数字化的发展趋势,这既是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行业的发展需要。”据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丛屹介绍,数字经济现在更加强调数字化和智能化。因此,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看,教育培训应顺应数字化趋势,及时普及数字化教育。“年轻人应该更熟悉网络和网络分析工具。新业态、新动能都是基于这些技术的运用。此外,从青少年的个人成长来看,也需要及时的自我学习来适应社会发展,青少年需要主动提升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能力”。
“总结一下,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能力就是‘数字素养’。”张正平分析,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会大大增加,很多行业也会因此发生变化,这对劳动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数字经济正在改写各行各业,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更多地了解数字经济的基础知识,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基础概念。此外,还可以结合工作岗位和职业愿景做一些针对性的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