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同学的问题:
我太累了,不想在公司努力工作。最好是“表演”和“PMP”受欢迎。
如果你努力了,有结果了呢?最后,你写不出PPT。
组织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靠卖白菜卖“白粉”挣钱。
不知道这份工作还有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
嘿...我想创业,不想再看别人脸色了。
赚多赚少,我承认。最起码我是自由开放的,最起码我说了算。
这辈子再也不想工作了。
我想创业。
机会在哪里?哪个行业发展好?哪个行业赚钱快?
其实我最不擅长回答“多快”之类的问题。
我其实是一个喜欢做傻事努力的人。
我能理解他的焦虑和疲惫,但我必须诚实地回答:
1)不要因为对过去不满就去创业。
2)创业的出发点必须是让消费者受益。
如果你以后真的走上了这条创业之路。
特别希望你能理解创业的五个基本出发点。
商业成功的基本要素?
什么是创业?
在我的理解中,每一个创业者实际做的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产品和团队,把很多不确定性变成确定性。
这就是创业。
创业者很艰难,不知所措,甚至孤独。
他们经历的是一场优胜劣汰,生死沉浮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许多人这样说:
赚钱的机会在哪里?
别人赚大钱我还没看到的机会在哪里?
我打算在那个地方创业,挣他们挣的那种钱。
当他们这样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要找的是一个套利空的房间。
他们首先找到赚钱的地方,然后去赚钱。他们想要的是在市场上玩一局,分一杯羹。
其他人会这样说:
赚钱的机会在哪里?
别人赚大钱我还没看到的机会在哪里?
别人赚了很多钱,我却可以做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更好,成本更低,为消费者省钱。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其中一种是:
为什么那些人赚那么多钱?这钱我应该赚。
另一种心态是:
为什么那些人赚那么多钱?这笔钱应该返还给消费者。
你真的考虑清楚了吗?
你是在逃避工作本身,还是对商业模式、市场需求、自身能力有深刻的洞察?
不要逃避。
很多人所谓的想创业,根本就是一种“逃避”的心态。
我受不了了。累了。累了。累了。我受不了了。心里很委屈。钱不够。....
如果抱着上述逃避的心态去创业,基本上是没有回报的。
我特别想让你记住一句话:
逃离一个行业并不是进入一个行业的理由。
或者说转行通常是因为你在新的行业找到了更好的方法去做,而不是因为原来的行业做不了。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前提。
客户的问题越痛苦,就越有价值。
感情和委屈可以为创业提供动力,但不是商业成功的必备要素。
无法塑造壁垒的企业
都不是好的初创企业。
2013年5月,我成立了一家名为“润米咨询”的小破公司,开始创业。
这个小破公司,老板,员工,行政,人事,财务,保安,阿姨一起,就我一个。
连办公室都没有。其实我也不需要办公室。1个人需要什么办公室?
我每天去社区图书馆工作。直到和老太太们一起干了一个月,才有了第一个员工。
这时出现了一个问题:
我一个人在哪里都可以塞,但是两个人呢?
幸运的是,我有很多朋友。
有朋友说,我这里桌子多,你先挤吧。
接下来的几个月,一家创业公司嵌入另一家创业公司成长,不断寻找光线从缝隙中进来的方向。
几个月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然后,我把断了的牙换成钢镘子,一颗一颗贴在墙上,装饰成“润米咨询”最早的样子。
这就是“创业”。
润米咨询具有大多数创业公司的共同特征:
“穷”。
即使穷,他也从不上门主动推销自己,公司连前台电话都没有。
我们不想拿“扩音器”主动给客户打电话,也不想说服别人。
如果发现这个人非要劝,只能证明我们不够好。
创业公司缺人、缺钱、缺资源、缺方向、缺机会,这是非常正常的。
公司一定要开在5A的写字楼里才能证明实力吗?
为了招到优秀的员工?
如果你没有资源,没有背景,也无所谓,难道你真的打不过有资源,有背景,有人脉的创业者吗?
如果把血汗钱花在“面子”上,产品势能不足,就需要通过营销和渠道来弥补,这是弥补不了的。
最后还要陪客户喝酒吃饭发生关系,还是卖不出去。
吃喝拉撒都卖不出去的东西,网络,也帮不了多少。
专注于创业,而不是证明自己。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成长最难的就是从小事开始积累。
它需要持续稳定地为用户创造独特的价值,构建深度的竞争壁垒。
壁垒是终点,不能塑造壁垒的企业不是好的初创企业。
愿你所有的决定都能实现。
负全责
到底什么是“创业”?
