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所测量的电压信号是什么,就是那个被测电压是从哪来的,是从什么传感器来的,还是什么电源的电压。要是传感器的信号,你这么做是不行的,等于给传感器加了负载电阻了,电阻只是11K,那会把传感器的电压拉下来的,就不是实际的电压了。要是电源还可以,能带11K的负载。就算是电源电压的话,那两个分压电阻最好还是大点,避免负载电阻将电源电压拉下来,而且选的阻值正好是1:10呀,如R1=90K,R2=10K,这样:U1=((R1+R2)/R2)*U2=10U2。而你的电阻取值,计算时是带小数的,计算就会有误差了。如果测量的是传感器的信号,先测量一下不加电阻时的电压是多少,再测加了电阻后的电压是多少,看电压是不是被拉下来了。

这个参考电压也叫做基准电压,如果没有基准电压,就无法确定被测信号的准确幅值。例如基准电压为2.5V,则当被测信号达到2.5V时ADC输出满量程读数,使用者就会知道ADC输出的满量程等于2.5V。不同的ADC,有的是外接基准,也有的是内置基准无需外接,还有的ADC外接基准和内置基准都可以用,但外接基准优先于内置基准。