科斯在他的名著《企业的本质》中说,商业世界中有两种“连接”人的形式。
一个叫“企业”,一个叫“市场”。
在企业中,我们用“管理”的手段来连接人。
管理就是把一个总体目标分成一个个部分,然后让一个群体中不同的个体承担不同的责任,然后加在一起完成一些个体无法独立完成的更大的任务。
在一个企业中,绝大多数人是局部的,只负责局部,只有少数人需要负责整体。在这些对整体负责的人中,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整体。
在市场上,我们用“交易”的手段,把那些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整体的企业连接起来,通过价值交换的方式,让它们快速、持续地流通。在“市场”体系中,适者生存,生死沉浮。
在市场上,企业没有晋升、加薪、辞退等“人为”的管理工具。
市场只有一个工具:
用生命奖励强者,用死亡惩罚弱者。
我们把负责这个部分的人称为员工;
把个体组织成一个整体的人叫管理者;
真正并最终对整体负责的人,叫企业家。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业?
它是复杂商业系统中企业家的一种“选择”,主动或被动。
选择对部分负责,对整体负责,用内部管理应对外部交易,对整体负责不退缩不抱怨。
创业就是选择承担全部责任。
不要赚快钱。
用积累的资产做点事。
婺源资本的刘钦曾对一家公司的创始人说:
如果你缺钱,我会投你,但你能答应我未来几年不碰金融吗?
如果你在财务上不赚钱,团队会元气大伤;
赚了钱之后,团队就不再有努力的兴趣,生命力就更差了。
能赚快钱真的是好事吗?
在创业的路上,总会有很多诱惑,很多赚快钱的机会,还有所谓的合作机会。
比如比特币,金融,游戏...
如果你选择赚快钱,你会被欲望这个最宝贵的资源吞噬:
时间。
时间本来是用来建立你的核心竞争壁垒的。
所以,赚快钱就像吸毒。在核心价值之外赚快钱越多越快,亏的越多越快。
用积累的资产做点事情,打造企业的资产池。时间越长,价值越高。
找到自己的飞轮,确定第一驱动力,然后坚持不懈地推动。
转飞轮是赚钱,反飞轮是赔钱。
想象你面前有一个巨大而沉重的轮子。你想动它,但是出汗了还是勉强动了一下。
实际上,你在轮子的每一点都施加了力,并沿着动量不停地转动。
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什么兴趣诱惑你,你都是专注的。坚持做正确的事。刚开始会很慢,但是没有白费力气。每一滴汗都很重要。
巨轮一旦转向,就会越转越快,最终形成无与伦比的势能。
善用杠杆
在创业之前,我建议一定要多见投资人,识别风险,找分担风险的人。
其次,你需要学会利用好杠杆。
因为无论你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效率,你一天只有24个小时,你能做的事情总是有限的。
你永远不能超越自己的界限。
具体有哪些杠杆?
我给你介绍四种:团队杠杆、产品杠杆、资本杠杆、影响力杠杆。
第一种杠杆叫做团队杠杆。
什么是团队杠杆?
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创办的润米咨询,从事咨询行业。
在咨询行业,小公司和明星一样多,但是很少有做非常大的事情的。
为什么?
因为咨询行业非常依赖咨询师的专业能力,专业能力强的咨询师可遇而不可求。
所以一旦做大了,人才瓶颈就出现了,很难复制。
然而,在这样一个难以复制和成长的行业,有一家公司却非常成功,不断地在全世界复制自己。
这家公司就是:麦肯锡。
如今,麦肯锡的全球年收入约为100亿美元。
它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麦肯锡找到了自己的支点,也就是自己坚实的、可复制的能力核心。
在麦肯锡,所有服务过的客户案例都会进入知识库。
这家企业这样做了,成功了;那个企业那样做了,失败了;把它都写下来。
同时,麦肯锡还发明和设计了许多咨询方法论,如MECE法则、七步分析法等。
“知识库+方法论”是麦肯锡从最有经验的顾问中提炼出来的“能力核心”。
有了这个能力核心,麦肯锡开始寻找它的杠杆。
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刚从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全球顶尖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年轻人。
这些顶尖的聪明年轻人是麦肯锡丰富而有效的“团队杠杆”。
凭借科学的方法论和经过验证的知识库,这些人可以为比他们年长20岁、30岁甚至50岁的有经验的企业家提供战略建议。
带着团队复制扩张是最基本的杠杆,一定要熟练运用。
第二种杠杆叫做产品杠杆。
什么是产品杠杆?
我给你举个例子。
在15世纪的欧洲,抄写圣经是一个专门的职业,叫做“抄写者”。
一个抄写员一年大概能抄一本圣经。
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在15世纪,你看起来是买了一本书,实际上是买了一年的文案。
你买圣经的钱,其实是一个文案一年的工资,而这一年的工资不仅要养活他,还要养活他的家人。
所以,在15世纪,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圣经。
一本圣经需要一个人抄写一年,那么如何传播圣经呢?
欧洲教廷采用了“团队杠杆”的模式,雇佣了约一万名文案进行复制放大。
即便如此,沟通效率还是很低。
我该怎么办?
450年,古腾堡开办了活字印刷工厂,开始使用“产品杠杆”印刷《圣经》。
活字印刷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抄写圣经的价格、速度和数量。
当时教皇很愤怒的写了一篇文章,说文案是世界上最好的职业,都被印刷给毁了。
讽刺的是,这篇文章通过印刷传遍了全世界。
古腾堡,让圣经的复制从一种严重依赖人类“边际交付时间”的“服务”,变成一种更多依赖技术和工具,占用更少人类时间的“产品”。
一旦我们摆脱了对人类时间的依赖,那么抄写圣经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为什么世界500强里做产品的公司远远多于做服务的公司?
因为只有尽可能脱离对人类时间的依赖,公司才能有无限的发展空。
这就是产品杠杆的力量。
第三种杠杆叫做资本杠杆。
什么是资本杠杆?
我给你举个例子。
咨询这件事的能力核心是“知识库+方法论”。
然而,很多人经常质疑咨询行业:
你说的有道理,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就躲在后面给别人出主意,赚点其实不多的咨询费呢?
一个叫罗姆尼的人说,是啊,我们的建议如此有价值,你还对这么少的钱说三道四。
因此,罗姆尼发明了一种复制和放大咨询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殊方法:贝恩模型。
首先,罗姆尼会关注和选择一些遇到问题的成熟公司。
然后,他会派一个分析师团队对公司进行几个月的研究,看看是否还有救。
如果还有希望,他会发出收购这家公司的要约,而收购的前提是他拥有这家公司的绝对控股权。
一旦收购成功,他会从内部派出数十名顾问到被收购公司进行所有相关的咨询服务。
最终,公司的价值大大增加,罗姆尼通过出售公司获得了利润。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贝恩模式”,就是:你们都走开。我会买下这家公司,我会亲自告诉你如何成为一家好公司。
由于贝恩模式,罗姆尼的贝恩资本获得了“破产收割机”的绰号。
在罗姆尼领导这家公司的14年间,公司的年投资回报率为113%。
贝恩资本是咨询行业,或者说咨询投资行业的一个传奇。
其本质是以资本杠杆的方式,将咨询行业的核心“知识库+方法论”复制放大,从而获得远超咨询费用的收益。
这就是资本杠杆的力量。
最后一种杠杆叫做影响力杠杆。
影响力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杠杆。
你能接触到一些最有价值的产品吗?
你能找到最好的团队吗?
你能让别人真的相信你,投资你吗?
这叫影响力。
但是怎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呢?
你需要两种能力:演讲能力和写作能力。
演讲和写作是两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想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就要坚持训练。
杠杆可以帮助你取得巨大的成功,但使用杠杆也有前提条件:
你首先要有强大的核心能力。
记住,所有的杠杆,无论是团队、产品、资本,还是影响力,都是用来复制和放大的。
复制不一定会成功。
如果你的能力核心很强,利用杠杆会更快成功。
但是,如果你的能力核心很弱,杠杆只会加速你的失败。
临终遗言
如果你还年轻,除了以上5条,如果你真的想创业,我还有几条建议: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可以创业成功,赚很多钱,那就不要“拿”父母的钱。有几种方法:
1)工作几年,获得一定的积累,然后用自己的积累去创业。
这个时候,有些人会选择不再创业,因为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这笔钱的成本是如此之高;
2)找专业的天使投资。
他们经验丰富,有能力为风险定价。
如果他们不投你,你要意识到,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自己创业的风险太大,你目前不值这个钱;
3)不想工作,又找不到风投,只有父母亲戚朋友可以依靠怎么办?
与其“拿”他们的钱,不如让他们“投资”。
比如你想向父母借20万元创业。
好吧,如果你拿到第二笔风险投资,你父母有优先退出权。
如果你拿不到第二笔投资,你父母也不会默认和你一起投,认输。
你要主动承担无限责任。如果你创业失败了,你可以把你的股份换成债券,去上班,用你以后的工资分期偿还你父母的20万。
如果你赚钱了,你父母的股权收益就是你承担别人不愿意承担的巨大风险所应得的风险价格。
这是愿意负全责,有能力负全责的人想创业可以考虑的。
也是希望锻炼孩子,支持孩子创业的家长可以选择真正帮助孩子的做法。
愿意承担后果,为自己所有的决定负全责。
锻炼创业全责的能力。
但如果你连承担全部责任的意愿都没有,
也许,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